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五倍子(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五倍子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麩楊Rhus potaninii Maxim.或紅麩楊Rhus punjabensis Stewart var. sinica (Diels) Rehd. et Wils.葉上的蟲癭,主要由五倍子蚜Melaphis chinensis (Bell) Baker寄生而形成。秋季采摘,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殺死蚜蟲,取出,干燥。按外形不同,分為“肚倍”和“角倍”。主產于四川、貴州、云南、陜西、廣西等地。

  • 中藥名稱五倍子

  • 中藥學名(拉丁名)GALLA CHINENSIS

  • 別 名鹽麩葉上球子、文蛤、百蟲倉

  • 所屬功效類 收澀藥

  • 漆樹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于四川、貴州、云南、陜西

來源

本品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麩楊Rhus potaninii Maxim.或紅麩楊Rhus punjabensis Stewart var. sinica (Diels) Rehd. et Wils.葉上的蟲癭,主要由五倍子蚜Melaphis chinensis (Bell) Baker寄生而形成。(《中國藥典2015》)

分布產地

主產于四川、貴州、云南、陜西、廣西等地。

入藥部位

動物

采收加工

秋季采摘,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殺死蚜蟲,取出,干燥。按外形不同,分為“肚倍”和“角倍”。(《中國藥典2015》)

藥材性狀

肚倍:呈長圓形或紡錘形囊狀,長2.5-9cm,直徑1.5-4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微有柔毛。質硬而脆,易破碎,斷面角質樣,有光澤,壁厚0.2-0.3cm,內壁平
滑,有黑褐色死蚜蟲及灰色粉狀排泄物。氣特異,味澀。
角倍:呈菱形,具不規(guī)則的鈍角狀分枝,柔毛較明顯,壁較薄。(《中國藥典2015》)

性味歸經

酸、澀,寒,歸肺、大腸、腎經。(《中國藥典2015》)

藥材功效

斂肺降火,澀腸止瀉,斂汗,止血,收濕斂瘡。(《中國藥典2015》)

藥材主治

用于肺虛久咳,肺熱痰嗽,久瀉久痢,自汗盜汗,消渴,便血痔血,外傷出血,癰腫瘡毒,皮膚濕爛。(《中國藥典2015》)

用法用量

3-6g 。外用適量。(《中國藥典2015》)

用藥禁忌

外感風寒或肺有實熱之咳嗽,以及積滯未盡之瀉痢禁服。(《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置通風干燥處,防壓。(《中國藥典2015》)

藥材鑒別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五倍子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沒食子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酸乙酯—甲酸(5:5: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中國藥典2015》)

中藥配伍

1.治瀉痢不止:五陪子一兩。半生半燒,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紅痢燒酒下,白痢水酒下,水泄米湯下。(《綱目》)
2.治脫肛不收:五倍子、百草霜等分,為末,醋熬成膏,鵝翎敷上,即入。(《普濟方》)
3.治產后腸脫:五倍子末摻之;或以五倍子、白礬煎湯熏洗。(《婦人良方》)
4.治寐中盜汗:五倍子末、蕎麥面等分。水和作阱,煨熟。夜臥待饑時,干吃二三個,勿飲茶水,甚妙。(《綱目》引《集靈方》)
5.治自汗盜汗:五倍子研末,津調填臍中,縛定一夜即止也。(《綱目》引《集靈方》)
6.治虛勞遺濁:五倍子一斤,白茯苓四兩,龍骨二兩。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用鹽湯送下,日三服。(《局方》秘傳玉鎖丹)
7.治消渴飲水:五倍子為末,水服方寸匕,日二服。(《世醫(yī)得效方》)
8.治糞后下血,①不拘大人小兒,五倍子末,艾湯服一錢。(《全幼心鑒》)②五倍子3g,槐花、地榆各6g。水煎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9.治小便尿血:五倍子末,鹽梅搗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酒服五十丸。(《瀕湖集簡方》)
10.治鼻出血:五倍子末吹之,仍以末同新綿灰等分,米飲服三錢。(《綱目》)
11.治牙縫出血不止:五倍子,燒存性,研末敷之。(《衛(wèi)生易簡力》)
12.治孕婦漏胎:五倍子末,酒服二錢。(《朱氏集驗醫(yī)方》)
13.治金瘡血不止:五倍子,生,為細散,干貼。(《圣濟總錄》五倍散)
14.治一切腫毒:五倍子、大黃、黃柏各一兩。銼,共搗羅為散,新汲水調如糊,日三五度,涂敷患處。(《圣濟總錄》五倍子散)
15.治走馬牙疳:五倍子、青黛、枯礬、黃檗等分。為末,以鹽湯漱凈,摻之。(《痘疹便覽》)
16.治瘡口不收:五倍子,焙,研末,以臘醋腳調涂四周。(《綱目》)
17.治手足皸裂:五倍子末,同牛骨髓填納縫中。(《醫(yī)方大成論》)

中藥炮制

敲開,除去雜質。(《中國藥典2015》)

毒性

五倍子鞣質按1.875mg/kg劑量給94只小鼠皮下注射,3d內死亡72只。給藥后3次取血測得小鼠血清ALT數值,均顯著高于生理鹽水組,肝臟組織形態(tài)檢查,可見大部分肝細胞壞死及變性。(《中藥大辭典》)

道地性

貴藥、 川藥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治腸虛泄痢?!?/span>
2.《日華子》:“治中蠱毒、毒藥,消酒毒?!?/span>
3.《開寶本草》:“療齒宣疳?,肺臟風毒流溢皮膚,作風濕癬瘡,瘙癢膿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兒面鼻疳瘡?!?/span>
4.《本草圖經》:“生津液最佳?!?/span>
5.《本草衍義》:“口瘡,以末摻之便可飲食?!?/span>
6.《本草衍義補遺》:“噙口中,善收頑痰有功,解諸熱病?!?/span>
7.《本草蒙筌》:“煎湯洗眼目,消赤目止疼,專為收斂之劑?!?/span>
8.《綱目》:“斂肺降火,化痰飲,止咳嗽、消渴、盜汗、嘔吐、失血、久痢、黃病、心腹痛、小兒夜啼,治眼赤濕爛,消腫毒、喉痹,斂潰瘡、金瘡,收脫肛、子腸墜下?!?/span>
9.《本草備要》:“其色黑,能染發(fā)。”

原標題:五倍子
詞條標簽:紅麩楊,五倍子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地分布產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性味歸經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