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1589頁。
【處方】廣藿香194g、防風(fēng)130g、紫蘇葉194g、佩蘭194g、白芷130g、苦杏仁130g、大腹皮130g、香薷130g、陳皮130g、生半夏194g、茯苓194g。
【制法】以上十一味,廣藿香、紫蘇葉、白芷、佩蘭提取揮發(fā)油,藥渣與其余苦杏仁等七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并煎液與蒸餾后藥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1.25(50℃)的清膏,噴霧干燥,加蔗糖550g,糊精適量,混勻,用70%乙醇制粒,干燥,噴入揮發(fā)油,混勻,制成1000g;或以上十一味,加工成2-3mm的顆粒或薄片加水于95℃±3℃動態(tài)提取2小時,同時收集揮發(fā)油,揮發(fā)油用倍他環(huán)狀糊精包結(jié)。提取液高速離心,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10左右(60℃),噴霧干燥,加入輔料適量,和揮發(fā)油倍他環(huán)狀糊精包結(jié)物混勻,干壓制粒,制成400g(無蔗糖),即得。
【性狀】本品為淺棕黃色至棕黃色顆粒;味苦。
【功效】清暑祛濕,芳香化濁。
【主治】用于暑濕感冒,癥見胸悶嘔吐,腹瀉便溏,發(fā)熱,汗出不暢。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小兒酌減。
【規(guī)格】(1)每袋裝8g;(2)每袋裝3g(無蔗糖)。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