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季節(jié)養(yǎng)生 > 正文

經絡養(yǎng)生-理氣行滯按摩法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5/11/17
導讀:對氣海穴進行按摩可以益元氣、補腎虛、理氣行滯,能使腹痛、腹脹等癥狀得到緩解。


一、點按天樞穴

【手法】以食指、中指指腹對天樞穴進行點按,次數為50次,注意力度適當。

【功效】天樞穴屬于腹部重要穴位之一,大腸經氣血的主要來源之處就是此穴。對此穴進行適當刺激,對氣血的上下流通有益,可以理氣行滯。

二、按揉氣海穴

【手法】以拇指對氣海穴進行按揉,次數為50次,以透熱為度。

【功效】對氣海穴進行按摩可以益元氣、補腎虛、理氣行滯,能使腹痛、腹脹等癥狀得到緩解。

三、推按支溝穴

【手法】以拇指指腹對支溝穴進行按壓,次數為50次,以有酸脹感為佳。

【功效】時常對支溝穴進行按摩,有行滯消脹、通調腑氣,改善便秘,增強機體排毒功能之效。

四、點按足三里穴、三陰交穴

【手法】以拇指對足三里穴、三陰交穴進行點按,次數為各100次,以有酸脹感為佳。

【功效】對足三里穴、三陰交穴進行刺激,有潤腸通便,增強體質,調節(jié)人體內臟功能的功效。

【養(yǎng)生輔方】

輔方一:身體平躺,使左掌掌心向下置于肚臍旁,左手手背上蓋上右掌掌心,兩手用適當的力度,以順時針方向環(huán)繞肚臍進行圓周狀按摩30~50次。此法有調理腸胃、理氣行滯之功效。

輔方二:患者坐,雙手五指各自并攏,掌心朝外,將掌根在同側的腰骶部放置,自上而下,用適當的力進行推擦30~50次,到腰骶部感到熱為佳。此法能夠調理氣血,對于預防便秘有作用。

輔方三:多進行戶外運動,時常做一些仰臥屈髖壓腹、下蹲起立的動作。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時辰養(yǎng)生Time

  • 23:00-1:00

    此時膽經最旺,宜睡眠,忌熬夜及吃宵夜!

  • 1:00-3:00

    此時肝經最旺,宜熟睡養(yǎng)肝,忌喝酒!

  • 3:00-5:00

    此時肺經最旺,宜進入深度睡眠,建議晚起床。

  • 5:00-7:00

    此時大腸經最旺,宜排便,忌夫妻生活!

  • 7:00-9:00

    此時胃經最旺,宜吃早餐,忌空腹!

  • 9:00-11:00

    此時脾經最旺,宜多喝水,忌辛辣!

  • 11:00-13:00

    此時心經最旺,宜午睡養(yǎng)心,忌劇烈運動!

  • 13:00~15:00

    此時小腸經最旺,宜調理小腸經,忌午餐過晚!

  • 15:00-17:00

    此時膀胱經最旺,宜補充水分,忌憋尿!

  • 17:00-19:00

    此時腎經最旺,宜休息,忌過勞!

  • 19:00-21:00

    此時心包經最旺,宜散步,忌劇烈運動!

  • 21:00-23:00

    此時三焦經最旺,宜入睡,過夫妻生活,忌生氣發(fā)怒!

推薦閱讀Red

 
健康養(yǎng)生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