蓽茇的典故
蓽茇為胡椒科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植物蓽茇的未成熟果穗, 主產(chǎn)于印尼、菲律賓、越南等國,我國主產(chǎn)于廣東、云南等省。蓽茇作為藥物記載始見于唐代《新修本草》, 專門收載海外傳入我國藥物的《海藥本草》載其:“主老冷心痛、水瀉、虛痢、嘔逆醋心,產(chǎn)后泄利”。中醫(yī)認為蓽茇性味辛熱 ,有溫中散寒, 下氣止痛之功效,主治心腹冷痛,嘔吐吞酸, 腸鳴腹瀉, 冷痢等有顯著療效, 為治療脾胃虛寒之冷痢的重要藥物。
關(guān)于蓽茇善治冷痢,在《本草綱目》中曾記載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唐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因患痢疾而腹痛腹瀉, 苦不堪言,以致食欲大減,身體消瘦, 臥床不起。宮廷的御醫(yī)們絞盡腦汁,凡所知能用的藥物都用上了, 但唐太宗的病情絲毫未見好轉(zhuǎn)。
又趕緊招來四方名醫(yī),想盡辦法費煞苦心,也無能為力。這可急壞了宮中的大臣和太監(jiān),連連發(fā)布詔令,懸重賞征集能醫(yī)治唐太宗所患痢疾的方藥。
當時 ,長安城中有位名叫張寶藏的民間醫(yī)生,曾使用民間單驗方,即用牛奶慢火緩煎蓽茇后內(nèi)服治好過自己的頑固性痢疾,當他見到詔令后,便把這個藥方獻給了宮廷。御醫(yī)按照此方法先煎一劑自己服后 ,見無明顯副作用 ,便按該方如法炮制給唐太宗服用。太宗服藥后腹痛腹瀉癥狀很快就好轉(zhuǎn)了,真是藥到病除。太宗甚是高興,便賜與張寶藏五品官銜。唐代名醫(yī)劉禹錫獲此方后 ,曾多次試用于治療痢疾 ,效果顯著 ,便將此方載入他所撰著的《傳言方》中。蓽茇止瀉這一驗方至今仍在民間流傳使用,其具體方法是蓽茇 9 克,牛奶 900 毫升,同煎至 250 毫升時,濾去蓽茇服牛奶,空腹頓服。
蓽茇的作用與功效
蓽茇不僅治痢疾效果顯著,其治療頭痛,鼻炎,牙痛的效果也是頗佳的。據(jù)《本草綱目》記載:“蓽茇, 為頭痛、鼻淵、牙痛要藥,取其辛熱能入陽明經(jīng)散浮熱也”。臨床上用蓽茇研粉, 令患者口中含溫水,左邊痛左鼻吸蓽茇粉, 右邊痛右鼻吸,治療偏頭痛;用蓽茇、香附、大蒜同研作餅,鍋內(nèi)炙熱,隔紗布貼囟門上或用熨斗熨透 ,治鼻塞流清涕;用蓽茇、胡椒等份研粉, 化蠟為丸,如芝麻大 ,填入蛀孔內(nèi)治療蟲牙疼痛等均有較好的療效,這些藥方在民間皆頗為流行。
現(xiàn)代研究證明蓽茇含揮發(fā)油、胡椒堿,棕櫚酸、四氫胡椒酸等成分。其揮發(fā)油對白色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蠟樣芽胞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均有較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動物實驗表明,揮發(fā)油還能增強小鼠耐缺氧能力 ,延長夾閉頸總動脈所致死亡時間拮抗垂體后葉素所致心肌缺血。胡椒堿有抗癲作用。曾有人用蓽茇、胡椒堿等份提取制成的抗片內(nèi)服 ,每次 2~4 片,每日兩次 ,觀察 150 例癲病例,總有效率達 93. 3% ,并證明單用蓽茇亦同樣有效,且副作用少。
代表性方劑如牙痛藥水。其功能以止痛殺菌, 防蛀為主。臨床主治風火牙痛 ,牙齦紅腫,蟲蛀牙痛及一切神經(jīng)性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