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guó)藥典》2015年版476、477頁。
【處方】三七80g、郁金240g、蒺藜240g、姜黃80g、酒大黃128g、黃芩160g、蜈蚣224g、山藥720g、五味子64g。
【制法】以上九味,三七粉碎成細(xì)粉,備用;五味子粉碎后,用9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小時(shí),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約為1.15-1.25(60℃)的清膏,干燥,粉碎成細(xì)粉,備用;郁金、蒺藜、姜黃、黃芩、蜈蚣、山藥加水煎煮40分鐘,濾過,濾液備用;藥渣再加水煎煮30分鐘后,加入酒大黃再煎煮二次,每次30分鐘,合并煎液,濾過,濾液與上述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約為1.15-1.25(60℃)的清膏,干燥,粉碎,加入上述兩種細(xì)粉,混勻,制成顆粒,干燥,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性狀】本品為硬膠囊,內(nèi)容物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氣微,味苦。
【功效】化瘀通絡(luò),疏肝健脾。
【主治】用于氣滯血瘀兼肝郁脾虛所致的脅肋痛或刺痛,抑郁煩悶,食欲不振,食后腹脹脘痞,大便不調(diào),或脅下痞塊。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或遵醫(yī)囑。
【注意】孕婦忌用。
【規(guī)格】每粒裝0.35g。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