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火炭母草(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火炭母草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Polygonum chinense L.的地上部分。夏、秋間采收,鮮用或曬干。產(chǎn)于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四川、云南、江西、浙江等地。

  • 中藥名稱火炭母草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POLYGONI CHINENSIS HERBA

  • 別 名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蓼科

  • 分布區(qū)域、產(chǎn)于福建、廣東、廣西

來源

本品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Polygonum chinense L.的地上部分。(《中華本草》)
本品為蓼科植物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或硬毛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 var. hispidum Hook. f.的干燥全草。(《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9年版》)

分布產(chǎn)地

產(chǎn)于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四川、云南、江西、浙江等地。

入藥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間采收,鮮用或曬干。(《中華本草》)
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曬干?;虺ツ嗌常磧?,切段,干燥。(《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9年版》)

藥材性狀

莖扁圓柱形,有分枝,長30-10cm,節(jié)稍膨大,下部節(jié)上有須根;表面淡綠色或紫褐色,無毛,有細棱;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灰黃色,多中空。葉互生,多卷縮、破碎,葉片展平后呈卵狀長圓形,長5-10m,寬2-4.5cm,先端短尖,基部截形或稍圓,全緣,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面色較淺,兩面近無毛;托葉鞘筒狀,膜質(zhì),先端偏斜。氣微,味酸、微澀。以葉多、色綠者為佳。(《中華本草》)
火炭母 莖呈扁圓柱形,有分枝,長30~150cm,或呈段狀,直徑3-9mm,節(jié)稍膨大,有的節(jié)上有不定根;表面淡綠色至紫褐色,無毛,略具縱溝或細縱棱;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髓部黃色至棕色,或中空。葉互生,多卷縮、破碎,完整葉展平后呈卵形或長卵形,長4-10cm,寬2-6cm;頂端漸尖,基部截形或?qū)捫男?,全緣;上邊面暗綠色,下表面色較淺,兩面近無毛;托葉鞘膜質(zhì),頂端偏斜。根較少,主根略呈圓柱形,其余須狀,棕褐色。偶見有細小的頭狀花序,常數(shù)個排列成圓錐狀。氣微,味酸、微澀。
硬毛火炭母 莖較粗,莖葉均被粗毛。(《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9年版》)

性味歸經(jīng)

辛、苦,涼,有毒。(《中華本草》)
酸、甘,寒。歸肝、脾經(jīng)。(《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9年版》)

藥材功效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筋。(《中華本草》)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9年版》)

藥材主治

主治痢疾,泄瀉,咽喉腫痛,白喉,肺熱咳嗽,百日咳,肝炎,帶下,癰腫,中耳炎,濕疹,眩暈耳鳴,角膜云翳,跌打損傷。(《中華本草》)
用于濕熱泄瀉,痢疾,黃疸,咽喉腫痛,濕熱瘡疹。(《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9年版》)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中華本草》)
15-30g。外用適量。(《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9年版》)

貯藏保存

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fēng)干燥處。(《中華本草》)
置干燥處。(《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9年版》)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莖橫切面:表皮為1列細胞,略切向延長,有的含紅棕色物,外被較薄的皺縮角質(zhì)層。皮層外側(cè)有的細胞角質(zhì)增厚。中柱鞘纖維1-5列,斷續(xù)或連續(xù)成波狀環(huán)層。木質(zhì)部導(dǎo)管單個排列成行。髓部寬闊,空隙處含棕色物。薄壁細胞含棕色物、淀粉?;虿菟徕}簇晶。草酸鈣簇晶直徑可達50um。
粉末黃綠色。葉表皮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有的有角質(zhì)樣紋理。莖表皮細胞類長方形,有的也顯角質(zhì)樣紋理。非腺毛多細胞呈覆瓦狀排列,表面有角質(zhì)樣紋理,內(nèi)含棕色物;腺毛頭部單細胞或多細胞,腺柄多為單細胞。含草酸鈣簇晶眾多,直徑達80um,棱角多尖銳。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2g,加50%甲醇30ml,鹽酸1ml,加熱回流1小時,趁熱濾過,濾液放冷,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提取液,濃縮至約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對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5》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含0.5%氫氧化鈉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水飽和)—甲酸乙酯—甲酸(5: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三氯化鋁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9年版》)

中藥配伍

1.治赤白痢:火炭母草和海金沙搗爛取汁,沖沸水,加糖少許服之。(《嶺南采藥錄》)
2.治痢疾,腸炎,消化不良:火炭母、小鳳尾、布渣葉各18g,水煎服。(廣東《中草藥處方選編》)
3.扁桃體炎:鮮火炭母30-60g,鮮苦蘵30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4.治濕熱黃疸:火炭母30g,雞骨草30g。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5.治婦女帶下:鮮火炭母60-90g,白雞冠花3-5朵。酌加水煎成半碗,飯后服,每日2次。(《福建民間草藥》)
6.治癰腫:鮮火炭母草30g,水酒煎,調(diào)酒服;渣調(diào)蜜或糯米飯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7.治濕疹:鮮火炭母草30-60g,水煎服;另取鮮全草水煎洗。(《福建中草藥》)

中藥炮制

取原藥材,洗凈,切段,干燥。(《中華本草》)
除去雜質(zhì),整理潔凈,未切段者切段,干燥。(《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9年版》)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本品煎劑在試管內(nèi)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炭疽桿菌、乙型鏈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和痢疾桿菌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本品的醇提取液或水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肺炎桿菌和痢疾桿菌等也有較強抗菌作用。
2.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多聚酶(HBV-DNAP)及降解HBV-DNA的體外試驗法,發(fā)現(xiàn)本品煎劑對DNAP抑制率在50%以上,降解HBV-DNA的作用在25%以上,表明本品有抗乙肝病毒作用。
3.對平滑肌和骨骼肌的作用:本品煎劑對離體豚鼠回腸無明顯影響,對離體大鼠子宮有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對離體豚鼠回腸有收縮作用,對離體兔十二指腸可輕度增強其張力。煎劑對蟾蜍腹直肌,水提取物對大鼠膈肌-膈神經(jīng)制備均無作用。
4.降壓作用:煎劑在大鼠后肢灌流實驗中無明顯作用,給麻醉犬靜脈注射0.1g(生藥)/kg,有降血壓作用。
5.中樞抑制作用 給小鼠腹腔注射水提取物10g(鮮生藥)/kg有中樞抑制作用,表現(xiàn)為運動失調(diào),并能延長環(huán)己巴比妥鈉的催眠時間。(《中華本草》)

毒性

水提取物5g(鮮生藥)/kg靜脈注射,使小鼠中樞抑制,運動失調(diào)、呼吸加深加快,頭部輕度震顫,24h后5只中有1只死亡。腹腔注射煎劑1g(生藥)/只,24h內(nèi)小鼠全部死亡。(《中華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guān)論述

1.《本草圖經(jīng)》:“去皮膚風(fēng)熱,流注骨節(jié),癰腫疼痛?!?/span>
2.《生草藥性備要》:“炒蜜食,能止痢癥。敷瘡、敷跌打、貼爛腳,拔毒、干水、斂口?!?/span>
3.《嶺南采藥錄》:“治小兒身熱驚搐,臌脹?!?/span>
4.《植物名實圖考》:“用以洗毒,消腫。”
5.《福建藥物志》:“治肺膿瘍,白帶,中耳炎,乳腺炎?!?/span>
6.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利濕熱,消滯解毒。治痢疾,腸炎,消化不良,肝炎,扁桃體炎,咽喉炎,癤腫,跌打扭傷,皮炎,濕疹瘙癢?!?/span>

原標題:火炭母草
詞條標簽:火炭母,火炭母草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藥理作用藥理作用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