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冬瓜(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冬瓜為葫蘆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的果實。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采摘。全國各地均產。

  • 中藥名稱冬瓜

  • 中藥學名(拉丁名)

  • 別 名東瓜、白冬瓜

  • 所屬功效類利水滲濕藥

  • 葫蘆科

  • 分布區(qū)域全國各地均產。

來源

本品為葫蘆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的果實。(《中華本草》)

分布產地

全國各地均產。

入藥部位

果實及種子

采收加工

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采摘。(《中華本草》)

性味歸經

味甘;淡;性微寒。歸肺;大小腸;膀胱經。(《中華本草》)

藥材功效

利尿;清熱;化痰;生津;解毒。(《中華本草》)

藥材主治

水腫脹滿;淋?。荒_氣;痰喘;暑熱煩悶;消渴;癰腫;痔漏;并解丹石毒;魚毒;酒毒。(《中華本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0-120g;或煨;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中華本草》)

用藥禁忌

1.盂詵:熱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
2.崔禹錫《食經》:冷人勿食,益病,又作胃反病。
3.《本草經疏》:若虛寒腎冷、久病滑泄者,不得食。
4.《醫(yī)林纂要》:癩者忌食,善潰也。

中藥配伍

1.治水氣浮腫喘滿:大冬瓜一枚,先于頭邊切一蓋子,取出中間瓤不用,赤小豆(水淘凈),填滿冬瓜中,再用蓋子合了,用竹簽簽定,以麻線系,紙筋黃泥通身固濟,窨干,用糯谷破取糠片兩大籮,埋冬瓜在內,以火著糠內煨之,侯火盡取出,去泥,刮冬瓜令凈,薄切作片子,并豆一處焙干。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冬瓜子湯送下,不拘時候,小溲利為驗,(《楊氏家藏方》冬瓜丸)
2.治消渴:冬瓜一枚,削去皮,埋在濕地中,一月將出,破開,取清汁飲之。(《圣濟總錄》)
3.治消渴能飲水,小便甜,有如脂麩片,日夜六、七十起:冬瓜一枚,黃連十兩。上截瓜頭去瓤,入黃連末.火中煨之,侯黃連熟,布絞取汁。一服-大盞,日再服,但服兩、三枚瓜,以瘥為度。一方云,以瓜汁和黃連末,和丸如梧子大。以瓜汁空肚下三十丸,日再服,不差,增丸數。忌豬肉、冷水。(《近效方》)
4.治小兒生-個月至五月,乍寒乍熱渴者:絞冬瓜汁服之。(《千金方》)
5.治小兒渴利:單搗冬瓜汁飲之。(《千金方》)
6.治傷寒后痢,日久津液枯竭,四肢浮腫,口干:冬瓜一枚,黃土泥厚裹五寸,煨令爛熟,去土絞汁服之。(《古今錄驗方》)
7.治發(fā)背砍死者:冬瓜截去頭,合瘡上,瓜當爛,截去更合之。(《補缺肘后方》)
8.治痔疼痛:冬瓜湯洗。(《經驗方》)
9.治夏月生痱子:冬瓜切片,搗爛涂之。(《千金方》)
10.治馬汗入瘡:干冬瓜燒研,洗凈敷之。(《綱目》)
11.治食魚中毒:飲冬瓜汁。(《小品方》)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論述

1.《別錄》:主治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
2.陶弘景:解毒,消渴,止煩悶,直搗絞汁服之。
3.孟詵:益氣耐老,除胸心滿,去頭面熱。
4.《日華子本草》:除煩。治胸膈熱,消熱毒癰腫;切摩痱子。
5.《本草圖經》:主三消渴疾,解積熱,利大、小腸。
6.《本草衍義》:患發(fā)背及一切癰疽,削一大塊置瘡上,熱則易之,分散熱毒氣。
7.《日用本草》:瘥五淋。
8.《滇南本草》:治痰吼,氣喘,姜湯下。又解遠方瘴氣,又治小兒驚風。潤肺消熱痰,止咳嗽,利小便。
9.《本草再新》:清心火,瀉脾火,利濕去風,消腫止渴,解暑化熱。
10.《隨息居飲食譜》:清熱,養(yǎng)胃生津,滌穢治煩,消癰行水,治脹滿,瀉痢霍亂,解魚、酒等毒。亦治水腫,消暑濕。

傳說淵源

       關于冬瓜之名,傳說為神農愛民如子,培育了“四方瓜”,即東瓜、南瓜、西瓜、北瓜。并命令它們各奔所封的地方安心落戶,造福于民。
       結果,南、西、北瓜各自都到受封的地方去了,唯有東瓜不服從分配,說東方海風大,生活不習慣。神農只好讓它換個地方,西方它嫌沙多,北方它怕冷,南方它懼熱,最后還是去了東方。
       神農氏看到冬瓜回心轉意了,便高興地說:“東瓜,東瓜,東方為家”。東瓜立即答道:“是冬瓜不是東瓜,處處都是我的家?!鄙褶r氏說:“冬天無瓜,你喜歡叫冬瓜。愿意四海為家,就叫冬瓜吧!

原標題:冬瓜
詞條標簽:冬瓜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地分布產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性味歸經性味歸經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