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臟腑養(yǎng)生 > 正文

中醫(yī)診療 尿失禁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6/7/7
導讀:小便失禁是指小便失去控制而自行溺出的癥狀,夜間意識清楚的情況下,見小便自遺者,亦屬本證。


【概述】

小便失禁是指小便失去控制而自行溺出的癥狀,夜間意識清楚的情況下,見小便自遺者,亦屬本證。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尿失禁是指尿道括約肌因損傷或者控制它的神經功能失常,病人不能控制排尿,尿液自尿道口流出,亦有因尿道括約肌功能性松弛而導致尿失禁。在正常情況下,病人尚能控制小便,但當腹內壓力突然增加如打噴嚏或咳嗽即有小便流出者,多見于經產婦女。至于假性尿失禁,是由于某些疾病(如脊髓損傷,前列腺肥大)但膀胱不能將尿排出而引起尿潴留或遺溺。在膀胱過度充盈后,內壓驟增,超過尿道括約肌所能控制的壓力,尿被迫向外滴出,叫充盈性尿失禁。本文要分析討論的前兩種。

【病因病機】

尿失禁中醫(yī)稱遺溺,失溲,小便不禁,其病機約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腎氣虛寒:以其素體陽虛,或者久病傷陽,命門火衰,氣化無權制約失職,則為小便不禁。二是腎脾氣虛:由于久咳傷肺,治節(jié)失常,加之脾虛氣陷,膀胱氣化失常,而為尿失禁。三、肝腎陰虛:多因病久腎虧,或者素體陰虛,虛熱內生,久則膀胱失約而為尿失禁。四、膀胱蓄熱,由濕熱下注而造成約束不利為尿失禁。

【辨證論治】

尿失禁應辨其寒熱虛實。虛寒者尿頻而清長,虛熱者量少而色深黃,實熱者尿頻,量少而伴有尿道刺痛。臨床上以虛證居多,故治療多以扶正為主。

1.腎氣虛寒型

癥狀:可見小便不禁,溲頻而清長,面色咣白,倦怠乏力,腰脊酸楚,四肢不溫,或見遺精早泄,陽事不舉,舌淡胖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溫腎固澀。

方藥:方用鞏堤丸加減。

處方:熟地黃,故脂,枸杞子各15克,菟絲子20克,巴戟天,茯苓各12克,焦白術15克,附塊12克,益智仁,淮山藥各15克。

2.肝腎陰虛型

癥狀:小便失禁,尿量短澀而色黃,常伴有頭暈耳鳴,兩顴潮紅,脅肋隱痛,腰酸腿軟,骨蒸盜汗,五心煩熱,大便不爽,舌紅少苔,脈弦細數(shù)。

治法:滋補肝腎,佐以固澀。

方藥:方取大補陰丸加減。

處方:生地黃15克,棗皮10克,龜板15克,女貞子,旱蓮草各15克,桑螵蛸15克,五味子15克,沙苑子15克,知母10克,甘草6克。

3.肺脾氣虛型

癥狀:可見小便失禁,且見頻數(shù),咳喘氣怯,神疲乏力,納減便溏,扳后腹脹,舌淡苔薄白,脈虛弱。

治法:溫補肺脾,益氣固澀。

方藥:方取保元湯加減。

處方:黨參,黃芪各15克,焦白術,淮山藥各15克,茯苓12克,陳皮10克,大腹皮10克,訶子15克,蘇子10克,炙甘草6克,干姜6克,益智仁15克,大棗五枚。

4.膀胱蓄熱型

癥狀:可見小便失禁,尿短尿黃,滴瀝而出,尿道灼熱刺痛,小腹重墜不適,口苦口干,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治法:清利濕熱。

方藥:方取八正散加減。

處方:萹蓄,瞿麥各15克,木通10克,滑石30(布包),生大黃10克,炒山梔12克,車前子30克,生甘草6克。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