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以年齡作為衡量壽命長短的尺度。生命過程發(fā)生、發(fā)展和消亡的動態(tài)變化是通過壽命來體現的,同時,人的壽命是有一定期限的。人的壽命究竟有多長,是古往今來人類共同關心的一個問題?,F代科學正在不斷探索生命之謎,各種學說也不斷問世。
較為典型的有以下幾種:
1.性成熟期測算法。哺乳動物壽命一般為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的性成熟期為14~15歲,由此推算出人的壽命應在110~150歲左右。
2.生長期測算法。哺乳動物的壽命相當于生長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約為20~25歲,由此測定人的壽命應為100~175歲之間。3.細胞分裂次數與分裂周期測算法。哺乳動物的壽命是其細胞分裂次數與分裂周期的乘積。人體細胞分裂次數為50次,分裂周期平均為2.4年,由此測定人的壽命應為120歲左右。
海南三亞的百歲老人
人體通過成熟逐漸走向衰老,衰老的過程,是生命過程中發(fā)生的結構與生理功能的退行性變化,使機體逐漸趨向死亡。衰老具有四種特性:原發(fā)性,即衰老是隨年齡增加而發(fā)生的變化,不是因疾病而導致的衰退性變化;障礙性,即衰老必定伴有一種或多種功能障礙;進行性,即進行下去而不可逆轉的變化;普遍性,即衰老是生命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任何個體、任何器官都不可避免地要衰老下去。衰老具有以上四種特性,因而是不可逆的。然而,人們還是要盡其所能,采取各種措施,挖掘生命的潛能,以推遲衰老,防止早衰,延長人的壽命。
人類探求抗衰延壽的實踐道路,與整個人類文明史一樣久遠,積累了許多今天看來仍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重要內容之——中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學,為現代健身理論的建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F代社會學、老年學、老年醫(yī)學、心理學、營養(yǎng)學等多門學科,也把延年益壽作為自己的研究課題。我國目前廣泛進行的關于人體健康、體質與長壽方面的宣傳和研究,反映出一個民族對前途的期望和信心。
隨著現代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人的壽命大為延長,許多工業(yè)發(fā)達國家已先后進人老年社會。按照國際通用的標準,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0%、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7%即為進入老齡化社會。按此標準計算,我國從1999年起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據統(tǒng)計,目前我國老年人口已經達到1.44億人,并以平均每年200萬人和3.2%的速度急劇增長,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約為11%。人的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口的增多,標志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但由此而引發(fā)的諸多社會問題不容忽視。因此,長壽與健康、體質一起,應該成為生命科學和社會科學中必須得到重視的重要課題。
健康、體質與長壽這三個概念,盡管概念各異,但卻是三位一體,其聯系極為密切,難以割舍。良好的健康狀況是增強體質的前提條件,體質優(yōu)越是人們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理想的健康和體質狀況,必然促進著個體的益壽延年和健康生命的時間延長。因此,身體健康、體質壯健和延年益壽,是每個人對身體狀況刻意追求的終極目標,它反映了人類對生命本質的認識和對美好現實生活的向往,是改造自然和推動社會進步的積極力量,人類正在為這三大目標的逐步實現而創(chuàng)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