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23日前后為秋分日,秋分是秋季的第四個節(jié)氣。秋分,古時又稱為“日夜分”,這一天太陽位于黃經180°,晝夜等長,同時它又平分秋季.即秋季90 日的一半?!岸分讣簽榍锓郑媳眱砂肭驎円咕?,又適當秋之半,故名也。”《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亦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鼻锓诌^后,白晝逐漸變短,黑夜逐漸變長。秋分是一個表征季節(jié)變化的節(jié)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過后,逐漸步入深秋,天氣轉涼,雖然會秋雨綿綿,但降水逐漸減少,秋燥越來越明顯?!对铝钇呤蚣狻啡眨骸扒锓?,八月中,解見春分。雷聲始收,入地則萬物隨人也?!鼻锓质且粋€陰陽平分的節(jié)氣,人們養(yǎng)生也要從精神、起居、運動、飲食等方面作出適當?shù)恼{整。
養(yǎng)生的第一要訣是順四時。秋分前后,本著“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注:陰氣平和,陽氣固密,陰陽平和協(xié)調,保持相對平衡,則身體健康,精神愉快)的原則,養(yǎng)生也要順應自然界陰陽平分的特點,做到“以平為期”。
一、精神調養(yǎng)
秋季是一個自然界陽氣從疏泄趨向收斂、閉藏的節(jié)氣。秋分過后,自然界呈現(xiàn)一片肅殺的景象,葉落草黃,人也與自然相應,容易悲憂傷感。此時應調整情緒,寧神定志,收斂神氣,保持情緒樂觀,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做到勞逸結合,還可以增加戶外活動如登高、爬山、秋游等以舒緩心情,減緩秋天肅殺之氣。
二、起居調養(yǎng)
秋分,時序進入五之氣,陽明燥金主事,天氣轉涼,降水減少,秋燥漸趨明顯,在起居上要做適當?shù)恼{整。首先,要注意保暖?!鞍茁肚锓忠梗灰估湟灰埂?,秋分之后秋老虎逐漸減退,氣溫逐漸降低,日夜溫差較大,空氣干燥,人們易受涼,此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夜晚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但也不可一下添加過多衣被。中醫(yī)養(yǎng)生有句話叫“春捂秋凍”,所謂“秋凍”是指秋天天氣一般還是“涼而不寒”,過早地穿上厚衣服,身體與“涼”接觸太少,體溫調節(jié)中樞得不到應有的鍛煉,調節(jié)體溫的能力就下降,人體的抗寒能力隨之下降,這就很難適應寒冷的冬季氣候。所以適當?shù)亍皟觥币幌律眢w,會增加皮膚和黏膜對寒冷的耐受力,有利于人體的抗病防病。其次,要防秋燥。秋分后秋燥越來越明顯,燥易傷津,引起咽、鼻、唇干燥及皮膚干裂等燥癥。此時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睡好子午覺,所謂子覺,就是要保證晚上11點入睡:午覺是表示中午要適當午睡,保證充足睡眠,以防止秋困。另外,還可適當做些皮膚保養(yǎng),涂潤膚乳,防止皮膚皸裂。
三、運動調養(yǎng)
金秋季節(jié)時,天高氣爽,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好時機。秋分前后體育鍛煉最好是動靜結合,動則強身,靜則養(yǎng)身,以適應自然界的變化。動態(tài)鍛煉可選擇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或練五禽戲,打太極拳、做八段錦、練健身操等。靜態(tài)鍛煉可選擇坐功等,每日凌晨3~7時,盤腿而坐,雙手捂住耳朵,左右方向扭身各3~5次,然后牙齒叩動36次,調息吐納,津液咽人丹田9次。
四、飲食調養(yǎng)
秋分,心臟氣微,肺金用事,飲食宜減苦增辛,助筋補血,以養(yǎng)肝脾胃。此時飲食可適當多食酸味甘潤、降肺氣的果蔬,如蘿卜、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芝麻、蜂蜜等,以潤肺生津、養(yǎng)陰清燥,以防秋燥,但不可進食過飽,以致腸胃積滯。也可結合藥膳進行調養(yǎng),如百合蓮子羹,百合蓮子瘦肉湯、銀耳百合羹等。以下介紹幾個食療方。
五味子紅棗燉冰糖:
五味子9克,紅棗10枚,冰糖適量。五味子適量,紅棗去核、洗凈,共放入鍋中,加水適量,與冰糖共燉15~20分鐘即成。有滋陰柔肝,健脾斂肺的功效。
胡蘿卜棗豆粥:
胡蘿卜90克,大棗、黑豆各30克,豬瘦肉200克,粳米200克。胡蘿卜洗凈去皮切小塊,大棗、黑豆洗凈,豬瘦肉洗凈切片,粳米淘洗干凈。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米爛粥成,調入精鹽即成。有健脾養(yǎng)肝,降肺潤燥的功效。
菊花枸杞粥:
鮮構杞子200克(干品30克),菊花10克,豬瘦肉150克,粳米200克。粳米淘洗干凈,枸杞子洗凈,豬瘦肉洗凈切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米爛粥成,加入菊花煮約10分鐘,調入精鹽即成。有益腎潤肺,養(yǎng)肝明目的功效。
板栗燒雞:
雞肉250克,板栗200克,麻油、白糖、淀粉、醬油、精鹽、蔥白各適量。雞肉洗凈切塊,板栗去外殼及內皮洗凈備用。炒鍋置旺火上,下麻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雞塊煸炒約3分鐘,加板栗翻炒片刻,再加入醬油、精鹽、白糖及適量清水,用旺火燒10分鐘,至肉塊松爽、板栗粉糯時,加入蔥白,用濕淀粉調稀勾芡即成。有益智補腎,潤肺除燥的功效。
雪梨荸薺瘦肉湯:
雪梨2個,荸薺100克,豬瘦肉200克。雪梨、荸薺洗凈去皮,雪梨切塊;豬瘦肉洗凈切塊。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時,加入食鹽少量調味即成。有清熱生津,滋陰潤肺的功效。
【中醫(yī)故事·秋分】
清代名醫(yī)葉夭士,不僅是一位成就卓絕的溫病學家,還是一位專治雜癥的大師。他辨證精細,能洞識病源;他熟識藥物,隨手拈來,切中病情,往往在平凡中見奇效。300多年來,葉夭士巧用梧桐葉治難產的美談,至今仍讓人拍案稱絕。
趣聞發(fā)生在清朝乾隆年間。江南名醫(yī)葉夭士正在家中書寫醫(yī)案,忽聽有人前來請求救治一難產婦女,葉夭士不假思索,立馬前往在途中聽病家說已請了同派溫病大家薛生白診治過,但仍不見產下。原來薛生白是葉夭士同鄉(xiāng)近鄰,其醫(yī)術與葉夭士齊名于江南,只是更為年輕些。葉夭士十分納悶,薛生白診技也不錯,為何不見效呢?
葉夭士來到病家,只見產婦已奄奄一息,其家人稱:薛生白診斷后認為是產婦氣血雙虧,無力運胎,氣血滯行,交骨不開也其處方大多以氣血雙補、行滯活血、催生下胎藥為主。葉夭士接過藥方一看,此方甚佳,但難以治此病人之病。因缺乏同氣之藥.何能使諸藥達到病所?隨即將原方中的藥引“竹葉三片”改為“桐葉三片”,產婦遵方服藥,不出葉夭士所料,不久便神奇地順利產下一胎兒,母子均報平安!
此事傳到薛生白耳中,薛不以為然,認為葉夭士巧立名目而已,葉夭士聞之,當即修書一封與薛生白,詩謎曰:“有眼無珠腹中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落葉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秋分之時,梧桐葉落,同氣相求,胎兒立下……”薛生白閱后,豁然貫通,深感葉夭士之博學才華,大為嘆服,自慚不語。
原來葉天士出的詩謎其謎底為“竹夫人” (用竹篾編制而成的圓柱形中空之物),古人夏天睡時抱著取涼用,秋冬閑置不用。葉夭士診病當天恰值秋分之日,寒署燥濕交替季節(jié),梧桐葉紛紛落下,人與自然互為相應,同氣相求,故在薛生白原方中加入梧桐葉以求其氣,并引諸藥達于病所,瓜熟蒂落,桐籽熟葉落,合而為一,故藥效如桴鼓。不久,葉夭士“三片梧桐葉,一字救兩命”之佳話傳遍江南水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