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類】燥濕化痰劑。
【來源】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半夏15克,橘紅15克,白茯苓9克,炙甘草5克。
【用法】加生姜3克,烏梅1個,水煎服。
【功用】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主治】濕痰證??人蕴刀?,色白易咳出,胸膈痞悶,惡心嘔吐,肢體困倦,不欲飲食,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潤,脈滑。
【方解】本方為治濕痰之主方。“濕痰滑而易出,多生于脾”,若脾失健運,一則水濕不得運化,濕邪凝聚,郁積成痰;二則水谷精微不得運化,停聚為濕,也可凝結(jié)成痰。因“脾為生痰之源”,而“肺為貯痰之器”,故濕痰犯肺,則咳嗽痰多易咳;痰阻氣機,胃失和降,則胸膈痞悶,惡心嘔吐;濕痰凝聚,脾氣被困,則肢體困倦;濁陰上逆,清陽不升,則眩暈心悸。治宜燥濕化痰,理氣和中。方中半夏辛溫而燥,既能燥濕化痰止咳,又可降逆和胃止嘔,為君藥;橘紅理氣化痰,使氣順則痰消,氣化則痰亦化,為臣藥;茯苓健脾滲濕,生姜降逆化飲,既可制半夏之毒,又能助半夏、橘紅化痰和胃,烏梅與半夏相伍,收斂肺氣,散中有收,使祛痰而不傷正,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兼可和中,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之功。方中半夏、橘紅以陳久者入藥為佳,故名“二陳”。
【臨床應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濕痰的主方。臨床以痰多色白易咳出,胸膈痞悶,苔白膩或白潤,脈緩滑為應用要點。
(2)加減化裁:若咳嗽痰多而兼有惡風發(fā)熱者,可加蘇葉、前胡、荊芥;若肺熱而痰黃黏稠者,可加膽星、瓜萎;若肺寒而痰白清稀者,可加干姜、細辛、五味子;若風痰上擾而頭暈目眩者,可加天麻、僵蠶以熄風化痰;若脾虛食少便溏者,可加白術、澤瀉;若氣滯而胸滿較甚者,可加桔梗、枳殼。
(3)注意事項:本方性偏溫燥,如系燥痰或純屬陰虛燥咳,則非本方所宜。
(4)現(xiàn)代應用: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胃炎、神經(jīng)性嘔吐、妊娠嘔吐、耳源性眩暈等屬濕痰為患者,可用本方化裁治療。
【方歌】二陳湯用半夏陳,益以茯苓甘草臣,理氣和中燥濕痰,煎加生姜與烏梅。
【附方】
(1)溫膽湯(南宋,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半夏6克,竹茹6克,枳實6克,炙甘草3克,茯苓5克,陳皮9克。加生姜5片,大棗1枚,水煎服。功用:理氣化痰,清膽和胃。主治:膽胃不和,痰熱內(nèi)擾,虛煩不眠,或嘔吐呃逆,以及驚悸不寧,癲癇等。
(2)導痰湯(南宋,陳自明,《婦人良方》):半夏6克,南星3克,枳實3克,茯苓3克,橘紅3克,甘草2克,生姜3克。水煎服。功用:燥濕化痰,行氣開郁。主治: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或咳嗽惡心,飲食少思,以及肝風夾痰,嘔不能食,頭痛眩暈,甚或痰厥昏仆。
(3)理中化痰丸(明,王綸,《明醫(yī)雜著》):人參6克,白術9克,干姜3克,炙甘草3克,茯苓9克,半夏9克。以上諸藥共研細末,水泛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6~9克,溫開水送下,每日2-3次;亦可作湯劑,用量酌定。功用:益氣健脾,溫中化痰。主治:脾胃虛寒,痰飲內(nèi)停,嘔吐少食,或大便不實,飲食難化,咳唾痰涎,舌苔白滑,脈沉弦。
以上三方皆由二陳湯衍化而成,均有化痰作用。二陳湯是燥濕化痰的基礎方,除主治濕痰外,尚可加減用于其他各種痰證;溫膽湯功具理氣化痰,且能清膽和胃,適用于膽胃不和,痰熱內(nèi)擾之虛煩不眠,驚悸不寧,或嘔吐呃逆,或驚悸、癲癇等證;導痰湯是二陳湯去烏梅,加南星、枳實,南星伍半夏燥濕化痰之力強,枳實配橘紅行氣之力增,故祛痰行氣之功強于二陳湯,適用于痰厥及頑痰所致的咳嗽喘促,痰涎壅盛之證;理中化痰丸系二陳湯與理中湯之合方,溫中補虛之力較強,適用于中焦虛寒,痰濁內(nèi)停之咳唾痰涎,嘔吐食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