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用真菌》
【異名】
白木耳、白耳子(《中國藥用真菌》),雪耳(《廣東中藥志》),五鼎芝(《中國食用本草》)。
【基原】
為真菌類銀耳科銀耳屬植物銀耳的子實體。主產(chǎn)于四川、貴州、云南、福建、湖北、安徽、浙江、廣西、陜西、臺灣。以四川通江銀耳、福建漳州雪耳最為著名。
【性狀】
由數(shù)片至10余片薄而多皺褶的瓣片組成,呈菊花形、牡丹花形或繡球形,直徑3~15cm,白色或類黃色,表面光滑,有光澤,基蒂黃褐色。角質(zhì),硬而脆。浸泡水中膨脹,有膠質(zhì)。氣微,味淡。
【采收加工或制法】
當耳片開齊停止生長時,應(yīng)及時采收,清水漂洗3次后,及時曬干或烘干。選材以耳花大而松散,耳肉肥厚,色呈白色或略帶微黃,蒂頭無黑斑者為佳。
【性味】味甘、淡,性平。
《中國藥用真菌》:“性平,味甘,無毒?!?/span>
《廣東中藥志》:“甘、淡,涼?!?/span>
《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xué)》:“甘、淡,平?!?/span>
【歸經(jīng)】入肺、胃、腎經(jīng)。
《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xué)》:“入肺、胃、腎經(jīng)?!?/span>
《中華飲食養(yǎng)生全書》:“歸肺、胃經(jīng)。”
【功用】
潤肺養(yǎng)胃,化痰止咳,強心益智。適宜于肺胃陰虛,虛勞咳嗽,肺燥干咳,津少口渴,病后體虛,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便秘者食用。
《浙江藥用植物志》:“潤肺止咳,益氣滋腎?!?/span>
《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xué)》:“滋陰潤肺?!?/span>
《中醫(yī)食療學(xué)》:“滋陰潤肺,益胃生津,補腦強心。主治虛勞咳嗽,痰中帶血,虛熱口渴?!?/span>
《中國食療大全》:“臨床應(yīng)用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肺源性心臟病?!?/span>
《老中醫(yī)話說食療養(yǎng)生》:“潤肺生津,止咳化痰,滋陰養(yǎng)胃,益氣和血,補腦強身。主治低熱出汗,肺熱咳嗽,痰黏或無痰,痰中帶血,胃陰不足,咽干口渴,大便燥結(jié),病后體虛,氣短乏力等癥?!?/span>
【服食方法】
可煮湯,做甜羹,煮粥,炒食,涼拌;或制作罐頭等。
【服食宜忌】
肺胃陰虛所致口渴咽干、便秘者宜食;風(fēng)寒咳嗽者及濕熱釀痰致咳者慎食。煮熟的銀耳存放過久后不宜再食用,因在細菌分解作用下,銀耳中所含的較多硝酸鹽類會還原成亞硝酸鹽,有致癌作用。
【食療方】
1.治肺癆咳血、口干銀耳10g,煮爛,加冰糖常服。(《中國食療大全》)
2.治少氣乏力、眩暈、失眠銀耳60g,人參或西洋參粉15g,煨成羹,日服2次。(《中同食用本草》)
3.治肺熱咳嗽、大便秘結(jié)。先將銀耳3~4g用溫水浸1~2小時,然后用砂鍋加適量水煎燉成糊狀,加入適量冰糖服用,日服2次。(《中國食用本草》)
4.治久病體虛。銀耳10g,紅棗30個,煮爛,加冰糖,常服。(《中國食療大全》)
5.治胃出血。銀耳10g,藕節(jié)炭20g,煮爛,加冰糖常服。(《中國食療大全》)
6.銀耳百合湯。銀耳15g,百合15g,北沙參15g,麥冬10g,貝母10g,冰糖10g,生地20g,清水煎取300ml,加白及粉3g,分3次服。具有潤肺止咳、滋陰止血的功效。主治干咳少痰,痰中帶血,口干口渴,五心煩熱,倦怠乏力等癥。(《老中醫(yī)話說食療養(yǎng)生》)
7.銀耳安神湯。銀耳20g,龍眼肉10g,炒棗仁20g,合歡花皮各10g,大棗5枚。水煎2次,取300ml,分3次溫服。具有滋陰養(yǎng)血、益氣安神的功效。用于體質(zhì)虛弱,口燥咽干,失眠多夢等癥。(《老中醫(yī)話說食療養(yǎng)生》)
【儲藏】
干品可放于陰涼、干燥、通風(fēng)處保存,要注意防潮防蛀。
【食論】
銀耳,素有“菌中明珠”之美譽,既是扶正滋陰之要藥,也是滋養(yǎng)之佳品。藥理研究表明,銀耳富含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等,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抗炎保肝、抗?jié)?、抗衰老、降血脂、降壓等多種作用。中醫(yī)認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故在冬季,服上一碗銀耳枸杞羹,潤肺補腎,對老年人尤為有益。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nèi)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