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膳食養(yǎng)生 > 正文

【知多D】痛經了怎么辦?三款補氣活血藥酒來救你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6/2/6
導讀:日前聽說廣東省擬放“痛經假”?放不放假還不知道,先把痛經搞定了再說!“大姨媽”造訪的那幾天確實讓不少女同胞們身心俱疲。


日前聽說廣東省擬放“痛經假”?放不放假還不知道,先把痛經搞定了再說!“大姨媽”造訪的那幾天確實讓不少女同胞們身心俱疲。除痛經外,不少女性還總是有諸多毛病纏身,氣血虧虛,經期失調等,本該貌美如花,卻一副病容憔悴模樣!

所謂“通則不痛”,專家建議,氣虛血淤引起的痛經可以適當用補氣活血的藥酒調理,一定程度上能輔助治療女性痛經問題。不過,藥酒不能代替治療,如因婦科疾病引起的痛經,則要通過進一步檢查和規(guī)范化治療。

痛經是怎么回事?

臨床上,痛經分為原發(fā)性痛經與繼發(fā)性痛經兩種。原發(fā)性痛經是指痛經始于初潮,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以未婚未產女性為多見,屬于功能性痛經;繼發(fā)性痛經是指月經來潮一段時間之后,因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和子宮肌瘤等引起的痛經,以已婚婦女為多見,屬于病理性痛經。

中醫(yī)認為,原發(fā)性痛經還可以分為肝郁氣滯型、血淤胞宮型、寒濕凝滯型、沖任虛寒型、氣血虛弱型、肝腎虧損型、陰虛內熱型7種類型。其中,由虛血淤引起的痛經,如血淤胞宮型、寒濕凝滯型,最適合用補氣活血藥酒進行輔助治療。

補氣活血藥酒,助你“通則不痛”

中醫(yī)認為,“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虛則血淤”,補氣藥與補血藥往往是“形影不離的好友”,相結合才能發(fā)揮療效。補氣藥能補益臟氣,以糾正人體臟氣虛衰的病理偏向,可用于治療陰虛津虧證或血虛證,尤宜治療氣血兩虛之證;活血藥能活血化瘀,主要適用于血液運行不暢、淤血阻滯引起的多種病痛,如因淤血內阻產生的經閉、痛經及產后瘀阻等癥狀。

另一方面,當補氣、活血的藥材制成藥酒,能起到“酒行藥勢、酒助藥勢”的獨特作用。因為酒能夠通血脈,御寒氣,行藥勢,使得中藥的藥性能借助酒的力量,充分發(fā)揮補血、養(yǎng)血、和血、溫經、散寒等作用。補氣活血藥酒主要以補氣為主使病情之本得以治療,活血化淤為輔使病之內邪得以清除,達到“通則不痛”。

常見的補氣藥材:黃芪、北芪、人參、西洋參、太子參、黨參等;常見的補血藥材:當歸、三七、紅花、赤芍、丹參等;常用的酒:米酒、黃酒等。

三款藥酒調理方

1桂圓枸杞酒

材料:

桂圓肉50克,枸杞子25克,當歸、菊花各15克,黃酒1000毫升。

制法:

將以上材料搗碎,裝入紗布袋中封好口,放入黃酒中浸泡,密封,約一個月后啟封,取出藥袋,等酒液澄清后即可飲用。

功效:

滋陰固腎,補血益精,強身健體。適用于氣血虧虛之痛經、身體虛弱、失眠健忘等癥。

2黃精酒

材料:

黃精、白術各2000克、天門冬1500克、松葉3000克、枸杞根1500克,糯米飯和酒曲各適量。

制法:

將上述藥物一起洗凈,加適量的清水熬煮至剩余三分之一的藥液,去渣取汁。在此藥汁中調入糯米飯和酒曲放在陰涼處密封保存15天即成,每次服30毫升,每日服3次。

功效:

滋養(yǎng)延年。適合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陽痿早泄等癥狀的中老年人使用,血虛引起的痛經可參考使用。

3補虛健骨酒

材料:

石斛120克,黃芪、丹參、杜仲、牛膝、人參、五味子、白茯苓、山茱萸、山藥、萆薛、防風、生姜各60克,枸杞子、天門冬、薏苡仁各90克,細辛30克,白酒適量。

制法:

將上述藥物洗凈,研成細末,用白酒浸泡7日即成,可每次服30毫升,每日服3次。

功效:

補虛勞、益氣力、除痹弱、利關節(jié)、堅筋骨,適合有身體消瘦、體倦乏力、關節(jié)不利等癥狀的中老年人使用,氣血不足引起的痛經也可參考使用。

【注意事項】

不適合人群

1.對酒精過敏的人。

2.患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癲癇、心臟功能不全、慢性腎炎、慢性結腸炎的病人等。

3.兒童生長發(fā)育尚未成熟,一般也不宜服用。

4.滋補性的藥酒,年輕人就別急著喝了。

5.女性在月經期、哺乳期,不宜服用藥酒。孕婦要慎用藥酒,具體謹遵專家指導。

具體飲用方法

1.根據(jù)自己的痛經類型來選擇調經藥酒,謹遵專家指導。

2.調經藥酒不適于經期飲用,一般選擇在經前3天左右。一次喝1015毫升,一日1次,根據(jù)個人情況選擇飲用時間,可以選擇睡前2小時飲用,不影響工作學習。

3.大約喝23個月就要停下看療效,如果痛經好轉就不要繼續(xù)飲用。

4.藥酒一般稍微加熱后溫喝。

【女性經期小貼士】

1、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和睡眠,心情愉快,避免劇烈運動。

2、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如洗頭應盡快吹干。

3、飲食上多吃蔬菜、水果及豆類等低脂食物;少吃會產生脹氣的食物,如西瓜、洋蔥、胡蘿卜等;少食含鹽量過多的食物;避免食用含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類食物;不要吃酸性、涼性、辛辣食物及收斂固澀及寒性中草藥。

4、可選擇中藥熏蒸治療,如艾灸等。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