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伯煊故居
懸橋巷,是蘇州古城東偏臨頓路的一條橫巷,古老而幽深,錢伯煊的老屋.就坐落在巷內(nèi)23號。這是一處典型的蘇州傳統(tǒng)民居,坐北朝南,平面上分成東西兩路。東路為主軸線,深達六進,依次是門廳、轎廳、大廳,接著是兩進樓廳,最后為下房。由大廳西折,便進入西路。前面殘存花園一區(qū),尚有花廳三間與曲廊相接?;◤d北面,平房三問一字排開,寬敞高爽,中間為客廳,左右為臥室;屋前庭院雜種花木,四周圍墻深鎖,頗為寧靜雅潔,這便是錢伯煊當年起居之處,現(xiàn)由他女兒住在里面。十分明顯,這處老屋是在明代住宅基礎(chǔ)上逐年改建而成的,其中最為古老的要算是主軸線上的第二進即大廳了,無論是構(gòu)架還是局部構(gòu)件,至今仍保持著明代建筑的特征。廳面闊三間計10.4米,進深8.3米。屋面舉折平緩,梁架扁作,前后各置翻軒。梁間坐斗呈荷葉狀,與棹木、山霧云等構(gòu)件,均雕刻精美,線條柔美流暢。東西壁面貼磚細墻裙,下有圭腳,柱下承古鏡式木礎(chǔ)。該廳面積不大,但用料考究,做工細到。廳前庭院敞亮,磚刻門樓古樸典雅,上署“世德流芳”四字額。這也許是個巧合,此處大廳正是錢伯煊當年的診所和藥局,磚刻題額為主人的一生業(yè)績作了恰如其分的評價。
這所老屋的悠久歷史已無從考證,惟一能知道的是:錢益蓀為了能讓嗣子錢伯煊開業(yè)行醫(yī),于1916年傾其一生積蓄,從一位姓陸的業(yè)主手中買下此宅,其余便一無所知了。翻閱清宣統(tǒng)《吳縣志稿》中有一段記載:“高士徐波宅,在懸橋巷。明季棄家人鄣山讀書,以其宅與外孫許眉叟,有圓嶠仙館,精雅宏敞。子陶村家居不仕,以著書自娛。”這段史料富于傳奇色彩,細細讀來卻發(fā)現(xiàn)這位避隱山中的高士徐波的家宅,其地點、時代、演變、特征,與錢家老屋似乎有某些相似之處,但錢伯煊故居是否就是圓嶠仙館,尚難斷言。
如今這所老屋已由文物部門掛牌作為控制保護建筑。然而,由于年久失修,房屋破舊,亟待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