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符認識
楊泉通過對形聲字的分析,發(fā)現(xiàn)形聲字的聲符不但主聲,也主義。他在《物理論》中說:"在金曰堅,在草曰緊,在人曰賢。"楊泉已經(jīng)認識到從"臤"得聲的"堅"、"緊"、"賢"在意義上的聯(lián)系。楊泉對形聲字聲符作用的認識為后來科學系統(tǒng)地探討同源詞開拓了一條道路。
自然觀
楊泉的以氣為體的自然觀,與王弼等以無為本的玄學與般若世界觀相對立。楊泉肯定自然法則的客觀性,又以其對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等生產(chǎn)知識的廣泛總結(jié),豐富了樸素辯證法的天人關(guān)系學說。這比王充的自然命定論,在哲學思維上是個進步。他繼桓譚、王充,堅持唯物主義的形神觀,明確反對北方士族名士的清談玄風,并貶斥整個玄學思潮。
宇宙觀
關(guān)于宇宙天體結(jié)構(gòu)的問題,從先秦到兩漢時代形成了三種學說,即所謂"談天三家"。一種是以《周髀算經(jīng)》為代表的"蓋天說",認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一種是以落下宏、張衡為代表的"渾天說",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于內(nèi),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如殼之裹黃"。(《張衡渾天儀圖注》)另一種是以郗萌為代表"宣夜說",認為"天了無質(zhì),仰而瞻之,高遠無極,眼瞀精絕,故蒼蒼然也。……日月眾星自然浮生虛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需氣焉。"(《晉書·天文志》)楊泉對這三種學說經(jīng)過比較研究,認為"蓋天說"和"渾天說"都有不符合實際的地方,楊泉比較傾向于"宣夜說"。他曾說:"元氣皓大,則稱皓天。皓天,元氣也,皓然而已,無他物也。"又說:"夫地有形而天無體,譬如灰焉,煙在上,灰在下也。"(《物理論》)楊泉認為,宇宙空間充滿了"元氣",除了皓大的"元氣"以外,就別無他物了。他用灰和煙作比喻,形象地說明了固體和氣體即地和天兩種物質(zhì)形態(tài)的區(qū)別。這正是對"宣夜說"的哲學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