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茶莢蒾(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雞公柴為忍冬科植物茶莢蒾Viburnum setigerum Hance的根。秋后采挖,洗凈,切片曬干。產(chǎn)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南、貴州、云南、四川、湖北及陜西。

植物名茶莢蒾

拼音ChaJiaMi

學名Viburnum setigerum Hance

別名雞公柴、垂果莢蒾、糯米樹、糯樹、湯飯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茜草目

忍冬科

莢蒾族

莢蒾屬

齒葉組

植物形態(tài)

落葉灌木,高達4米;芽及葉干后變黑色、黑褐色或灰黑色;當年小枝淺灰黃色,多少有棱角,無毛,二年生小枝灰色,灰褐色或紫褐色。冬芽通常長5毫米以下,最長可達1厘米許,無毛,外面1對鱗片為芽體長的1/3-1/2。葉紙質(zhì),卵狀矩圓形至卵狀披針形,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7-12(-1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基部除外疏生尖鋸齒,上面初時中脈被長纖毛,后變無毛,下面僅中脈及側(cè)脈被淺黃色貼生長纖毛,近基部兩側(cè)有少數(shù)腺體,側(cè)脈6-8對,筆直而近并行,伸至齒端,上面略凹陷,下面顯著凸起;葉柄長1-1.5(-2.5)厘米,有少數(shù)長伏毛或近無毛。復傘形式聚傘花序無毛或稍被長伏毛,有極小紅褐色腺點,直徑2.5-4(-5)厘米,常彎垂,總花梗長1-2.5(-3.5)厘米,第一級輻射枝通常5條,花生于第三級輻射枝上,有?;驘o,芳香;萼筒長約1.5毫米,無毛和腺點,萼齒卵形,長約0.5毫米,頂鈍形;花冠白色,干后變茶褐色或黑褐色,輻狀,直徑4-6毫米,無毛,裂片卵形,長約2.5毫米,比筒長;雄蕊與花冠幾等長,花藥圓形,極?。换ㄖ桓叱鲚帻X。果序彎垂,果實紅色,卵圓形,長9-11毫米;核甚扁,卵圓形,長8-10毫米,直徑5-7毫米,有時則遙小,間或卵狀矩圓形,直徑僅4-5毫米,凹凸不平,腹面扁平或略凹陷。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江蘇南部、安徽南部和西部、浙江、江西、福建北部、臺灣、廣東北部、廣西東部、湖南、貴州、云南、四川東部、湖北西部及陜西南部。生于山谷溪澗旁疏林或山坡灌叢中,海拔(200-)800-1650米。(《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茶莢蒾
詞條標簽:茶莢蒾雞公柴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