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廣東石豆蘭(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植物名廣東石豆蘭

學(xué)名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微子目

蘭科

石豆蘭屬

廣東石豆蘭

植物形態(tài)

根狀莖粗約2毫米,當(dāng)年生的常被筒狀鞘,在每相隔2-7厘米處生1個假鱗莖。根出自生有假鱗莖的根狀莖節(jié)上。假鱗莖直立,圓柱狀,長1-2.5厘米,中部粗2-5毫米,頂生1枚葉,幼時被膜質(zhì)鞘。葉革質(zhì),長圓形,通常長約2.5厘米,最長達4.7厘米,中部寬5-14毫米,先端圓鈍并且稍凹入,基部具長1-2毫米的柄?;ㄝ?個,從假鱗莖基部或靠近假鱗莖基部的根狀莖節(jié)上發(fā)出,直立,纖細,遠高出葉外,長達9.5厘米,總狀花序縮短呈傘狀,具2-4 (-7) 朵花;花序柄粗約0.5毫米,疏生3-5枚鞘;鞘膜質(zhì),筒狀,長約5毫米,緊抱于花序柄;花苞片狹披針形,比花梗連同子房短或有時稍長;花淡黃色;萼片離生,狹披針形,長8-10毫米,基部上方寬1-1.3毫米,先端長漸尖,中部以上(約占整個萼片長的3/5)兩側(cè)邊緣內(nèi)卷,具3條脈;側(cè)萼片比中萼片稍長,基部約1/5-2/5貼生于蕊柱足上,萼囊很不明顯;花瓣狹卵狀披針形,長4-5毫米,中部寬約0.4毫米,逐漸向先端變狹,先端長漸尖,具1條脈或不明顯的3條脈,僅中肋到達先端,邊緣全緣;唇瓣肉質(zhì),狹披針形,向外伸展,長約1.5毫米,中部寬0.4毫米,先端鈍,中部以下具凹槽,上面具2-3條小的龍骨脊,其在唇瓣中部以上匯合成1條粗厚的脊;蕊柱長約0.5毫米;蕊柱齒牙齒狀,長約0.2毫米;蕊柱足長約0.5毫米,其分離部分長約0.1毫米;藥帽前端稍伸長,先端截形并且多少向上翹起,上面密生細乳突?;ㄆ?-8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浙江(遂昌、天臺、開化、新昌、青田)、福建(崇安、德化、龍巖、漳浦)、江西南部至西部(安福、尋烏)、湖北(巴東一帶)、湖南西南部(洞口)、廣東(大埔、和平、紫金、肇慶、乳源)、香港、廣西中部至北部(象州、融水)、貴州東南部(榕江)、云南東南部(富寧)。通常生于海拔約800米的山坡林下巖石上。模式標(biāo)本采自廣東(羅浮山)。(《中國植物志》)

原標(biāo)題:廣東石豆蘭
詞條標(biāo)簽: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