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羊角藤(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

羊角藤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L. subsp. obovata Y. Z. Ruan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產(chǎn)于福建、廣東、浙江、廣西等地。

植物名羊角藤

拼音YangJiaoTeng

學名Morinda umbellata L. subsp. obovata Y. Z. Rua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茜草目

茜草科

亞科茜草亞科

巴戟天族

巴戟天屬

羊角藤組

植物形態(tài)

藤本、攀援或纏繞,有時呈披散灌木狀;嫩枝無毛,綠色,老枝具細棱,藍黑色,多少木質化。葉紙質或革質,倒卵形、倒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6-9厘米,寬2-3.5厘米,頂端漸尖或具小短尖,基部漸狹或楔形,全緣,上面常具蠟質,光亮,干時淡棕色至棕黑色,無毛,下面淡棕黃色或禾稈色;中脈通常兩面無毛,罕被粒狀細毛,側脈每邊4-5條,斜升,無毛或有時下面具粒狀疏細毛;葉柄長4-6毫米,常被不明顯粒狀疏毛;托葉筒狀,干膜質,長4-6毫米,頂截平。花序3-11傘狀排列于枝頂;花序梗長4-11毫米,被微毛;頭狀花序直徑6-10毫米,具花6-12朵;花4-5基數(shù),無花梗;各花萼下部彼此合生,上部環(huán)狀,頂端平,無齒;花冠白色,稍呈鐘狀,長約4毫米,檐部4-5裂,裂片長圓形,頂部向內鉤狀彎折,外面無毛,內面中部以下至喉部密被髯毛,管部寬,長與徑均約2毫米,無毛;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shù),著生于裂片側基部,花藥長約1.2毫米,花絲長約1.5毫米;花柱通常不存在,柱頭圓錐狀,常二裂,著生于子房頂或子房頂凹洞內,子房下部與花萼合生,2-4室,每室胚珠1顆,著生于隔膜下部。果序梗長5-13毫米;聚花核果由3-7花發(fā)育而成,成熟時紅色,近球形或扁球形,直徑7-12毫米;核果具分核2-4;分核近三棱形,外側彎拱,具種子1顆;種子角質,棕色,與分核同形。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香港、海南、廣西等省區(qū)。攀援于山地林下、溪旁、路旁等疏陰或密陰的灌木上,海拔300-1200米。(《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羊角藤
詞條標簽:羊角藤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