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巴茅根為禾本科植物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 (Maxim. ) Nakai的根莖。全年均可采,洗凈,切段曬干。產(chǎn)我國北部、華東及四川等地。

植物名

拼音Di

學名Triarrhena sacchariflora (Maxim. ) Nakai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禾本目

禾本科

亞科黍亞科

高粱族

亞族甘蔗亞族

荻屬

茅荻群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具發(fā)達被鱗片的長匍匐根狀莖,節(jié)處生有粗根與幼芽。稈直立,高1-1.5米,直徑約5毫米,具10多節(jié),節(jié)生柔毛。葉鞘無毛,長于或上部者稍短于其節(jié)間;葉舌短,長0.5-1毫米,具纖毛;葉片扁平,寬線形,長20-50厘米,寬5-18毫米,除上面基部密生柔毛外兩面無毛,邊緣鋸齒狀粗糙,基部常收縮成柄,頂端長漸尖,中脈白色,粗壯。圓錐花序疏展成傘房狀,長10-20厘米,寬約10厘米;主軸無毛,具10-20枚較細弱的分枝,腋間生柔毛,直立而后開展;總狀花序軸節(jié)間長4-8毫米,或具短柔毛;小穗柄頂端稍膨大,基部腋間常生有柔毛,短柄長1-2毫米,長柄長3-5毫米;小穗線狀披針形,長5-5.5毫米,成熟后帶褐色,基盤具長為小穗2倍的絲狀柔毛;第一穎2脊間具1脈或無脈,頂端膜質(zhì)長漸尖,邊緣和背部具長柔毛;第二穎與第一穎近等長,頂端漸尖,與邊緣皆為膜質(zhì),并具纖毛,有3脈,背部無毛或有少數(shù)長柔毛;第一外稃稍短于穎,先端尖,具纖毛;第二外稃狹窄披針形,短于穎片的1/4,頂端尖,具小纖毛,無脈或具1脈,稀有1芒狀尖頭;第二內(nèi)稃長約為外稃之半,具纖毛;雄蕊3枚,花藥長約2.5毫米;柱頭紫黑色,自小穗中部以下的兩側(cè)伸出。穎果長圓形,長1.5毫米。染色體2n=38-40,57,74,76,95(Adati,Mitsuishi,1956,1958)?;ü?-10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河南、山東、甘肅及陜西等??;生于山坡草地和平原崗地、河岸濕地。也分布于日本、朝鮮、西伯利亞及烏蘇里。(《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
詞條標簽:,巴茅根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