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荔枝草(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荔枝草為唇形科植物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 Br.的全草。6-7月割取地上部分,除凈泥土,扎成小把,曬干或鮮用。主產(chǎn)于江蘇、浙江、安徽。

植物名荔枝草

拼音LiZhiCao

學(xué)名Salvia plebeia R. Br.

別名皺皮蔥、雪里青、過冬青、鳳眼草、賴師草、隔冬青、土犀角、薺苧、蚧肚草、黑紫蘇、癲肚皮棵、薺苧、皺皮草、癲頭草、野豬菜、野芝、溝香藿、膨脹草、癲蛤蟆草、豬婆草、麻雞婆草、野芥菜、毛苦菜、野茄子、山茴、野芝麻、癲格寶草、癲疙包草、癲子草、癲疙寶草、癲肚子苗、波羅子、青蛙草、皺皮大菜、,旋濤草、澤瀉、野薄荷、魚味草、臭草、大塔花、劫細(xì)、猴臂草、土荊芥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唇形科

亞科野芝麻亞科

鼠尾草族

鼠尾草屬

亞屬荔枝草亞屬

荔枝草組

植物形態(tài)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主根肥厚,向下直伸,有多數(shù)須根。莖直立,高15-90厘米,粗壯,多分枝,被向下的灰白色疏柔毛。葉橢圓狀卵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6厘米,寬0.8-2.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具圓齒、牙齒或尖鋸齒,草質(zhì),上面被稀疏的微硬毛,下面被短疏柔毛,余部散布黃褐色腺點(diǎn);葉柄長4-15毫米,腹凹背凸,密被疏柔毛。輪傘花序6花,多數(shù),在莖、枝頂端密集組成總狀或總狀圓錐花序,花序長10-25厘米,結(jié)果時(shí)延長;苞片披針形,長于或短于花萼;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兩面被疏柔毛,下面較密,邊緣具緣毛;花梗長約1毫米,與花序軸密被疏柔毛?;ㄝ噻娦?,長約2.7毫米,外面被疏柔毛,散布黃褐色腺點(diǎn),內(nèi)面喉部有微柔毛,二唇形,唇裂約至花萼長1/3,上唇全緣,先端具3個(gè)小尖頭,下唇深裂成2齒,齒三角形,銳尖。花冠淡紅、淡紫、紫、藍(lán)紫至藍(lán)色,稀白色,長4.5毫米,冠筒外面無毛,內(nèi)面中部有毛環(huán),冠檐二唇形,上唇長圓形,長約1.8毫米,寬1毫米,先端微凹,外面密被微柔毛,兩側(cè)折合,下唇長約1.7毫米,寬3毫米,外面被微柔毛,3裂,中裂片最大,闊倒心形,頂端微凹或呈淺波狀,側(cè)裂片近半圓形。能育雄蕊2,著生于下唇基部,略伸出花冠外,花絲長1.5毫米,藥隔長約1.5毫米,彎成弧形,上臂和下臂等長,上臂具藥室,二下臂不育,膨大,互相聯(lián)合?;ㄖ突ü诘乳L,先端不相等2裂,前裂片較長?;ūP前方微隆起。小堅(jiān)果倒卵圓形,直徑0.4毫米,成熟時(shí)干燥,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除新疆、甘肅、青海及西藏外幾產(chǎn)全國各地;生于山坡,路旁,溝邊,田野潮濕的土壤上,海拔可至2800米。朝鮮,日本,阿富汗,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至澳大利亞也有。(《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jià)植

全草入藥,民間廣泛用于跌打損傷,無名腫毒,流感,咽喉腫痛,小兒驚風(fēng),吐血,鼻衄,乳癰,淋巴腺炎,哮喘,腹水腫脹,腎炎水腫,療瘡癤腫,痔瘡腫痛,子宮脫出,尿道炎,高血壓,一切疼痛及胃癌等癥。(《中國植物志》)

原標(biāo)題:荔枝草
詞條標(biāo)簽:荔枝草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jià)值藥用價(ji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