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碎米椏(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冬凌草為唇形科植物碎米椏Rabdosia rubescens( Hemsl.)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采割,曬干。產(chǎn)四川,貴州,廣西,陜西,甘肅,河南,河北,浙江,江西及湖南。

植物名碎米椏

拼音SuiMiYa

學(xué)名Rabdosia rubescens (Hemsl.) Hara

別名破血丹、野藿香花、山香草、雪花草、野藿香、冬凌草、冰凌草、六月令、山荏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唇形科

亞科羅勒亞科

香茶菜族

香茶菜屬

皺葉香茶菜組

皺葉香茶菜系

植物形態(tài)

小灌木,高(0.3)0.5-1(1.2)米;根莖木質(zhì),有長纖維狀須根。莖直立,多數(shù),基部近圓柱形,灰褐色或褐色,無毛,皮層縱向剝落,上部多分枝,分枝具花序,莖上部及分枝均四稜形,具條紋,褐色或帶紫紅色,密被小疏柔毛,幼枝極密被絨毛,帶紫紅色。莖葉對生,卵圓形或菱狀卵圓形,長2-6厘米,寬1.3-3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后一情況頂端一齒較長,基部寬楔形,驟然漸狹下延成假翅,邊緣具粗圓齒狀鋸齒,齒尖具胼胝體,膜質(zhì)至堅紙質(zhì),上面欖綠色,疏被小疏柔毛及腺點,有時近無毛,下面淡綠色,密被灰白色短絨毛至近無毛,側(cè)脈3-4對,兩面十分明顯,脈紋常帶紫紅色;葉柄連具翅假柄在內(nèi)長1-3.5厘米,向莖、枝頂部漸變短。聚傘花序3-5花,最下部者有時多至7花,具長2-5毫米的總梗,在莖及分枝頂上排列成長6-15厘米狹圓錐花序,總梗與長2-5毫米的花梗及序軸密被微柔毛,但常帶紫紅色;苞葉菱形或菱狀卵圓形至披針形,向上漸變小,在圓錐花序下部者十分超出于聚傘花序,在上部者則往往短于聚傘花序很多,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具疏齒至近全緣,具短柄至近無柄,小苞片鉆狀線形或線形,長達(dá)1.5毫米,被微柔毛?;ㄝ噻娦?,長2.5-3毫米,外密被灰色微柔毛及腺點,明顯帶紫紅色,內(nèi)面無毛,10脈,萼齒5,微呈3/2式二唇形,齒均卵圓狀三角形,近鈍尖,約占花萼長之半,上唇3齒,中齒略小,下唇2齒稍大而平伸,果時花萼增大,管狀鐘形,略彎曲,長4-5毫米,脈紋明顯?;ü陂L約7毫米,有時達(dá)12毫米,但也有雄蕊退化的花冠變小,長僅5毫米,外疏被微柔毛及腺點,內(nèi)面無毛,冠筒長3.5-5毫米,基部上方淺囊狀突起,至喉部直徑2-2.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長2.5-4毫米,外反,先端具4圓齒,下唇寬卵圓形,長3.5-7毫米,內(nèi)凹。雄蕊4,略伸出,或有時雄蕊退化而內(nèi)藏,花絲扁平,中部以下具髯毛。花柱絲狀,伸出,先端相等2淺裂?;ūP環(huán)狀。小堅果倒卵狀三棱形,長1.3毫米,淡褐色,無毛。花期7-10月,果期8-11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湖北,四川,貴州,廣西,陜西,甘肅,山西,河南,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南;生于山坡、灌木叢、林地、礫石地及路邊等向陽處,海拔100-2800米。(《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全草對急慢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慢性肝炎、氣管炎均有治療作用,對食道癌、賁門癌、肝癌、乳腺癌、直腸癌等有緩解癥狀、延長生命作用。此外,貴州鳳崗用全草入藥,治感冒頭痛、風(fēng)濕筋骨痛、關(guān)節(jié)痛。(《中國植物志》)

原標(biāo)題:碎米椏
詞條標(biāo)簽:碎米椏,冬凌草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