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附子(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主產于四川、陜西。

  • 中藥名稱附子

  • 中藥學名(拉丁名)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rKA

  • 別 名

  • 所屬功效類 補虛藥

  • 毛茛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于四川、陜西。

來源

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中國藥典2015》)

分布產地

主產于四川、陜西。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

采收加工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規(guī)格。
1.選擇個大、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膽巴的水溶液中過夜,再加食鹽,繼續(xù)浸泡,每日取出曬晾,并逐漸延長曬晾時間,直至附子表面出現(xiàn)大量結晶鹽粒(鹽霜)、體質變硬為止,習稱“鹽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別洗凈,浸入膽巴的水溶液中數(shù)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xiàn)油面、光澤后,烘至半干,再曬干或繼續(xù)烘干,習稱“黑順片”。
3.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膽巴的水溶液中數(shù)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厚約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干,習稱“白附片”。(《中國藥典2015》)

藥材性狀

鹽附子:呈圓錐形,長4-7cm,直徑3-5cm。表面灰黑色,被鹽霜,頂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圍有瘤狀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體重,橫切面灰褐色,可見充滿鹽霜的小空隙和多角形形成層環(huán)紋,環(huán)紋內側導管束排列不整齊。氣微,味咸而麻,刺舌。
黑順片:為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5cm,寬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潤具光澤,半透明狀,并有縱向導管束。質硬而脆,斷面角質樣。氣微,味淡。
白附片: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cm。(《中國藥典2015》)

性味歸經

辛、甘,大有毒。歸心、腎、脾經。(《中國藥典2015》)

藥材功效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中國藥典2015》)

藥材主治

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心陽不足,胸痹心痛,虛寒吐瀉,脘腹冷痛,腎陽虛衰,陽痿宮冷,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中國藥典2015》)

用法用量

3-15g,先煎,久煎。(《中國藥典2015》)

用藥禁忌

孕婦慎用;不宜與半夏、瓜蔞、瓜蔞子、瓜蔞皮、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同用。(《中國藥典2015》)

貯藏保存

鹽附子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黑順片及白附片置干燥處,防潮。(《中國藥典2015》)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取本品粉末2g,加氨試液3ml潤濕,加乙醚2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二氯甲烷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苯甲酰新烏頭原堿對照品、苯甲酰烏頭原堿對照品、苯甲酰次烏頭原堿對照品,加異丙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單酯型生物堿)。再取新烏頭堿對照品、次烏頭堿對照品、烏頭堿對照品,加異丙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雙酯型生物堿)。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各5-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4:3.6:1)為展開劑,置氨蒸氣飽和20分鐘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鹽附子在與新烏頭堿對照品、次烏頭堿對照品和烏頭堿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黑順片或白附片在與苯甲酰新烏頭原堿對照品、苯甲酰烏頭原堿對照品、苯甲酰次烏頭原堿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中國藥典2015》)

中藥配伍

1.治吐利汗出,發(fā)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甘草二兩(炙),干姜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枚,干姜三兩。(《傷寒論》四逆湯)
2.治傷寒陰盛格陽,其人必躁熱而不欲飲水者:大附子一枚燒為灰,存性,為末;蜜水調服。(《傳家秘寶方》霹靂散)
3.治陰毒傷寒,面青,四肢厥逆,腹痛身冷,一切冷氣:大附子三枚(炮裂,去皮臍)為末。每服三錢,姜汁半盞,冷酒半盞,調服。良久臍下如火暖為度。(《濟生方》回陽散)
4.治傷寒已經轉下,又曾發(fā)汗,內外俱虛,邪氣未解,表證不見,身無大熱,晝日煩躁,不得眠睡,夜即安靜,不嘔不渴,脈候沉微者,宜服之。又治暴中風冷,久積痰水,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一切虛寒,并皆治之:干姜(研粗末)一兩,附子(生,去皮臍,細切)一枚。上合勻。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局方》姜附湯)
5.治嘔逆翻胃:大附子一個,生姜一個(細銼)。煮研如面糊,米飲下。(《經驗方》)
6.治一切厥心痛,小腸膀胱痛,不可止者:附子一兩(炮),郁金、橘紅各一兩。上為末,醋面糊為丸,如酸棗大,以朱砂為衣。每服一丸,男子酒下,婦人醋湯下。(《宣明淪方》辰砂一粒丹)
7.治七疝,心腹冷痛,腸鳴氣走,身寒白汗,大腑滑泄:木香(不見火)半兩,玄胡索(炒,去皮)、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濟生方》玄附湯)
8.治休息痢及赤白?。焊阶樱ㄅ诹眩テつ殻┌雰?,雞子二枚(去黃取白)。上二味,先將附子搗羅為末,以雞子白和為丸,如梧桐子大。一時傾入沸湯內,煮數(shù)沸濾出,分作兩眼,米飲下,空心、日午各一服。(《圣濟總錄》附子丸)
9.治臟寒脾泄,及老人中氣不足,久泄不止:肉豆蔻二兩(煨熱),大附子(去皮臍)一兩五錢。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蓮肉煎湯下。(《綱目》)
10.治脾虛受濕發(fā)腫,一切虛腫:大附子十枚(生,削去皮,破四塊),赤小豆半升,藏附子于中,慢火煮附子透熟軟,去豆,焙干附子碾末,以薏苡仁粉打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冬瓜湯或蘿卜湯下。(《朱氏集驗醫(yī)方》)
11.治腫疾喘滿,腫因積得,既取積而腫再作,小便不利者:生附子一個(去皮臍,切片),生姜十片,入沉香一錢,磨水同煎,食前冷飲,小兒每服三錢,水煎服。(《朱氏集驗醫(yī)方》沉附湯)
12.治風濕相搏,骨節(jié)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炙)二兩,附子(炮去皮,破)二枚,白術二兩,桂枝(去皮)四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論》甘草附子湯)
13.治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jié)痛,詠沉者: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術四兩,芍藥三兩。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論》附子湯)
14.治中風偏廢:附子一個(去皮臍),羌活、烏藥各一兩。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簡易方論》羌活散)
15.治風寒流注,偏正頭痛,年久不愈:大附子一個,生切四片,以姜汁一盞,浸炙,再浸再炙,汁盡乃止;高良姜,等分,為末。每服一錢,臘茶清調下,忌熱物少時。(《三因方》必效散)
16.治氣虛頭痛:大附子一枚,全蝎二枚(去毒),鐘乳粉二(三)錢半。上用附子剜去心,安全蝎在附于內,卻以全附為末,同鐘乳粉面少許,水和作劑,包裹煨令熟,并為細末,蔥涎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同椒鹽湯下。一作散,蔥茶湯下。(《澹寮方》蝎附丸)
17.治頭痛:附子(炮)、石膏(煅)等分。為末,入腦、麝少許,茶酒下半錢。(《傳家秘寶方》)
18.治經侯不調,血臟冷痛:當歸、附子(炮)各等分。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八分,空腹溫服。(《簡易方論》小溫經湯)
19.治吐血:生地黃一斤(凈洗,細研取汁,其滓再入好酒少許,又取汁令盡),附子一兩(炮,去皮臍,切片子,入地黃汁內,用銀器熬成膏,取出附子焙干)。上以山藥三兩為末,以地黃膏子和成劑,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空心服。(《朱氏集驗醫(yī)方》地黃丸)
20.治腎氣上攻,項背不能轉側:大附子一枚,六錢以上者,炮,去皮臍,末之。每末二大錢,好川椒二十粒,用白面填滿,水一盞半,生姜七片,同煎至七分,去椒入鹽,空心服。(《本事方》椒附散)
21.治小便不通,兩尺脈俱沉微,用淋閉通滑之劑不效者:附子一兩(重炮,去皮,鹽水內浸良久),澤瀉(不蛀者)一兩。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燈心七莖,煎服。(《普濟方》附子散)

中藥炮制

附片(黑順片、白附片):直接入藥.
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開后口嘗無麻苦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曬干。每100kg鹽附子,用甘草5kg、黑豆10kg。
炮附片:取附片,照燙法(通則0213)用砂燙至鼓起并微變色。(《中國藥典2015》)

道地性

川藥

相關論述

1.《本草衍義》:烏頭、烏喙、天雄、附子側子凡五等,皆一物也,止以大小、長短、似象而名之。后世補虛寒,則須用附子,仍取其端平而圓大及半兩以上者,其力全,不僭。風家即多用天雄,亦取其大者,以其尖角多熱性,不肯就下,故取敷散也。此用烏頭、附子之大略如此。余三等則量其材而用之。
2.張元素:附子以白術為佐,乃除寒濕之圣藥,濕藥少加之引經。益火之原,以消陰翳,則便溺有節(jié),烏、附是也。
3.《湯液本草》:附子,入手少陽三焦、命門之劑,浮中沉,無所不至,味辛大熱,為陽中之陽,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表涼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如用之者以其治逆也。
4.朱震亨:氣虛熱甚者,宜少用附子以行參、芪,肥人多濕,亦宜少加烏、附行經?!堆芰x》論附子有五等,同為一物,以其形命名而為用,至哉言矣,然猶未明也。仲景八味丸以附子為少陰向導,其補自是地黃為主,后世因以附子為補藥誤矣。附子之性走而不守,但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黃之滯,可致遠爾。
5.《傷寒蘊要》:附子,乃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陰證傷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陰極陽竭而用之已遲矣。且夾陰傷寒,內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健脈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
6.虞摶:附子稟雄壯之質,有斬關奪將之氣,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yǎng)不足之真陰;引發(fā)散藥開腠理,以驅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濕。
7.《本草蒙筌》:天雄,其氣親上,補上焦陽虛;附子,其氣親下,補下焦陽虛;烏頭,守而不移,居乎中者也;側子,其氣輕揚,宜其發(fā)四肢、充皮毛,為治風?之神妙也:烏喙,其氣鋒銳,宜其通經絡、利關節(jié),尋蹊達徑,而直抵病所也。
8.《本草綱目》:按《王氏究原方》云,附子性重滯,溫脾逐寒;川烏頭性輕疏,溫脾去風;若是寒疾,即用附子;鳳疾即用川烏頭。一云,凡人中風,不可先用風藥及烏、附,若先用氣藥,后用烏、附乃宜也。又凡用烏、附藥,并宜冷服者,熱因寒用也。蓋陰寒在下,虛陽上浮,治之以寒,則陰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熱,則拒格而不納。熱藥冷飲,下咽之后,冷體既消,熱性便發(fā),而病氣隨愈,不違其情,而致大益,此反治之妙也。昔張仲景治寒疝內結,用蜜煎烏頭;《近效方》治喉痹用蜜炙附子含之,咽汁;朱丹溪治疝氣,用烏頭、梔子,并熱因寒用也。烏、附毒藥,非危病不可用,而補藥中少加引導甚捷。有人才服錢匕即發(fā)燥不堪,而昔人補劑用為常藥,豈古今運氣不同耶?荊府都昌王,體瘦而冷,無他病,日以附子煎湯飲,兼嚼硫黃,如此數(shù)歲。蘄州衛(wèi)張百戶,平生服鹿茸、附子藥,至八十余,康健倍常。若此數(shù)人,皆其臟腑稟賦之偏,服之有益無害,不可以常理概論也。又《瑣碎錄》言滑臺風土極寒,民啖附子如啖芋、栗,此則地氣使然爾。
9.《本草正》:附子,因其善走諸經,故曰與酒同功,能除表里沉寒,厥逆寒噤,溫中強陰,暖五臟,回陽氣,格陽喉痹,陽虛二便不通及婦人經寒不調,小兒慢驚等證。大能引火歸源,制伏虛熱,善助參、芪成功,尤贊術、地建效,無論表證里證,但脈細無神,氣虛無熱者所當急用。
10.《本草匯言》:附子,回陽氣,散陰寒,逐冷痰,通關節(jié)之猛藥也。諸病真陽不足,虛火上升,咽喉不利,飲食不入,服寒藥愈甚者,附子乃命門主藥,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歸原,則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屬陽虛陰極之候,肺腎無熱證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11.《本草經讀》:附子,味辛氣溫,火性迅發(fā),無所不到,故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侗窘洝吩?,風寒咳逆邪氣,是寒邪之逆于上焦也。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是寒邪著于下焦筋骨也。癥堅積聚血瘕,是寒氣凝結,血滯于中也??肌洞笥^本草》,咳逆邪氣句下有溫中金瘡四字,以中寒得暖而溫,血肉得暖而合也。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腎,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營衛(wèi),因寒濕而病者,無有不宜。即陽氣不足,寒自內生,大汗、大瀉、大喘,中風卒倒等癥,亦必仗此大氣大力之品,方可挽回,此《本經》言外意也。誤藥大汗不止為亡陽,仲景用四逆湯、真武湯等法以迎之。吐利厥冷為亡陽,仲景用通脈四逆湯、姜附湯以救之。且太陽之標陽,外呈而發(fā)熱,附子能使之交于少陰而熱已;少陰之神機病,附子能使自下而上而脈生,周行通達而厥愈。合苦甘之芍、草而補虛,合苦淡之苓、芍而溫固。仲景用附子之溫有二法:雜于苓、芍、甘草中,雜于地黃、澤瀉中,如冬日可愛,補虛法也;佐以姜、桂之熱,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陽法也。用附子之辛,亦有三法:桂枝附子湯、桂枝附子去桂加白術湯、甘草附子湯,辛燥以祛除風濕也;附子湯、芍藥甘草附子湯,辛潤以溫補水臟也;若白通湯、通脈四逆湯加入尿豬膽汁,則取西方秋收之氣,保復元陽,則有大封大固之妙矣。
12.《本草正義》:附子,本是辛溫大熱,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純陽之要藥,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里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徹外,凡三焦經絡,諸臟諸腑,果有真寒,無不可治。但生者尤烈,如其群陰用事,汩沒真陽,地加于天,倉猝暴癥之肢冷膚清,脈微欲絕,或上吐下瀉,澄澈不臭者,非生用不為功。而其他寒癥之尚可緩緩圖功者,則皆宜熟用較為馴良。惟此物善腐,市肆中皆是鹽制之藥,而又浸之水中,去凈咸味,實則辛溫氣味,既一制于鹽之咸,復再制于水之浸,久久炮制,真性幾于盡失,故用明附片者,必以干姜、吳萸等相助為理,方有功用,獨以錢許,其力甚緩。壽頤嘗于臨癥之余,實地體驗,附片二錢,尚不如桂枝三、五分之易于桴應,蓋真性久已淘汰,所存者寡矣。是以茍遇大癥,非用至一、二錢,不能有效,甚者必三、五錢,非敢孟浪從事,實緣物理之真,自有非此不可之勢。若用生附,或兼用烏頭、草烏,終嫌毒氣太烈,非敢操必勝之券矣。
13.《神農本草經》: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拘攣膝痛,不能行步。
14.《名醫(yī)別錄》:腳疼冷弱,腰脊風寒,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下痢赤白,堅肌骨,強陰,又墮胎,為百藥長。
15.《本草拾遺》:醋浸削如小指,納耳中,去聾。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內,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16.《醫(yī)學啟源》:《主治秘要》云,去臟腑沉寒;補助陽氣不足,溫熱脾胃。
17.李杲:除臟腑沉寒,三陰厥逆,濕淫腹痛,胃寒蛔動;治經閉;補虛散壅。
18.王好古:治督脈為病,脊強而厥。
19.《本草綱目》:治三陰傷寒,陰毒寒疝,中寒中風,痰厥氣厥,柔痓癲癇,小兒慢驚,風濕麻痹,腫滿腳氣,頭風,腎厥頭痛,暴瀉脫陽,久痢脾泄,寒瘧瘴氣,久病嘔噦,反胃噎膈,癰疽不斂,久漏冷瘡。合蔥涕,塞耳治聾。
20.《本草備要》:補腎命火,逐風寒濕。
21.《本草從新》:治痘瘡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證。

傳說淵源

       四川江油乾元山植被茂盛,環(huán)境清幽,瀑布成群,是道家福地,修仙圣域,山上有很多道觀,相傳太乙真人、哪吒都就是在此修煉成仙的。由于山很高,冬天特別寒冷,到了冬天不少人被凍病或凍死。附近道觀有一個老道士經常外出化緣,了解周圍民間的疾苦,他道行很高,也深諳醫(yī)理,經常上山采草藥煉制丹藥,免費給窮人治病或調理身體。可丹藥的療效有限,生病的人很多,他煉制的藥往往不夠用。老道士總覺得自己的丹藥中缺了某種材料,所以經常冒險去懸崖峭壁邊采摘一些珍稀的草藥,可效果依然不太好。
       有一天,他去柴房中抱柴準備生火做飯,看到一種很常見的柴草,它根莖很多,中間兩三個塊根連生在一起,像紡錘形或雞蛋,還有很多子根與須根附在外面。他靈機一動,把根去皮、熬制、焙烤烘干成一種烏黑發(fā)亮的薄片。以后老道士在煉制丹藥的時候,試著加入了這種烏藥,沒想到,這樣煉制的丹藥的效果竟然非常好,老百姓吃了這種丹藥后平時能增強體力,冬天能夠防寒??墒沁@種藥有毒,用量不好控制,只能由老道士自己一個人調制,否則,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很大的副作用,讓人全身發(fā)麻,甚至昏迷。老道士年紀已經很大了,他擔心自己去世后,沒有人能煉制好丹藥。后來,他收養(yǎng)了一個孤兒作徒弟,把自己的醫(yī)術傳給了這個小道士,師徒倆的感情非常好。小道士很孝順也非常聰明,他知道師父擔心的問題,就不停地變化制藥的方法,并且自己親身試藥,終于發(fā)現(xiàn)烏藥的子根毒性比主根小,用量很容易掌握,煉制丹藥的效果更好。師徒二人把這種新藥的識別方法和煉制方法無償傳授給周圍的人們,幫助了無數(shù)的窮人。因為古代醫(yī)術總是父子相傳,人們誤以為這對師徒是父子關系,就把這種新藥稱為“父子藥”,由于這藥的子根附在主根之外,后來諧音傳成了“附子”。

原標題:附子
詞條標簽:烏頭,附子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地分布產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性味歸經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