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芙蓉花(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芙蓉花為錦葵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的干燥花。秋季采收,曬干。產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等地。

  • 中藥名稱芙蓉花

  • 中藥學名(拉丁名)FLOS HIBISCI MUTABILIS

  • 別 名片掌花、醉酒芙蓉、九頭花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錦葵科

  • 分布區(qū)域產陜西、江蘇、安徽、浙江

來源

本品為錦葵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的干燥花。(《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材第一冊1992年版》)

分布產地

產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等地。

入藥部位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曬干。(《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材第一冊1992年版》)

藥材性狀

本品卷縮呈不規(guī)則卵圓形。長1.5-3cm,直徑1.5-2.5cm。小苞片8-12枚,線形,被毛;花萼鐘狀,上部5裂,灰綠色,表面被星狀毛;花冠淡紅色至棕色,皺縮,中心有黃褐色的花蕊。質軟。氣微。味微辛。(《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材第一冊1992年版》)

性味歸經

微辛,涼。歸肺、肝經。(《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材第一冊1992年版》)

藥材功效

清肺涼血,散熱解毒,消腫排膿。(《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材第一冊1992年版》)

藥材主治

用于肺熱咳嗽,瘰疬,腸癰,白帶;外治癰癤膿腫,膿耳,無名腫毒,燒、燙傷。(《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材第一冊1992年版》)

用法用量

10-30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干品研末油調或熬膏。(《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材第一冊1992年版》)

用藥禁忌

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孕婦忌服?!?/span>

2.《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非實熱者忌用?!?/span>

貯藏保存

置通風干燥處。(《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材第一冊1992年版》)

中藥配伍

①治吐血、子宮出血、火眼、瘡腫、肺癰:芙蓉花三錢至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②治癰疽腫毒:木芙蓉花、葉,丹皮。煎水洗。(《湖南藥物志》)

③治蛇頭疔、天蛇毒:.鮮木芙蓉花二兩,冬蜜五錢。搗爛敷,日換二至三次。(福建《民間實用草藥》)

④治水燙傷:木芙蓉花曬干,研末,麻油調搽。(《湖南藥物志》)

⑤治灸瘡不愈:芙蓉花研末敷。(《奇效良方》)

⑥治虛癆咳嗽:芙蓉花二至四兩,鹿銜草一兩,黃糖二兩,燉豬心肺服;無糖時加鹽亦可。(《重慶草藥》)

⑦治經血不止:拒霜花、蓮蓬殼等分。為末,每用米次下二錢。(《婦人良方》)

相關論述

①《本草圖經》:"主惡瘡。"

②《滇南本草》:"止咳嗽,解諸毒瘡。"

③《滇南本草圖說》:"敷瘡,清肺涼血,散熱消腫。"

④《綱目》:"治一切大小癰疽,腫毒惡瘡,消腫、排膿、止痛。"

⑤《生草藥性備要》:"消癰腫,散瘡瘍腫毒,理魚口便毒,又治小兒驚風肚痛。"

⑥《分類草藥性》:"治目疾,女人白帶,補氣和血。"

⑦《貴州民間方藥集》:"通經活血,治婦科崩帶諸病。"

⑧《四川中藥志》:"治腹瀉。"

⑨《本草推陳》:"外敷打撲傷,腫痛。"

⑩《上海常用中草藥》:"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止痛。"

原標題:芙蓉花
詞條標簽:木芙蓉,芙蓉花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地分布產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性味歸經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