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小石韋(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小石韋為水龍骨科植物華北石韋Pyrrosia davidii (Baker) Ching或氈毛石韋Pyrrosia drakeana (Franch.) Ching的干燥葉。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根莖及根,曬干或陰干。主產(chǎn)于隴南、天水等地。

  • 中藥名稱小石韋

  • 中藥學名(拉丁名)FOLIUM PYRROSIAE DAVIDII

  • 別 名

  • 所屬功效類 化痰止咳平喘藥

  • 水龍骨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隴南、天水等地。

來源

本品為水龍骨科植物華北石韋Pyrrosia davidii (Baker) Ching或氈毛石韋Pyrrosia drakeana (Franch.) Ching的干燥葉。(《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隴南、天水等地。

入藥部位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根莖及根,曬干或陰干。(《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性狀

華北石韋:葉片向內(nèi)卷曲成筒狀或皺縮,完整葉展開后呈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8cm,寬0.6-1.5cm;頂端漸尖,基部下延;上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散布眾多小凹點,下表面密生棕黃色星狀毛,有的側(cè)脈間布滿棕色的孢子囊群。葉柄長2-5cm,略扭曲,有縱槽。葉片軟革質(zhì)。氣微,味微苦澀。 
氈毛石韋:葉片常皺縮,展開后呈長三角狀卵形至三角狀披針形,長10-18cm,寬3-7cm;頂端鈍尖,基部呈不等的耳形、圓形或偏斜;上表面黃綠色或淺棕色,下表面密生較厚而疏松的棕黃色星狀毛。葉片革質(zhì)。葉柄長10-30cm。(《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性味歸經(jīng)

苦、甘,涼。歸肺、膀胱經(jīng)。(《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功效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利水通淋。(《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主治

用于肺熱喘咳,痰多,熱淋,血淋,小便不通。(《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用法用量

6-12g。內(nèi)服布包煎湯。(《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貯藏保存

置通風干燥處,防潮。(《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葉脈橫切面:
華北石韋:
上表皮內(nèi)有數(shù)列厚角細胞。柵欄組織2列。海棉組織為數(shù)列薄壁細胞。中脈維管束常2-3個,木質(zhì)部呈條形,內(nèi)皮層凱氏點明顯,外側(cè)有數(shù)列厚壁細胞。下表皮內(nèi)無厚角細胞,外被星狀毛,星狀毛一種,針臂6-10枚,呈長條狀披針形,先端彎曲。 
氈毛石韋:上、下表皮內(nèi)均有數(shù)列厚角細胞。柵欄組織3-4列。海棉組織為數(shù)列薄壁細胞。中脈維管束常4個,木質(zhì)部呈“Y”字型或條形,內(nèi)皮層凱氏點明顯,外側(cè)有厚壁細胞,下表皮外有兩種星狀毛,針臂6-9枚,針臂呈條狀披針形,平直;另一種針臂線狀彎曲扭成團。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粗粉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提取至近無色,濾過,取濾液2ml置試管中,加鎂粉少許,再加鹽酸1-2滴,顯粉紅色。(《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zhì),刷去葉背面絨毛,搶水洗凈,稍潤,切絲,曬干,篩去灰屑。(《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原標題:小石韋
詞條標簽:華北石韋小石韋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