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道長、王林、張悟本……學中醫(yī)、愛好中醫(yī)的人,許多人都曾聽聞過這些“大師”之名,但他們根本不是中醫(yī),卻被大眾當做中醫(yī)的“代言人”。其所謂的吃綠豆等說法,讓許多不明中醫(yī)理論的群眾上當受騙,在“大師”們口若懸河的演講中,成為信徒。
7月24日,新京報傳媒研究院舉辦了首場貓頭鷹系列沙龍,主題為“與江湖大師面對面”數位采訪過江湖大師的資深媒體人,還原了不為人知的“大師”故事,并告誡大眾如何區(qū)分真假“大師”。
從王林說起——他們不是中醫(yī)
“我沒想到,王林的故事,會以鄒勇的死亡告一段落,”談起王林,新京報深度部副主編張寒不勝唏噓。
張寒是首批開始關注王林的媒體人,王林曾三次接受她的采訪,隨著她的報道面世,全國媒體開始跟進,最終將王林推上風口浪尖。王林一度十分憤怒,恐嚇她“你年紀輕輕不得好死”。
張寒說采訪王林的動機很簡單,并沒有事后傳言的那么復雜——“只是因為馬云、趙薇和王林的合影,想看看馬云身邊的人到底如何”。她目睹了他最為張狂的階段,那是馬云去找過他之后,在他人生最為得意、輝煌的時期。
其實,包括王林在內的眾多“大師”,都與中醫(yī)沒有半點關系。許多知名人士或者社會人士對“大師”感興趣、好奇,并非因為他所表現出的中醫(yī)本事,而是他所謂的特技雜耍,或者頻頻出鏡,抑或所謂的“資源”“關系”。如果因為王林、張悟本等“大師”騙子的倒臺,而問責中醫(yī),則是毫無邏輯的。
在張寒眼里,王林只是一個會利用媒體、會在官員與商人之間游刃有余的人。
如何鑒別“偽”大師——業(yè)內人士支招
如何鑒別偽大師?
在新京報資深媒體人看來,似乎有一個共同規(guī)律——偽大師背后都有團隊支持,通過策劃、出書等手段,獲得經濟利益。
風行網公關總監(jiān)、前新京報深度調查記者黃玉浩,曾采訪過李一道長、胡萬林、張悟本,有著更多感受。他坦言:“大師能成為大師,是因為有媒體人或者懂媒體的人在背后運作”,張悟本的背后團隊是由數年前曾在中國紅極一時的某大型政論紀錄片負責人操刀,通過系列圖書、影視作品等形式包裝張悟本。而此前,張悟本只是一位退休工人。
“李一道長沒有書,但是背后有作家、影視明星、官員為其撐腰,甚至某位上海人大代表,曾給黃奇帆寫信,推薦李一道長,說這種人才國家應該給經費,專門研究人類健康課題。而胡萬林曾出版過一本書,作者是作家柯云路?!?/span>
在中國中醫(yī)藥報社文化傳播中心主任王敬看來,騙子、偽大師無論怎么包裝,都萬變不離其宗,他們都利用了人們的心理。一是追求健康長壽,尤其是老年人更為癡迷。二是追求立竿見影、賭博的心態(tài),有的病人見到醫(yī)生就問自己幾十年的老毛病能否一服湯藥就藥到病除。正規(guī)的中醫(yī)生往往辨證施治,小心謹慎開方,而偽大師們,往往對所有人都是一個方子,要么都吃綠豆、要么都去辟谷,而且方子內容特別簡單,并且還能包治百病,藥到病除。胡萬林用芒硝治療艾滋病就是“典型例證”。
警防披著中醫(yī)外衣的騙子——增強民眾中醫(yī)養(yǎng)生素養(yǎng)
新京報社長助理、傳媒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學東,為本次沙龍的主持人。他說自己經歷過上世紀80年代的氣功熱,許多場景歷歷在目。他從來不相信所謂的“大師”。
因為這些“大師”多是披著中醫(yī)外殼的騙子?!按髱焸兯^的養(yǎng)生經,與真正的中醫(yī)理論相去甚遠,但是由于群眾不懂得中醫(yī)知識,往往誤以為大師的方法就是中醫(yī)的方法,將二者混淆在了一起。對中醫(yī)的信譽造成了嚴重傷害?!币晃粯I(yè)內人士表示。
王敬非常痛心現在一些民眾對自己民族文化智慧的不尊重,他說:“現在國內把氣功打壓下去了,瑜伽開始成為熱潮。其實,瑜伽不也就是印度的養(yǎng)生功嗎?印度人來了,把錢賺了。有些人還跑到印度去拜大師學習,回國后開始推廣,甚至有的人把印度大師請到國內講課?!?/span>
作為業(yè)內人士,王敬說,他感受到,現在有一小股反中醫(yī)的人群,這群人倒行逆施。他們根本不是中醫(yī),也不懂中醫(yī),往往借少數個案攻擊誣陷中醫(yī),造成社會上一些人對中醫(yī)認識的混亂。他表示,目前世界上還有很多領域,人類無法解釋,對待中醫(yī)、氣功等,針對每個個體,中醫(yī)的體驗是不一樣的,希望群眾對中醫(yī)保留客觀真誠的態(tài)度,不要被雜亂、極端的聲音所干擾。
業(yè)內人士表示,有病應去正規(guī)醫(yī)院找中醫(yī)大夫,不要聽信社會游醫(yī)或江湖“大師”之言。同時,人民群眾還需要提升自我的中醫(yī)素養(yǎng)和知識,增強辨別能力,不要讓騙子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