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頻道 > 產后 > 疾病護理 > 其他病癥 > 正文

產后子宮脫垂的病因與預防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7/1/12
導讀:婦女產后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子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同陰道前后壁一起脫出陰道口外,稱為產后子宮脫垂。本病相當于中醫(yī)學“產后陰挺”的范疇。



婦女產后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子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同陰道前后壁一起脫出陰道口外,稱為產后子宮脫垂。本病相當于中醫(yī)學“產后陰挺”的范疇。

病因

產后子宮脫垂的病因,主要是因為妊娠子宮增大,加重子宮負擔,分娩時產程處理不當,損傷盆腔組織,或因產后過早過重的勞動等,均可影響子宮、盆腔組織的恢復,造成子宮脫垂。

中醫(yī)學認為,產后子宮脫垂多因產后氣虛,中氣下陷,沖任不固,或勞力過度,失于固攝引起的。

癥狀

產婦自覺腹部下墜,腰酸、走路和下蹲時更明顯,嚴重時脫出的塊物不能還納,影響行動。子宮頸由于長期暴露在外而發(fā)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發(fā)生糜爛、潰瘍。產婦白帶增多,有時呈膿樣或帶血,有的發(fā)生月經紊亂,經血過多。

本病可以分成3種類型,癥狀如下:

(1) 氣虛  自覺有塊物自陰道脫出,小腹下墜,陰戶墜脹,勞累或站立過久而加重,氣短懶言,舌質淡,苔白薄,脈細弱。

(2) 腎虛  子宮脫出,陰道干澀,少腹下墜,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小便頻數,舌質淡紅,脈沉細。

(3) 濕熱  子宮脫出陰道口外,表面潰爛,黃水淋漓,或小便灼熱,口干口苦,舌質淡,苔黃膩,脈滑或滑數。


預防

子宮脫垂重在預防。子宮脫垂除個別病例為先天性脫垂外,絕大多數產婦與生育及勞動強度有關,因此,積極做好下述各項措施,將能有效地預防子宮脫垂的發(fā)生或加重。

(1) 加強孕期保護,定期做產前檢查,增加營養(yǎng),及時糾正胎位異常,防止發(fā)生滯產、難產。孕期注意勞動保護,特別是懷孕晚期,應適當休息,不要參加過重體力勞動。

(2) 注意產程觀察,及時處理滯產、難產,減少盆底損傷。

(3) 產后注意休息,增加營養(yǎng),避免從事重體力勞動。產后休息42天,有產科合并癥者應適當增加。休息時注意臥位姿勢,以側臥為宜。半月后可進行胸膝臥位鍛煉,每天12次,每次510分鐘或更長。產后做產后體操,做腹肌及提肛肌收縮鍛煉??梢栽缦麓不顒?,但不宜做太多、太重的體力勞動,也應避免久站、久坐、久蹲。有便秘、腹瀉、咳嗽等應立即治療。產后42天應做婦科檢查。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