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頻道 > 產后 > 疾病護理 > 其他病癥 > 正文

產后抑郁的調養(yǎng)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6/10/9
導讀:什么是產后抑郁:產后抑郁是以產后情緒低落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精神障礙,多見于以自我為中心、成熟度不夠、敏感(神經質)、情緒不穩(wěn)定、好強求全、固執(zhí)、認真、保守、嚴守紀律、社交能力不良、與人相處不融洽和內 ...


1.什么是產后抑郁:產后抑郁是以產后情緒低落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精神障礙,多見于以自我為中心、成熟度不夠、敏感(神經質)、情緒不穩(wěn)定、好強求全、固執(zhí)、認真、保守、嚴守紀律、社交能力不良、與人相處不融洽和內向性格的人群中,通常于產后1周開始出現癥狀,產后4~6周逐漸明顯,平均持續(xù)6~8周。不過不用擔心,因為大多數產后抑郁癥患者可在3~5個月恢復,一般認為預后較好,約2/3的患者可在一年內康復,如再次妊娠,則有20%~30%復發(fā)率。

據觀察發(fā)現,約有2/3的產婦在產后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焦慮、不安、情緒低落,容易發(fā)生產后抑郁。發(fā)生產后抑郁前,常有產后心理適應不良、睡眠不足、照顧嬰兒過度疲勞等情況出現,但大多程度較輕,而且對產婦的生活及哺育嬰兒等方面沒有什么影響,屬于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而產后抑郁癥則不同,它的程度比較重,是由生理、心理、社會等多方面因素作用而產生的情感性精神障礙。

2.發(fā)病原因: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與許多因素有關,例如:由于對分娩帶來的疼痛與不適準備不足,或出現滯產、難產時,產婦可能出現的緊張與恐懼,均有可能會導致軀體和心理的應激增強,容易造成心理的不平衡,從而誘發(fā)產后抑郁。此外,由于分娩后女性對角色的突然變換缺乏心理準備,無法馬上適應,有關照料嬰兒的一切事務都要從頭學起,這會對年青的媽媽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如果孩子經??摁[,或缺少家人的情感支持,特別是缺少來自丈夫和長輩的幫助,加上大家關注的焦點也轉向了嬰兒,心理難免會有失落感,那么就非常容易出現情緒困擾,從而誘發(fā)產后抑郁。

另一個與產后抑郁癥發(fā)病有關的因素是女性生產后體內激素的驟然變化,孕婦在懷孕期間,體內的雌性激素水平很高,一旦分娩,其激素水平就會急劇下降,這種突然的改變與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也有關系。產后抑郁癥還與產婦的年齡、既往病史、孕產期保健服務質量、產后母乳喂養(yǎng)、生活環(huán)境低劣、家庭經濟條件差、產后親屬的態(tài)度冷漠等各種因素相關,以上這些原因都是引發(fā)產后抑郁癥的危險因素。

3.本病特征:①常感到心情壓抑、沮喪、情感淡漠,表現為孤獨、害羞、不愿見人或傷心、流淚、甚至焦慮、恐懼、易怒,每到夜間加重。②自我評價較低,自暴自棄,自責,或對身邊的人充滿敵意或戒心,與家人關系不和諧。③創(chuàng)造性思維受損,主動性降低,表現為反應遲鈍,注意力難以集中,工作效率和處理事物的能力下降。④對生活時常缺乏信心,覺得生活沒有意義。⑤患有產后抑郁癥的產婦會伴有厭食、睡眠障礙、易疲倦、性欲減退等癥狀,還可能伴有一些軀體癥狀,如頭昏、頭痛、惡心、胃部灼熱感、便秘、呼吸加快、心率加快、泌乳減少等。重者甚至會覺得絕望,出現自殺或殺嬰的傾向,有的陷于神態(tài)錯亂或昏睡狀態(tài)。

4.本病危害:從臨床觀察發(fā)現,多數女性可能會在產后一周出現情緒低落、傷心、流淚、孤僻,且呈晝夜變化的趨勢,即白天較輕,夜間加重;病情嚴重者,尚有內疾、焦慮、易怒、食欲減退、睡眠障礙、性欲減低、易疲勞、厭世悲觀、處理事情的能力低下,不能履行做母親的職責等表現。本病若不及時治療,產婦可出現自殺傾向或傷害嬰兒,影響夫妻關系或整個家庭的和諧關系,應當予以重視。

5.加強宣教:目前,我國對產后抑郁的相關研究尚未引起重視,產后出現早期癥狀未加治療和開導;當出現病情惡化如自殺時,已而釀成無法挽回的災難。因此應廣泛宣傳以引起婦產科工作者和人們的重視,積極預防以減少不良影響,這對保證母嬰健康極為重要。

6.調養(yǎng)原則:發(fā)現產婦有抑郁癥表現時,應及時就醫(yī),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運用醫(yī)學心理學、社會學知識,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減輕產婦的心理負擔和軀體癥狀,對具有抑郁傾向的婦女進行孕期干預,可明顯降低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率。

7.飲食調養(yǎng):食物方面要注意少吃太燥熱的東西,以免情緒不好;多吃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對情緒可以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平素多吃香蕉、西紅柿等食物具有幫助舒緩情緒的作用,也可多吃具有行氣化郁,疏肝解郁的食物進行調理。至于甜食也是有一定幫助的,可用燕窩15g,銀耳少許,紅棗10枚,煮好后加冰糖即可服用。

8.日常生活調養(yǎng):產后給予充分的睡眠、休息,避免過勞和過重的心理負擔,學習一些處理情緒問題的技巧;早上和傍晚需曬曬陽光,室內的燈光明亮一點,這些對情緒都有改善的作用。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