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中醫(yī)古籍 > 其它 > 正文

兒科要略

信息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8/5/25

自序

人生疾病,種類繁伙,然歸納言之,除不內外因外,一言以蔽之,外感與內傷而已。外感與內傷,恒有互相之關系,成人然,婦人然,即小兒亦莫不然也。故醫(yī)者治病,最古不事分科,蓋病理醫(yī)理,其道一貫,適于此者合于彼,初不必為厘然之此疆彼界也,自后以病變之多時有增,治法之出代有加,一人之心思才力,未足以盡其奧也,故特分科以治之。婦科也,以其有經(jīng)帶胎產(chǎn)之異;兒科也,以其無問診脈診之難。

專科既分,探討益進,于是婦幼之書,亦復汗牛充棟矣,特是眾說紛紜,瑕瑜互見,整理之道,千頭萬緒。六七年前,余以上海中醫(yī)專門學校之聘,勉任兒科講席,當時滿擬搜集兒科醫(yī)書若干種,采其精純,汰其蕪僻,編成較為完備之專書。無如診務輯務,兩少暇晷,往往漏夜屬稿,翌日應講,匆匆半年,草成痧痘講義,雖能塞責于學子,而私衷輒自慚疏漏也。其后歷應上海國醫(yī)學院及上海中國醫(yī)學院之聘,任兒科教授于兩校,凡五易寒暑,修改增益,至數(shù)十次,始稍稍自愜于懷,今年春,余書既大部告成,于是同道先進,以及醫(yī)校學子門下諸弟,感慫恿付刊,遠之廣粵之友人,亦馳書促其早日出版。蓋兒科專書,群推此為編制較新而網(wǎng)羅較備,一可供家庭社會之檢查,二可作專門醫(yī)校之教本也。余以茲事體大而不能不勉應眾命也,乃再以三月之力,改革編纂,分為九章,凡十萬言,其中每述一病,必詳其來由及病理,于證狀及治法,尤三致意焉。惟冀他日剞劂既成,稍補于世而不棄于知者,于私愿為己足。至于整理學術,抉微闡奧,級深梗短,愧余未能,固祈后來者之有以教之也。


中華民國念三年長夏吳克潛序于海上寄廬


第一節(jié)·胎中之教養(yǎng)

近世治兒科醫(yī)學人,莫不以落地之始為起點,故論證述治,恒始于初生以迄于童年,其調護養(yǎng)育之法亦然,抑若保嬰之道,能就生后加以注意,則嬰孩無不茁壯,比長亦無不堅強者。雖然,嬰孩生活之起點,非起于出生之后,乃起于成胎之時也,當其胚胞始萌,即為靈氣已種,逐日長大,無時不受母氣之感應,感應良好者,其胎必良,感應惡劣者,其胎必劣。當其種胎之時,父母體氣之是否適合,父母身體之有無缺陷,亦均傳之于胎兒,甚而至于聲音笑貌之微,亦莫不寄焉。凡茲影響所及,感之深者或為一成而不變,感之淺者或可潛移而默化。由此觀之,生后之性情,生后之健康以及生后之模型,殆莫不出于胎中之時期,茁壯堅強,亦非僅生后盡力所能致也。故欲求保嬰之法,追本尋源,必以胚胞之期為始,則治兒科醫(yī)學人,固當進一步為起點也,本書所述胎中教養(yǎng)之法,悉本于實驗及真理,以此為起點,亦即以此為造成良好嬰孩之基礎。至于培養(yǎng)體力,彌補缺陷,養(yǎng)精蓄銳,善求佳種,是則屬于優(yōu)生學之范圍,本書不復贅矣。


一、戒淫欲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不息,以成斯世界,故春情之萌動,男女之好逑,根于天賦,本諸有生也,是謂之生殖性,亦屬之性欲。惟此種性欲,既為蕃衍計而不可無,然亦不可不節(jié),不節(jié)則非但足以戕自己之生,抑且足以害兒女之生,天既賦人以性欲而不能預為之限,是故圣人體天之心,制成禮教,諄諄言夫婦之別,男女之防,固不僅為風俗計,亦所以為生殖計也。查婦人受胎以后,最好與夫分寢,獨眠寡欲,則所生子女,必聰慧易育。至于不戒淫欲之害,舉其犖犖大者,約有數(shù)端∶一曰易于流產(chǎn),孕婦身體有強有弱,胎元有固有不固,若恣情放縱,則初成之胎,弱者恒因受沖刺而流產(chǎn),強者或亦有孕后漏紅之患,胎元一經(jīng)受傷,即能生子,亦非十全十美矣。二曰易于多病,孕婦多欲,非但有害于己身,抑且使子女多生胎毒,多生瘡癤,而痧痘等癥,亦易較尋常為甚。三曰害其性情,孕婦若能寡欲,胎兒稟賦既良,將來性情必能溫和,否則性情恒易流于暴躁,欲念恒易熾于常人。至于戒淫欲一端,就表面觀之,似僅對淫欲之事實言,然意淫之害,雖無事實,亦正相同,蓋子母之間,感應之力最大,母有妄念,兒即感之,是以婦女孕期,須重胎教,節(jié)欲之法,首當正其理念,毋使心有妄動,是為最善也。


二、養(yǎng)性情

陽剛陰柔,婦女之性情,貴乎溫和柔婉,矧當受胎之時,其性情之感應于胎兒者尤大,可不慎哉!然考婦女受胎以后,常因胎氣之影響,較平時易于動怒,或任情已慣者,以為身懷六甲,乃婦女大事,公婆丈夫,皆應以另眼相看,因之每每使性多怒者亦有之。不知怒易傷肝,直接有害于己身,間接有害于胎兒。故因胎氣易怒者,雖不克涵養(yǎng),亦宜強自抑制,必要時更宜延醫(yī)服藥。至于使性則萬萬不可,須知婦女生產(chǎn),乃婦女之義務,亦世間之常事也。婦女固莫不望其所生子女,個個良好,則怡養(yǎng)性情,乃可操券,否則得有惡劣之遺傳性,將來改變?yōu)殡y矣。是以婦女孕期,須重胎教,不但動怒宜戒,他如哀樂之發(fā),亦不可失之過度。總之,七情雖有不能免,然必求其中乎節(jié),則子女將來,當能性情溫良,聰慧易育也。


三、慎起居

起居飲食,人人所宜謹慎,婦女懷有身孕,尤不可不特加注意。蓋二者對于孕婦及胎兒之康健,關系亦殊巨也。夫母病則子亦病,母健則子亦健,孕婦患大熱之證,往往因熱而胎元損壞,以致流產(chǎn);孕婦患虛寒之證,往往因寒而胎元不固,以致流產(chǎn)。且所食之物,更宜和平而其中富有滋養(yǎng)者方合,否則炙爆煎炒,腥鮮異味,久嘗皆足使胎兒血分不潔,熱毒蘊結,生后多病。昔賢言孕婦所宜注意者,有夏不居樓,宜著地氣,夜不露坐,宜暖背腹,不可升高,恐其傾跌,不可舉物,恐其傷胎,戒食生冷,恐傷其脾,戒食煎炙,恐傷其胃,茶酒之類,亦不宜過飲。至于飲食之宜以時而進,動定之宜勞逸均平,皆足以養(yǎng)成胎兒良好之習慣。是以婦女孕期,須重胎教,謹慎起居,亦一要事也。

《大生要旨》言孕婦不可洗頭,不可浴身,一切宰殺兇惡之事不宜看,龜蛇怪異諸物不可見,總言以確守禮記,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此胎教之上乘也。至于孕婦宜食之物,青菜鮮果最相宜,其他有蓮心、松子、熟藕、山藥、芡實、鯽魚、童雞、童鴨、鱸魚、海參、豬脂、豬腰、豬肺、麻油、淡菜、筍之類,昔人亦謂其頗適于孕婦。若謂不可食蛙,生子令啞,不可食蟹,橫生倒產(chǎn),不可食雀,令子多淫,雖未可盡信,要亦不可不信,蓋諸物總有不宜之處也。


四、新胎教

婦女懷孕之后,不可過于安逸,宜為輕便之習勞,常常散步,常常操作,即可養(yǎng)成子女將來耐勞之天性。

于春秋佳日,可旅行山水優(yōu)秀之地,以開拓其胸襟而滌除其俗意,則子女將來,多可秀外慧中,此外,交結益友,多看有益書籍,談正當之事業(yè),生高超之思想,則子女將來自當惡居下流而時時習上。閨房之中,最好有美術之布置,室中懸掛歷代英雄肖像,或美女圖畫,使孕婦眼光所觸無非英雄美人,心中所念亦無非英雄美人,則子女將來自可頭角崢嶸,別具英爽之風。而此期夫婦,更宜融融和好而不流于淫,能如是者,將來子女天性之純潔,容貌之清秀,必有勝人一籌者可以預期也。

第二節(jié)·臨產(chǎn)之處置

一、接生之方法

懷胎足月,自然瓜熟蒂落而生產(chǎn)。生產(chǎn)原屬平常之事,只要接生得法,自然母子平安,其有流于難產(chǎn),或傷其母,或傷其子者,皆由平時不守胎教,或臨時手忙腳亂故也。接生之要旨,要在臨產(chǎn)使母子平安經(jīng)過,其方法最宜熟諳,其性情宜忍耐,其手段宜敏捷,蓋能忍耐則不致催迫孕婦,動手過早,能敏捷則產(chǎn)后處理母子,簡速妥貼也。今將其步驟述之如后∶一曰臨產(chǎn)宜慢,孕婦足月腹痛,有時屬于試痛,并非真正臨盆之期。至于臨盆之期,必腹痛腰痛,一齊俱作,更進一步,則陣陣作勢,一陣緊一陣,方是將落地之時,故接生者于孕婦腹痛時,只宜安慰,不可動手,俟其腰痛作陣,胞漿破裂,然后徐徐待其落地,略見胎兒顱頂,方扶持頭顱,輕輕曳下,即順遂產(chǎn)出矣。若逼令產(chǎn)婦用力過早,或動手過早,反足釀成橫生倒產(chǎn)之弊,傷及胎兒也。二曰臨產(chǎn)宜忍,產(chǎn)婦腹痛,總宜忍耐,愈能忍痛,生產(chǎn)愈易,最忌畏痛,曲身蜷臥,則氣血不舒,胎兒礙于轉動,則產(chǎn)出必然較難也。三曰臨產(chǎn)宜靜,產(chǎn)婦房中,只須有老成接生者二人看護已足,切忌親戚探望,家人麇集,使房中空氣混濁,聲音雜亂,產(chǎn)婦神志為之不寧,最好使產(chǎn)婦忍痛,略為散步,舒其氣血,或扶人緩行,或挺身仰睡片時,使產(chǎn)婦調養(yǎng)心神,愛惜氣力,則胎兒產(chǎn)出,決不致有何等困難矣。


二、落地之調護

落地之時之首宜注意者,為室中之溫度,炎夏之時,室中雖不可大開窗戶,亦宜流通空氣,毋令太悶;嚴冬之候,更宜使室中溫暖,毋使有冷酷之寒氣(煤爐過熱及煤氣彌漫亦大為不宜)。若在平時,總以室中較暖為宜,蓋胎兒在母腹中,較外界為溫暖也。譬如當夏月產(chǎn)生之孩,宜先以單夾之布裙圍之,待洗浴后,再易以單夾之衣,當冬月產(chǎn)生之孩,宜急以重棉裹之,然后再及其他,此初落地之措施也。

落地之調護約有數(shù)端,皆宜以謹慎敏捷之手段出之,以免傷及嬰孩,釀成種種變端也。一曰洗浴。嬰孩生下后,接生有兩人者,一人料理產(chǎn)母,一人料理嬰孩,如只有一人,可將嬰孩簡單包裹,放置一旁,料理產(chǎn)母畢(時間亦不過數(shù)分鐘),然后預備開水,放入硼酸少許,調和之,俟其溫度可洗,即以之浴兒(水以較熱為佳,不可過于低溫),浴時用潔凈藥棉,遍身淋洗,手續(xù)宜快,浴畢,再用潔凈毛巾,擦干水濕,然后以消毒利剪,為之斷臍。亦有生下不洗浴先斷臍者,非因天時太寒,即由時間不及,則宜于三朝日,燃火取暖,為之洗浴,浴水有用桑、槐、榆、桃、柳各嫩枝三五寸者數(shù)十節(jié)煎長湯,混入豬膽汁少許代水者,取其清涼解毒,浴畢亦有用滑石、甘草細末或松花撲之,以免嬌嫩之皮膚受濕而擦傷也。二曰斷臍。嬰孩生下,不洗浴則已,若須洗浴,必先洗浴而后斷臍,決不可先斷臍而后洗浴,蓋先斷臍而后洗浴,則水濕風寒,俱易襲入臍中以致病也。斷臍之法,接生者一手握臍帶近胞衣處之一段,一手將臍帶推擠數(shù)次,使胞中之血貫注臍穴,然后握緊于離臍六七寸處,以綿線緊扎,用消毒潔凈之利剪迅速剪斷,再用枯礬摻軟,帛上包裹,于臍上亦滿摻枯礬,再將臍帶盤置臍上,外用紗布包裹,繞背緊扎,俟其干燥,隨時將護,三數(shù)日后,臍帶脫落(若未脫落凈盡,切防扯動受傷),此時臍眼新嫩,宜以軟帛藥棉封裹數(shù)日,內中或摻以粗紙煨成之紙灰(覆地去火毒),或枯礬細末,或松花均可,更須時時看護,防其受濕受傷,免致臍風臍爛等癥也。三曰擠乳。嬰兒初生,無論男女,兩乳必有餅子,接生者宜于洗浴時將兩乳頭各擠一把,捏去些須乳汁,則腫硬自消。四曰穿衣。嬰孩衣服,宜用潔凈之舊帛制成,不宜加邊,四周皆毛,故曰毛衣,為其柔軟而不傷皮膚也。穿時切忌鹵莽而傷及嬰孩筋骨,又忌遲滯而累及嬰孩受寒。五曰洗口。分娩之時,嬰兒初離母體,口中含有液毒,如血塊狀,接生者宜乘其頭顱方出產(chǎn)門,啼聲未出時,以敏捷之手法挖去之。及至啼聲一出,隨即咽下,不及挖去矣,此種液毒之塊,咽下有害腸胃,并釀成口內諸病,然不及挖去者多,故嬰兒穿著已畢,宜行拭口之法,以清潔其口腔,普通以甘草、銀花煎湯,用藥棉遍洗口內,熱毒重者,宜用黃連煎湯洗之,略有咽下,亦屬不妨。嗣后每間三四小時,拭洗一次,硼酸沖水,大黃煎湯,皆可通用。更須洗眼,當初次洗時,兩眼內可滴以稀硝酸銀一二滴,其后可以硼酸沖水,時時揩拭眼角眼皮,蓋嬰兒生下,經(jīng)過產(chǎn)門、胞漿之類,侵入眼中,未免有毒,生后切宜注意及之,庶免釀成目疾,貽患將來也。以上五種,為初生落地普通調護之法,至于初生急癥,有時不得不為特殊之調護者,容俟后節(jié)述之,俾臨時知所措施也。

第三節(jié)·初生之去毒

胎兒居于母體中,總不免感染七情六欲以及飲食之毒,故胎兒未產(chǎn)之前,胎毒已隨日積月累而蘊藏于軀體之中,不過毒有輕有重之別,他日發(fā)為口病、游丹、疹痘、驚熱等癥,亦有甚與不甚之差,初生之去毒,蓋藉藥物之力,冀以減輕其毒邪,為預防后患計耳,其法內服外治,相沿有數(shù)種,茲述之如后。


一、內服去毒方

(一)以甘草煎湯,用胡桃肉去皮研爛,取薄紗包胡桃肉如小棗,隨時蘸甘草之汁,納兒口中,任其吮汁。

(二)用當歸尾、紅花、桃仁、甘草、大黃各五分煎汁,盡生下六個時辰內服完。

(三)用甘草、淡豆豉濃煎汁與三五口。

(四)用三黃湯(黃連、黃柏、黃芩或作大黃、黃連、黃芩)時時服之。

(五)用淡姜湯喂之。

(六)用犀黃三五分,隨時置少許于舌上,任其自然咽下。

以上六方,第一、二、三方,皆可通用;第四方則孕婦素體熱而胎火旺者,宜多服之;第五方則冬季生產(chǎn),嬰孩受寒,面色白,唇色淡紅者適用之;第六方則嬰孩血熱,發(fā)生游丹或口疳者適用之。凡此等去毒之法,無非使嬰孩蘊結于腸胃之穢物,暢下無阻,則后天既潔凈以無瑕,先天之伏毒,亦得以解除不少也。小兒經(jīng)此去毒之法以后,必解出黑糞二三次,或歷二三日而未已,此糞謂之胎糞,胎糞既凈,漸見嫩黃之稀糞,是為腸胃已清,后天正式之胃氣始萌矣。


二、外治去毒方

(一)用黃梔子、桃仁、杏仁各一粒,白胡椒三粒,共研細末,取烏骨雞蛋清調和之,于嬰孩未盈月前包敷足心,男左女右,一周時解下,足心現(xiàn)青黑之色,可免嬰孩將來驚熱之病。

(二)用川白蜜、小磨麻油、雞蛋清、黃酒各一調羹和勻,于嬰孩三朝洗浴時,先敷前胸,次敷后背,用新木梳略梳幾梳后,以青布輕輕摩擦,如有白毛挺出,將鑷子齊根拔出凈盡,其毛尖頭黑而粗,極堅硬,長五六分,其余兩手心、兩足心、腦后、兩肩、尾骨等處,只須如法挨次而行,至少有數(shù)十根,多則二百余根為率,無論多少,總宜擦遍拔完,惟所擦各處,有無不定,若竟無一根擦出者,可保長生少病,其有者,即夭折之根苗,一經(jīng)拔出,可以止驚稀痘,免除一生大病小恙。

以上二方,第一方凡嬰孩生下,人人可為,第二方宜于天氣和暖之時候行之,若天氣嚴寒,反恐受凍不宜也。

第四節(jié)·急癥之療治

嬰孩生下,常有種種急癥,出人意料,其原因雖屬各別,然治之均宜迅速,否則一有耽誤,每致不及救治矣。茲將各種急癥發(fā)生之原因及救治之方法,分述于后。


一、生下不啼

嬰孩方出產(chǎn)門,即有啼聲,故出世亦謂之呱呱墮地,其有生下不啼者,謂之假死,原因各別,務宜細辨。

(一)最普通者,為孕婦難產(chǎn),以致胎兒逼于產(chǎn)門,進退不得,為時過久,則氣息閉塞,墮地時不能出聲,奄奄如死,此時接生者宜輕拍其背,使其肺氣舒展,啼聲即出。

(二)難產(chǎn)過甚,嬰孩經(jīng)醫(yī)者良久之手術而取出者,往往因窒息過久,拍背亦不能遽出啼聲,宜將嬰孩兩腳提起,倒懸而甩動之,不效,則用人工呼吸法。

(三)因臨產(chǎn)勞傷胎氣,或為天時寒冷所致,以至不能啼叫者,未可遽斷臍帶,宜用熏臍帶法,將嬰孩棉絮包裹,抱于懷中,離胞寸許,用苧皮扎緊,將大紙條蘸麻油點火,于臍帶上遠遠往來熏之,使暖氣入臍,寒得溫散,啼聲方出,俟其氣回,乃可斷臍,或用蘄艾灸臍帶上亦可。

(四)嬰孩生下不啼,亦有因喉間蒂丁前上上有一泡閉住,宜急看視,如有此泡,可用潔凈銀針挑破,或用手指摘破,以帛拭去惡血,弗令咽下,再以京墨搽之,即能通聲吞乳矣。

(五)嬰孩生下不啼,亦有因糞門有一膜閉住兒氣,故不能出聲,宜以銀針挑破其膜,即能出聲。

凡此種生下不啼之癥,雖如法施治,已能出聲,然總宜慎于將護,且弗令久睡,庶免氣息之復行閉塞也。


二、生下不乳

嬰孩生下,即知努嘴索乳,今與乳而不能吮,必然有病。有因口癥而不能吮者,有因臍風而不能吮者,俱詳見后章。至于不因上述諸癥者,一因腹中積有瘀血穢惡,一因胎中受寒,生下遭冷,前者腹?jié)M短氣,宜用大黃、牽牛、檳榔之屬以攻積,后者面色青白,宜用生姜、干姜、白術、砂仁、木香、陳皮之類以溫中散寒,調胃行氣,然審證用藥,必須兼顧脈息及舌苔,毋忘投也。


三、兩眼不開

嬰孩生下,兩眼不開,或由胎毒蘊結,肝家有熱,或由初生時遇穢,侵入眼內,可以熊膽、黃連少許,煎湯熏洗,或用生地、赤芍、當歸、青葙子之類煎服之,或以清涼眼藥,滴入眼中??傊畠裳圩顬閶赡?,必須防其受損,庶免生而失明也。


四、二便不通

嬰孩生下,大小便不通,腹脹欲絕者,急令人溫湯漱凈口,吸咂兒之前后心、臍下、兩手足心,共七處,每處吸咂五七口,取紅赤色氣透為度,氣透則便自通,內服輕粉(按,此藥有毒,不可輕試)五分,調蜜少許,徐徐與之,再看肛門是否閉塞,宜以物透而通之,又大小便不通,輕者用大黃、牽牛、車前、甘草、木通之類即通,重者可用巴豆少許與服(通大便)及田螺加麝香取涎置臍下少腹處(通小便),無有不通者。若二便不通至于肚腹膨脹,不能乳食,作呻吟之聲,則難于施治矣。其有僅小便不通者,用蔥白三四寸搗爛,拌入人乳中與服,謂之蔥乳湯,方頗平淡而有效,或以食鹽置臍中熨之。如少腹作脹者,用針略砭少腹數(shù)下,刺出紫血少許,小便即通。其有僅大便不通者,三黃湯加大黃服之,即通。


五、嘔吐不止

嬰孩生下,嘔吐不止,因腹中穢惡不凈而吐者,多腹脹便秘,宜服木瓜丸;因客寒犯胃而吐者,多曲腰而啼,吐沫不止,宜服香蘇飲;因胎前受熱而吐者,面黃赤,手足溫,多出黃,涎宜服二陳湯加黃連;因胎前受寒而吐者,面青白,四肢冷,多出白沫,宜服理中湯;若吐乳直出不停者,多由吃乳過多,運化不及所致,宜用焦麥芽三錢,橘紅一錢,丁香三分煎服之。


六、遍體無皮

嬰孩生下,遍體無皮,俱是紅肉,因母受胎之后,久處高樓,不沾地氣,故有此異,用純黃土研細,盛軟絹袋在兒周身輕輕撲之,一日三四次,俟皮生即止,或用珍珠末、白米粉亦可。更有熱發(fā)赤者,母體火盛也,用石膏末敷之;或由父母素有梅毒遺傳者,兒生多半身赤爛無皮,宜服換肌消毒散治之,外用黃柏、石膏為細末摻之。


七、周身發(fā)泡

嬰孩生下,周身如魚泡,或如水晶,擦破則水流,此濕毒注于皮膚也,以密陀僧研極細,炒過干摻之,內服蘇合香丸。


八、蝦蟆瘟疫

嬰孩生下,胸腹忽如水晶色,臟腑俱見(此以胸腹腫亮光如水晶者即是,若臟腑俱見,則未必然),此名蝦蟆瘟,用大蝦蟆六只,將四足扎起,以蝦蟆肚皮在水晶色處撫摩幾次,置兒臍上,再用第二只,亦如前法,更換六只,其病即痊。但蝦蟆眼中有蟾酥,須防迸出射人,宜以絹遮其眼,用畢將蝦蟆仍放歸曠野中。


九、陰囊縮腹

嬰孩生下,數(shù)日之內,有陰囊忽收縮入腹,啼哭不止者,由受寒所致,用硫黃、吳茱萸各五錢為細末,研大蒜調涂臍下,再以蛇床子炒熱,帛包熨臍即下。


十、陰囊光腫

陰囊腫大,墜下不收,用紫蘇為末,如患處濕則干摻,干則香油調涂,雖皮潰而核欲墜者,亦有神效。


附方

(一)木瓜丸治小兒吐不止。

木瓜麝香膩粉(即輕粉)木香檳榔(各等分)研細末,面糊如小黃米大,每服一二丸,甘草水下,時時用之。

(二)香蘇飲治小兒嘔吐、泄瀉等證。

藿香蘇葉制濃樸陳皮枳殼茯苓煨木香炙甘草(各等分)以生姜為引,水煎服。

(三)二陳湯治胃中寒濕痰濁等證。

陳皮(去白,脅下引痛醋炒,干咳蜜制)半夏(生姜汁制,熱痰竹瀝制,妊娠惡阻醋制)茯苓(停飲心悸,桂枝煎酒制,各二錢)甘草(炙,痞脹,砂仁汁制,一錢)生姜(七片,咳逆痰結蜜煎)。一方有烏梅肉一個(瀉利,炒焦用)。

(四)理中湯治中焦脾胃虛寒,不能運化,嘔吐泄瀉,不飲不食,胸痹胸痞,腹痛痰多,傷寒直中太陰,自利不渴,寒霍亂吐瀉,四肢逆冷,自汗脈虛,便血血痢,傷胃吐血,婦人妊娠虛寒等證。

人參炙甘草白術(各三錢)干姜(一錢)清水煎服。

(五)換肌消毒散治時瘡楊梅瘡,初起或潰爛者。

萆(五錢)當歸白芷皂角刺薏苡仁(各一錢)白蘚皮木瓜(勿犯鐵器)木通金銀花(各七分)甘草連翹防風(各五分)茯苓芍藥(各一錢)黃(二錢)川芎生地(各八分)分作二三劑,清水煎服。

(六)蘇合香丸治傳尸,骨蒸,(傳尸癆之一),肺痿,疰忤,狐鬼邪祟,驚癇,中風,痰厥,心腹猝痛,昏迷僵仆,寒證氣閉,寒霍亂吐利,時氣瘴瘧,赤白暴痢,婦人瘀血,經(jīng)閉,小兒驚搐,吐乳,療癖疔腫。

蘇合香油(白色者佳,入安息膏內,五錢)丁香安息香(另為末,用無灰酒五合,熬膏,飛去砂土)青木香白檀香沉香(另研極細)蓽茇香附子(炒去毛)訶梨勒(煨取肉)烏犀角屑(鎊,另研極細)朱砂(另研水飛,以一半為衣,各一兩)薰陸香(另研)龍腦(另研,各五錢)麝香(另研,勿經(jīng)火,七錢五分)一方加白術去白檀香、蓽茇、訶梨勒。

用安息香膏并煉白蜜和丸,如芡實大,約重八分,朱砂為衣,蠟殼護封,每服一丸。

第五節(jié)·兒科之診法

兒科之診法,雖無異于成人,然以小兒之幼者,口不能言,較長者又言不達意,且有拒絕生人,臨診啼哭之事,廉得其情,殊非易易,故世有寧醫(yī)十男子,莫醫(yī)一婦人,寧醫(yī)十婦人,莫醫(yī)一小兒之諺也。然小兒七情六欲,究不同于成人,所患之證,非虛即實,有憑有據(jù),只須診察周到,得其原委,則病之復雜,究亦遜于成人,故治法方面,或有反較成人為易者,惟所難者,乃在臨證之心領神會,聰明穎悟耳。今將延醫(yī)兒科之必須別創(chuàng)一法,與成人不同者,述之如后。至于融會而變通之,端在醫(yī)者臨時之化裁,若執(zhí)柱而膠瑟,刻舟以求劍,則又失之遠矣。


一、診脈息

小兒之腕短而小,醫(yī)者初不能按三部以分別之,然浮、沉、遲、數(shù)、滑、澀、虛、實,則不可不仍察之于此,可以大拇指按之,辨其全體之脈象,此小兒診法之不同于成人者一也。又小兒脈息之跳躍,較成人為速,尤小則尤速焉,襁褓之兒,一息常七八至,七歲以上,五至為平,七歲以下,六至為平,此小兒診法之不同成人者二也。又小兒診脈之時,有驚哭啼叫者,其脈常因此而乍大乍小,為之凌亂不能辨,則宜俟其睡時,潛為診之,否則誤虛為實,誤實為虛,患不勝言,此小兒診法之不同于成人者三也。又小兒脈息既速,故呼吸之氣亦較短,成人之呼吸,一分鐘常為十九次,小兒之呼吸,在一歲以內,一分鐘常為三十五次,一歲以外,約為二十六七次以上,此小兒診法之不同于成人者四也。又小兒當驚哭啼叫之時,其呼吸常因此而尤為迫促,此非喘也,宜就其驚定良久而潛聽之,乃得聞其正確之呼吸,此小兒診法之不同于成人者五也。


二、察神情

延醫(yī)小兒之病,最宜點察其神情,視其靜,視其動,視其一動一靜之處,而不少病機可以意會矣。如醒而常靜止者,周身必無何等痛楚可言也;若一時靜止,一時動而以手近腹者,此必腹中間作陣痛也;似睡非睡,靜止而氣促,此必呼吸困難,胸中作悶,神氣疲弱而不欲動也;若一時靜止,一時動而以手近胸者,此必胸中煩躁也;靜而呼之似應非應,身熱者,此必熱趨于內而神志迷蒙也;靜止懶言,呼吸清長而身不熱者,此必久病虛弱之證也;動而欲狂,渴飲冷水而身大熱者,此必邪熱內盛而欲外達也。又如頭痛者常護其頭,牙痛者常護其腮,心痛者曲身護其胸,大痛者爬床而搔席,痛不可按者則堅拒不令近,以手爪挖皮膚者則為癢,欲食不能食,咽物則哭者,為口舌之病為喉痛。凡此者既可以意會得之,則舉一以反三,諸病自無遁形,再合色脈以參之,而治法當不虞其左矣。


三、看三關

小兒三歲以內,按脈既有不能憑者,相沿有察看食指三關關紋之法,男左女右,分別察之,自虎口看起,至食指第一節(jié)之端為風關,至第二節(jié)之端為氣關,至第三節(jié)之端為命關。小兒有病,則紋見于三關,紋藏不露,其病猶輕,紋色暴露,其病必重。紋紫色為熱,紋紅色多傷寒,紋色青多驚風,紋色白多屬疳,紋黃色或淡紅,多屬小恙,若見黑色,則為危候。又凡紋之見于下截風關者,多為輕病小恙,紋之見于中截氣關者為重,紋之見于上截命關者尤重,直透三關,則為大危之候也(三關有種種花紋,主種種疾病之說,未必確實,故刪而不錄)。


四、附雜法

凡聞小兒之聲,自以清亮和平者為吉,若啼聲如鴉,直而無回音者,無論虛實之證,皆為重篤之候。又啼而有淚者謂之哭,啼而無淚者謂之號,有淚之哭,津液不枯,無淚之號,津液必少。又直聲而啼不住者,非驚即痛也,啼以時而止作者,多由痛之忽止忽作也。又驗其鼻竅,以指拈之即嚏者,靈竅通暢也,以藥拈之猶不能嚏者,靈竅閉塞也,諸恙竅開者多輕,竅閉者多重,此皆可就一端而得以推想其病情者。若夫按其腹之膨者,堅實者多食積及蟲積,明亮者多屬水濕,繃急虛脹者多屬氣虛,食多而身瘦者多蟲病多胃火,此又可以意得之者也。

第一節(jié)·哺乳時期

一、襁褓之護持

嬰孩初生,其凈重約為五斤至七斤之間,父母身材長大者,產(chǎn)兒恒較大而重,父母身材短小者,產(chǎn)兒恒較小而輕,女孩則較男孩稍輕,然纖弱女子,產(chǎn)兒雖小,初不因之而妨及康健,若護持有方,將來長成之后,體格或亦能變?yōu)閭ゴ笠病N┏跎歉炱つw,無不柔嫩,護持之方,殊非容易,有其常識,更須有誠摯愛兒之心,方能體貼入微,嬰孩獲其實益也。今將襁褓時期之應須注意者,擇要述之如后。

嬰孩初生,皮膚上充盈血液,故呈高度之紅色,謂之胎膚。胎膚上且護以頗長之毳毛,此種紅色,生后一星期內,漸次減退,其胎膚亦漸次脫落,在此時期,皮膚之柔嫩異常,最易擦破,最好宜常易內衣,勤加拂拭,洗面可先用乳汁涂抹,再用毛巾蘸溫開水揩干,則皮膚光潔,腠理致密,浴身洗口洗眼,均宜規(guī)定時期為之,總以清潔而無礙于兒體為合度。

嬰孩初生,其頭圍與胸圍約相等,均為一尺,或頭圍竟稍大,但胸圍之發(fā)育應較速,半年之后,胸圍應大于頭圍,否則即非健康之兒矣。

嬰孩初生,哺乳宜遲至十二小時或二十四小時之后,生后三四日,吸取乳量亦不能過多,此時胎糞之排泄不少,兒身體重,往往較出生時為輕,俗語謂之收身,非屬病征,亦有偶爾現(xiàn)發(fā)熱之象,亦非病征,以兒體中干燥缺水也,此種現(xiàn)象,不久即恢復常態(tài)。若久而體重不增,發(fā)熱不退者,則為病征,宜亟設法醫(yī)治矣。

嬰孩初生,睡眠之時甚多(每日夜約為十四小時至十六小時),不必屢屢警之使醒,若覺饑餓,自能醒而索乳,其有終日沉睡不醒者,則防有游丹及臍風發(fā)熱等證,宜注意審察,以防患于未然。

嬰孩之腸,其比例較成人為長,因其吸收滋養(yǎng)之力弱,故不得不長也。嬰孩之胃,不若成人之在水準位置,殆垂直接于食管,故乳后搖動其體,極易吐乳。

嬰孩衣服,不可過暖,過暖則令筋骨柔弱,宜時見風日,不見風日,則令肌膚脆軟,往往成童之兒,體質軟弱,動輒感冒,實由襁褓時所造成者,不在少數(shù)也。

嬰孩不可聞啼即抱,一抱便乳,因此最足以養(yǎng)成其好啼之惡習,而于乳食方面,亦有漫無限制之弊也。最良之育嬰法,除吃乳外,勿必保抱,宜安置有輪床筐內,略為搖動,使之肢體舒適,氣血宣暢,即在夜間,亦不同睡一床。

嬰孩與乳母同睡,須防其口對兒之囟門,時時吹氣,久則兒能致病,乳頭亦不可任令長含口中,在嬰孩有悶斃之險,在乳母亦有乳吹之患。

嬰孩屎尿布片宜勤換,勿令屎尿久留身上,換時切忌當風,如用水揩拭,須用溫水,其布片日曬須要攤涼,火烘須要退熱,如此庶可免除風寒暑濕燥火等癥。

嬰孩初生,三四個月內,只宜橫抱,至百日之后,方可漸漸豎抱。豎抱之時,宜注意頭項,勿使傾斜倒側。

半歲之內,不可令多坐,恐致脊骨受傷,不可令久立,恐致腿骨彎曲。又當睡臥之時,不可令其常側一面,致使頭骨歪斜,損其儀容。

嬰孩初生,聽覺極鈍,幾等于無聞,然二三日后,發(fā)達極速,數(shù)星期后,已銳敏異常,故小兒之近旁,不可發(fā)高聲,恐傷其聽覺,雷鳴放炮時,宜掩耳以保護之。

嬰孩初生,未剃胎頭前,不可戴帽,晴和之天氣,宜抱兒出外,數(shù)見風日,如是可使兒氣血強盛,腠理堅固,堪耐風寒,不易得病,庶自幼至長,少見鼻塞拖涕之狀。

嬰孩衣服宜寬大,使其易于發(fā)育,嬰孩又可習薄衣之法,當從秋習之,不可以春夏卒減其衣,令兒中風寒。

嬰孩當消息,無令多汗出,汗出多則致虛損,易受風寒,晝夜寤寐,皆當戒之。

嬰孩當時驗其溺色,如小便少停,變成米泔水狀者,此必腸胃不清,有發(fā)熱之象。

嬰孩當時驗其糞色,色深黃蒼老而細膩者,為無病之糞色,少帶溏薄者,因乳食使然,亦非病象,倘所食為牛乳、代乳粉之類,則糞便必較用人乳者為干。若嫩黃不蒼,渣滓不能全細,則胃中火力,有不到之處,若淡黃則火力不到,食僅半化,若色青色白,則病象成矣,故于糞色不正之際,先宜早為之防。

嬰孩每星期宜磅因稱一次,驗其體重有無增加,若不增而反減者,防有疾病之暗伏,切宜注意,不可忽視。


二、哺乳之方法

嬰孩哺乳,乳汁宜慎為選擇,時間宜妥為規(guī)定,哺法宜精密可靠,則嬰孩健康茁長,疾病常無由以生。奈世人對于嬰孩哺乳,恒以為有乳可食,其他更無問題,以致腸胃之病,層見疊出,疳積等癥,亦積漸而成,可不戒懼。茲將哺乳之方法,擇要述之如后。

嬰孩之自乳者,為母宜戒憂怒、酒醉、淫欲等事,如有之,切勿驟然與乳。母睡勿與乳,恐食乳過多而傷脾胃。與乳之時,宜略為擠去宿乳,然后與吮,則少有停滯之患。

選擇乳母,年齡宜在三十五歲以下,性情溫和,體格健全者,過肥過瘦,皆有不宜,至有曾患梅毒及神經(jīng)性病、肺病、黃膽、喘息、香港腳、近視、重聽等,更有大患,不可姑息雇用。凡乳母之乳房充實高起,乳汁白而甘濃,其子女無病健全者,方可雇用之。

乳母之食料,宜清淡而富有滋養(yǎng)料者為合,牛乳、雞蛋、豬蹄、青菜之類,于乳母最為相宜。

乳母生子一年左右者,再哺嬰孩則不適于用,蓋哺嬰孩至十個月之久,則乳汁將歷二年,已清淡而無滋補之力矣。故雇用乳母,須考查其兒生日期,初生至三月以內者,最為適用,以哺至十個月或一周歲為止。

有孕之乳母,不可哺兒。驟患風寒感冒者,哺乳亦宜暫行停止,代以乳粉或乳糕。

人乳不足,須添用牛乳者,人乳、牛乳宜分隔時間與之,不可一時并用,恐成停積之患。

每日擇二三次,于乳畢之后,與嬰孩以鮮橘汁一羹匙,能輔助消化,增加營養(yǎng),最為有益,如吃牛乳、乳粉者,更不可或缺,俾潤澤腸胃,使大便有序。

嬰孩哺乳之時間,在我國普通社會,往往漫無標準,最為有害,按照嬰孩消化力,哺乳時間,宜隔二小時至三小時一次,稍長則宜隔四小時一次,晚間之次數(shù),愈少愈妙,至于每次哺乳之時間,約以十五分鐘為率,乳質少者,略為超過之,乳質多者,略為減少之。

嬰孩初乳,乳母宜將乳頭洗凈,每次哺乳之后,均宜保持其清潔,或用棉花洗過而以清潔之布片覆之。

嬰孩六個月之內,只宜吃乳,不宜兼吃糕餅、粥飯,七個月后,可略吃粥飯,亦不可與肉類葷腥,蓋兒生六個月內,尚無消化米粉質之能力,十個月內,尚無消化肉類等之能力也。

哺乳無一定之時間,常能養(yǎng)成不規(guī)則之睡眠,故夜啼之類,恒由夜間多抱多乳而引起,蓋夜間少睡,必白日多睡,白日愈多睡,夜間愈少睡而夜啼養(yǎng)成矣,如遇有此等情形,不可稍存姑息,宜亟設法矯正之。

飲乳量過多之小兒,大都在哺乳中或哺乳后,吐出乳汁,睡眠不安,啼哭多屁,排尿頻數(shù),大便多而次數(shù)亦為之增加。

飲乳量過少之小兒,因身體疲倦,易于飲乳未了時,實時睡去,但經(jīng)短時間后,忽以響大之饑餓號叫而復醒,兒體外觀萎枯弛緩,腹部凹陷,尿量減少,大便次數(shù)少而量微,為暗褐或帶青色之粘液狀糞便。

飲乳量過多之小兒,雖呈消化過度之狀,但小兒貪食天成,索乳依然,宜漸為減低其量,使于不知不覺間校正之,不得已時,或每日一二次僅予以開水代乳。飲乳量過少之小兒,雖呈饑餓憔悴之狀,但此時胃力不振,不可驟予過飽,反致停積,宜漸為增加其量,俾得調整其胃氣。

嬰孩有病,臨時不宜斷乳,當夏令時,亦不宜斷乳,蓋此際消化之力薄弱,予以他種食物,頗有不宜也。

第二節(jié)·孩童時期

一、孩童之護持

通常小兒一歲以后,漸能行動,并學言語,是為入于孩童之時期。此時小兒知識漸開,導之習于善則善,導之習于惡則惡,浸假日久,習性養(yǎng)成,往往終其身有不能改者,譬如白布一匹,染黑即黑,染紅即紅,正圣凡之起點,賢不肖之所自判也。故孩童之時期,務使耳沾目染,盡為家庭所可矜式者,切勿予以不良之環(huán)境,而誤其畢生之光榮。再如身體方面,亦須養(yǎng)成其健全之體格,弗使彎腰曲背,欹形偏頗,此皆父母扶養(yǎng)應擔之義務,亦國家保護兒童之責任,衛(wèi)生當局與醫(yī)生,同宜注重者也。茲將孩童之護持擇要述之如后。

小兒行動言語過遲者,常由先天不足及營養(yǎng)缺乏所恐,宜及早調補,毋令遷延。

小兒腹部過凸過堅,皆為不健之象,宜調節(jié)其飲食,并預防蟲患、食積、腸胃疾病之潛伏。

小兒宜使其有運動之興趣,視其體部何者發(fā)達不足,即以運動補救之(運動時間過長,及攜過重之物,賽過急之跑劇烈運動,跳高跳遠,均所不宜)。

小兒宜使其有早起早眠之習慣,若未滿二歲以上者,則日間宜使睡眠一次,俾其精神有充分之休養(yǎng)。

小兒宜背暖腹暖,頭涼手足涼,然腦后風府足下涌泉,亦忌睡臥當風,任意招寒。

小兒不可使其久視,久視必傷眼,小兒不可使其久立,久立必傷骨,小兒頭部不可使其久曝陽光,久曝必傷腦。舉凡一切起居,宜訂以合乎衛(wèi)生之規(guī)則,使其遵循以成習慣。

小兒當盛暑之時,最宜與大人分睡,睡熟之時,切忌對之揮扇,免致侵襲風寒。

小兒當嚴寒之時,最宜為自然之暖,切忌熏火,免致燥火之疾。

小兒之立法、行法、坐法、睡法,均宜隨時指導,隨時矯正,夜間蒙被而臥,尤為衛(wèi)生之障礙,宜早防微而杜漸。

小兒言語之習練,務使其不高不低,不徐不疾,層次井然,有條不素,否則嗄音、口吃、囁嚅、抗聲,俱由此而起,不可忽視也。

小兒之規(guī)矩禮貌,最宜時令習練,使養(yǎng)成良好之習慣,俾終身由之而不自覺。


二、孩童之飲食

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饑與寒,此雖古昔之俗諺,實合衛(wèi)生之至理者也。略能耐寒,可使兒氣血強盛,腠理堅固,已見前述。至于略能耐饑,則使腹中空虛,無停積之患,增抵抗之力,無形中可免不少疾病,其益亦匪淺鮮也。況飲食合宜,不但能防疾病于未然,更可臻身體于強壯,孩童時期之健康,既常為一生福祉之起點,則于飲食方面豈可忽略以成孱軀乎哉!小兒二歲以上,每日四餐,禁絕零食,十歲以上,只可三餐,略佐點心,夜間更宜嚴格禁食,則疳積等癥,可以永絕。

小兒二歲以上,每餐畢后,可略進水果,以蘋果、橘子、雅梨等為宜,惟多食則易損脾致瀉,浸假成臌脹、黃膽等疾。

小兒對于食物,常有偏嗜之習慣,最宜矯正。蓋其所嗜者,未必為有益之物,而其所惡者,未必為無益之物,偏嗜之習慣養(yǎng)成,則小兒恣食一物,營養(yǎng)反致不良,而疾病常由之以起。

小兒宜食之物,為牛肉汁、牛乳、雞蛋、菜蔬等,魚肉、獸肉亦可,惟通常菜蔬,常為小兒所厭棄,不知隔絕菜蔬不食者,最易使血分不潔,身體衰弱,呈蒼白之面色,及瘡腫敗血齒衄等證。

小兒過于肥胖白嫩,外貌雖令人可愛,而實則非健全之體格也。宜少與牛乳、油類等食品,而易以菜蔬素食,則痰火不盛,可以防免驚風等患。

小兒對于糖果、花生、豆類,通常皆屬嗜好,不知糖果易使胃中特別發(fā)酵,漸致消化發(fā)生障礙,花生不能細嚼,亦易停積,豆類最壅氣滯氣,多食易成大腹膨之患,均宜戒之。

小兒不可任其多飲茶水,因其能妨礙消化,停飲蓄痰,且助濕也。

第一節(jié)·臍風

一、臍風之原因

嬰兒生下,斷臍之時,必須謹慎,若水濕寒氣,因斷臍不慎而由臍侵入,或手術不潔,當時附有微生物類,混入血中,或斷臍之后,包扎不慎,以致受邪,或臍帶脫落過早受傷,其結果皆足以成臍風,若不速為救治,則邪毒走竄,致命甚速,然初起即力圖救治,亦頗有不易保全者,故俗有臍風難治之說,而知接生斷臍之不可不謹慎將事也。


二、臍風之癥狀

臍風將作,初起時無端啼叫,顯不安之狀,若驗其腹部,略有膨脹而臍部作腫者是矣。是時眼之兩角及鼻準略有黃色,吮乳不緊,便更進一步矣。其變象之來,亦有痰涎壅盛,氣高喘急者,亦有身體壯熱,面赤口干者,亦有曲腰而啼,而青嘔吐者,甚則撮口噤口,手足抽搐,少腹青筋一道,由肚腹發(fā)生兩丫叉直透心胸,臍邊青黑者,多危急難治。


三、臍風之治法

臍風初起,發(fā)熱多啼者,治宜解散其邪熱,以驅風散主之,實癥大便不通而壯熱者,可用大黃、玄明粉、黑白丑之屬攻下之;痰涎壅盛,臍腫肢搐,日夜多啼,不能吮乳者,宜天麻丸或定命丹、朱銀丸之類斟酌用之;實癥有似急驚,眼閉口噤,啼聲不出,口吐白沫者,宜量與辰砂膏,此為內服之方,須視病情而對證用之。尚有外治之方,灸法最妥∶一方臍風危急,可搗蒜安臍上,以熟艾灸蒜上,至口中有蒜氣方止,仍以蒜汁滴鼻中;一方用燈火灸之,初起灸之,可免危急,危急灸之,可以回生,方為夏氏所傳。夏禹鑄曰∶臍風初發(fā),吃乳必較前稍松,或啼哭無時,速抱兒于亮處看兩眼角及眉心,有黃色宜急治之,極易愈,黃到鼻準,治之仍易,至人中承漿,治之稍難,口不撮而微有吹噓,猶可治之。若唇口鎖緊,舌頭強直,必不治矣。一見眼角、鼻準有黃色而唇不鎖緊者,曲兒小指,揉外勞宮(手背之正對掌心處為外勞宮)即用粗燈草蘸好麻油點火于囟門、眉心、人中、承漿、兩大指少商各穴灸一,臍輪灸六,臍帶未落,于帶口火燃,既落,于臍心灸一,臍風便止而黃即退矣。病未痊愈,仍照前治。此火靈應無比云云(編者按∶臍風多因舊式穩(wěn)婆,毫無消毒常識,以致斷臍不慎所造成,現(xiàn)下產(chǎn)科醫(yī)生接生,較少此弊,然疏忽從事者,亦所難免,則宜監(jiān)視其斷臍,庶可認真,至灸法之效,全在藉其暖氣以溫通殺菌,故頗適于用,若邪毒滋蔓,則亦難圖矣)。


附∶撮口噤風

撮口噤風,亦同于臍風之類,蓋患臍風之后多見之,或素有胎毒而生下感受風寒以發(fā)者亦有之。撮口之狀為直啼、舌強、不乳,噤風之狀,為口噤牙關緊閉,皆屬危癥。撮口初起用辰砂僵蠶散,手足抽搐甚者用撮風散,噤風初起用龍膽湯,藥不能入口者宜開關散以開其牙關,實者均可微利之,治宜參照臍風諸方,而灸治之法,亦可通用。


附方

(一)驅風散治小兒風熱。

蘇葉防風陳皮濃樸枳殼木香僵蠶鉤藤甘草(各等分)生姜為引,水煎服。

(二)天麻丸治小兒食癇有痰,及吊腸、鎖肚、撮口等證。

天麻白附子馬牙硝川靈脂全蝎(焙。各一錢)天南星(炮,二錢)輕粉(五分)巴豆霜(去油,二錢五分)研為細末,水煮稀面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丸。

(三)定命丹通利痰熱。治急驚、天吊、撮口。

全蝎(七個)天麻南星(炮)白附子(各二錢五分)朱砂青黛(各一錢五分)輕粉麝香(各五分)龍腦(一字)研為末,粟米煮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荊芥薄荷湯調下,先研半丸,吹入鼻中。

(四)朱銀丸治小兒胎風,壯熱痰盛,眼翻口噤。

朱砂水銀(蒸棗研如泥。各一錢)白附子(一錢五分)全蝎天南星(各一錢)天漿子蘆薈牛黃(各五錢)鉛霜(五分,和水銀研)龍腦(一字)麝香(少許)白僵蠶(炒,七個)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薄荷湯送下。

(五)辰砂膏治口噤目閉,啼聲不出,吐乳不化。

辰砂(三錢)硼砂馬牙硝(各一錢五分)玄明粉(二錢)全蝎珍珠末(各一錢)麝香(三分)細微為末,和棗肉,好絹包起,自然成膏。

(六)辰砂膏治慢脾風,冷痰壅滯,手足冷而微搐者,撮口危急,臍風痙掣,不因實熱者可酌用。

黑附子(一枚,重一兩以上者,去皮臍,頂上挖一孔,入辰砂末一錢,仍用附子塞之,炭火燒存性)牛膽南星(五錢)白附子(炮)五靈脂蝎稍(各二錢五分)共研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錢,生姜汁泡湯送下。

(七)辰砂僵蠶散治初生小兒撮口。

辰砂(水飛,五分)僵蠶(去絲嘴,炒)蛇蛻皮(炒。各一錢)麝香(另研,五分)研為極細末,每用少許,蜜調敷唇口。

(八)撮風散治撮口。

赤足蜈蚣(炙,半條)鉤藤(二錢半)朱砂直僵蠶(焙)全蝎稍(各一錢)麝香(少許)共為末,每服少許,竹瀝湯調下。

(九)龍膽湯治小兒初生,血脈盛實,寒熱溫證,四肢驚掣,發(fā)熱吐,臍風撮口,及已能進哺,中滿食不消,壯熱變蒸,客忤魃氣,并諸驚癇。

龍膽草鉤藤柴胡(去蘆)黃芩(炒)桔梗(去蘆炒)赤芍(炒)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五錢)蜣螂(去翅足,炙,二枚)大黃(紙裹煨,一分)上研合為極細末,用大棗去核煎,食前調服一錢。如有客忤及魃氣者,可加人參當歸各二錢五分。

(十)開關散治口噤。

南星末(五分)冰片(少許)研和,以中指蘸藥末,揩齒二三十度,其口自開。

第二節(jié)·丹毒

一、丹毒之原因

小兒一歲以內,身發(fā)赤游風者,皮如涂丹之狀,而其原多由血中熱毒之壅滯,故謂之丹毒。溯其遠因,胎兒先天血中之伏毒,總由妊母血熱流于胎中,熱毒蘊于腠理,此生下之后,發(fā)動而宣泄,即為丹毒,亦謂之游丹。以其游走甚速,重者頃刻可以致命也。有時發(fā)動之因,為乳母好酒嗜辛,喜啖炙爆,或烘曬熱衣,即與包裹,柔嫩肌膚,感受熱毒所致。發(fā)于四肢者易治,由四肢入腹入囊,皆為難療也。故嬰孩初生,最宜服解毒之藥,后天飲食,更須令乳母食清淡之味。起居方面,亦小心謹慎,則丹毒自無由發(fā)生,即發(fā)生亦不甚為患矣。


二、丹毒之癥狀

丹毒之輕者,多發(fā)于臀部及四肢,皮膚略有浮脹赤之狀,或片片如紅云,愈重者色愈紫赤,脹亦愈堅,尤重者熱毒凝壅,堅硬成塊,謂之丹瘤。大凡發(fā)于頭面胸背者重,而能漸退以走入四肢者亦尚易治,如發(fā)于四肢而倏忽走入頭面胸背者必不易治,發(fā)時身如火灼,煩躁脹悶者亦重,古人謂入心必死。蓋熱毒最忌走竄,若頃刻蔓延,壅塞心經(jīng),心失其主,必為不救也。


三、丹毒之治法

丹毒之原因,既由于血中熱毒之壅滯,故其治法總不外涼血解毒,初起之輕者,臀部或足部有紫脹之狀,可以針沿足之兩旁、腿之兩側微刺之,擠去瘀紫之血,脹必漸退。較甚者初刺無血,僅流黃色之汁,宜再刺之,使見血為度。如刺后多時,脹復,作者,則再刺一次,數(shù)日之后,脹即松而丹即退。此種刺去惡血之法,蓋即所以泄去血中之熱毒而不使壅滯也。重者結塊瘀脹,宜砭去惡血,如在頭面等處,則不可砭,外治之藥,用樸硝、大黃、青黛為末,新汲水調敷,或芭蕉根搗汁涂,干則再涂,冬月畏冷,則燉稍溫涂上、或用井底泥涂之亦妙。無論赤白丹毒,若用寒涼之品,涂之不效者,將伏龍肝為極細末,以熟雞子黃熬油調涂之,必可見效(按寒涼之品既不效,必非完全熱毒,蓋小兒皮膚嬌嫩,其接觸尿片之處,因摩擦而發(fā)腫如丹者亦有之,則宜用此法涂治,或用密陀僧研細末調白蜜濃茶涂之亦可),內服之方,宜犀角解毒飲、藍葉散之類。


附方

(一)犀角解毒飲治小兒赤游風,發(fā)于頭面四肢,皮膚赤而腫,色若涂朱,游走不定者。

犀角牛蒡子(炒)荊芥穗防風連翹(去心)金銀花赤芍藥生甘草川黃連生地黃(各等分)燈芯為引,水煎服,或研細末煉蜜為丸,名犀角解毒丸。

(二)藍葉散治小兒月內發(fā)丹毒。

藍葉(一兩)黃芩犀角屑川大黃(銼,微炒)柴胡(去蘆)梔子仁(各一分)川升麻石膏(各一分五厘)甘草(五厘)研為粗未,每服一錢,清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加竹瀝五勺,再煎二三沸,不拘時溫服。

元氣怯弱者去大黃。

第三節(jié)·口癥

一、口癥之原因

初生小兒為純陽之體,甚少虛癥,其由胎中火旺,或胃中有熱者,嬰孩生下,多患口癥。蓋胎毒發(fā)動,最易上攻,而胃中火邪,亦最易凌上也,惟口癥發(fā)生,種類甚多,治法亦因之各異。茲將各證證狀治法分志如下。


二、口癥之癥狀

口癥之最著者,有雪口、懸癰、乳蕈、牙疳、重齦、重、重舌、木舌、弄舌、腮、滯頤、螳螂子等。雪口又名鵝口白屑,小兒患之最為普遍,嬰孩初生百日中,口中有白點旋拭旋生,滿口纏遍,內竄入喉,甚至有啼哭不能乳者是也。懸癰一名垂癰,凡喉里上腫起,如蘆籜盛水狀者是也。乳蕈者,口中有肉腫起,高如菌狀者是。馬牙疳者,牙齦處生白泡者是也,又有走馬牙疳者,則牙床腐爛,崩潰甚速,若已出牙,牙齒能根據(jù)次脫落,此為險惡之癥。重齦、重,又名齦腫、腫,頰里及上牙床浮腫,或腫如水泡者是也。重舌之狀,為舌底作脹,如重出一舌之狀,舌根之肉,壅腫疊出,短小如舌者是也。木舌之狀,舌尖腫大,塞滿口中,或僵硬如木,不能轉掉者是也。弄舌之狀,舌出掉弄如蛇也。腮之狀,小兒兩腮腫硬有核,或在一邊,兒面常現(xiàn)黃色,鼻端起黑瘰,令吮乳困難,啼哭無度。滯頤者,涎自口角流出,滯于頤間,故名。螳螂子者,月內小兒多患之,兩內腮腫硬,口噤不乳,啼聲難出,其狀與腮大同小異,惟腮面部之外面高腫,而螳螂子則口內腫硬。此口癥各種證象之一斑也。


三、口癥之治法

雪口多由于先天胎毒,及脾胃二經(jīng)之積熱,故治法宜以清熱解毒為主,內服宜三黃湯及梔子、石膏、生地之屬,外治宜用甘草、黃連等分煎湯,以帛裹指輕輕拭去白屑,取桑皮中汁涂之即愈。或用枯礬、朱砂各二錢半,馬牙硝五錢,研極細,再以水攪取汁,調涂舌上頤頰內亦可?!逗喴追健酚鸣Z口中水一鐘,作數(shù)次服之亦效。然未悉其何所取義也。

懸癰由胎毒而肺胃之熱上蒸,故發(fā)生于喉間,治法宜以針刺破之,流出毒血,泄去毒瓦斯,即可自愈。

若一日未消,來日又刺之,不過三刺,自能消盡,若延久不刺,令毒聚而皮亦難破,故不可姑息從事也。刺后宜用鹽湯洗拭,急用如圣散或一字散摻刷之。

乳蕈、馬牙疳多因腸胃之火而發(fā)生,治法宜清涼消毒,內服可用三黃湯及石膏、知母之屬,外治宜以指摘去其頭,倘有血出,以帛或藥棉拭去之,輕者京墨搽之即愈,重者以直僵蠶三條去絲嘴炒,人中白四分,冰片少許,研細擦患處,略停片刻,用藥棉花蘸苦茶洗凈,再擦,日三四次自愈。如未愈加硼砂、血竭、青黛各三分,兒茶分半,藥珠一分為細末和入前藥,每日洗擦三四次無不愈者。

《簡易方》以馬齒莧根瓦上焙,少加雄黃研末擦。至于走馬牙疳,則其病勢兇險,又迥乎不同,蓋其發(fā)生之因,由于胃中毒火燎原,而其崩潰齒落之時,每已不及救也。內服宜以綠豆煎濃汁頻飲,使化毒從小便而出,外以人中白四分,醋制銅綠、杏仁各二分,冰片少許,為細末敷患處。此癥痧后余毒不消,最易發(fā)生,即或得治,常有唇缺腮穿之禍也(參看第四章)。

重齦、重,由胃中有熱,熏蒸而作,治宜先用針頭刺破,流去紫血,以鹽湯拭凈,外敷牛黃散或一字散,內服清胃散。

重舌、木舌、弄舌三者,多由心脾積熱所致,重者皆能殞命,宜急治之。重舌用竹瀝浸黃柏一宿點舌上,木舌用蓖麻子油蘸紙捻,點火吹滅,以煙熏之即消。若舌下有如螻蛄或如臥蠶,急于腫處砭去血,以鹽醋調釜底煤或井花水調釜底煤濃敷之,脫去再敷,用真蒲黃頻刷舌上亦愈。弄舌輕者燈芯煎湯與服,重者黃連煮湯與服。

腮治法,用蜒蚰一條,朱砂錢許同研爛,搽腫硬處,勿令擦去,即消,或用染坊靛青花敷之亦消。

內服初起宜柴胡葛根湯,口渴便秘者宜四順清涼飲,勢將成膿者宜托里消毒散托之。

滯頤之治法,因于脾虛不能攝津者,宜用白術、陳皮、青皮、炮姜各五分,熟半夏、丁香、木香各一錢,為末面糊丸黍米大,一歲每下十丸服之。由于脾熱津泛者,宜用白術、滑石各五分,扁豆、茯苓、石斛各三分,黃連二分,葛根一分半,甘草一分為末,燈芯湯調下,每服一錢。

螳螂子之治法,俗尚割治,手術宜清潔靈敏,乃可無礙,然割不得其法,反致危殆。宜用青黛、硼砂各一錢,玄明粉三錢,薄荷五分,冰片一分,同研,細擦口內兩頤,一日四五次,治之可愈。一方用斑蝥三個,蝎尾五個俱炙脆存性(不可太焦,致藥無力),研極細,麻黃一錢煎湯少許去渣,入棗肉一粒收干,麻黃汁打爛和斑、蝎末丸如桐子大,放小膏藥上貼兒印堂及左右兩頤,一周時三處皆起泡,毒泄即愈。至于一般口癥通治之法,內服俱宜清涼解毒如黃連、生地、木通、當歸、石膏、玄明粉、甘草、連翹、梔子、黃芩、黃柏、大黃、丹皮、赤芍之屬斟酌用之,外治則兒茶、薄荷、冰片、人中白、甘草、硼砂、青黛、馬牙硝、石膏、黃連、黃柏、犀黃、麝香之屬斟酌配合為末調敷之。


附方

(一)如圣散治小兒口癥,時時摻之。

鉛霜(鉛合水銀制成)牛黃太乙玄精石朱砂(水飛曝干。各二錢五分)研為極細末,和勻,入白龍腦五分,再研勻即成。

(二)一字散治口內白腐。

朱砂硼砂(各五分)龍腦樸硝(各少許。)研為極細末,每用少許,蜜調,鵝翎蘸刷口內,咽下無妨。

(三)三黃湯治三焦實熱,煩躁便秘,脈浮,狐惑,疹痢。

黃連(酒煮)黃芩(酒炒)大黃(酒浸。各等分)每服一錢五分,清水煎服,或不用酒制俱生用,為小兒落地常用之方,或以大黃易黃柏。

(四)牛黃散療口瘡。

牛黃白龍腦朱砂(各一分)鉛霜(五錢)太乙玄精石(一兩)研為細末,先于腫處以鈹針刺出血,鹽湯洗凈,然后摻藥。

(五)清胃散治脾胃濕熱,中脘作痛,唇口腫痛,齒齦潰爛,痛引頭腦,或惡寒發(fā)熱,飲冷作渴,口舌生瘡,或滿面發(fā)熱大痛,喜寒惡熱,小兒重舌馬牙,吐舌流涎。

升麻(五分)生地黃(酒洗)當歸(酒洗。各四分)川黃連(炒)丹皮(各三分)研為細末,清水煎至一半,去滓,候冷細細呷之。如痛未止,可量加石膏;若因脾胃氣虛,寒涼克伐,或虛熱上行,口舌生瘡,弄舌發(fā)熱,飲食少思,或嘔吐困睡,大便不實,流涎齦爛者,則宜用五味異功散。雖證狀相類,而虛實判然,其治法不同如此。

(六)柴胡葛根湯治傷寒及腮。

柴胡葛根石膏天花粉黃芩(各二錢)生甘草(五分)牛蒡子(炒研)連翹(去心)桔梗(各一錢)升麻(三分)清水二鐘,煎至八分,不拘時服。

(七)托里消毒散治瘡瘍氣血俱虛,腫不能潰,潰不能斂。

人參生黃白術(炒)茯苓白芍當歸(酒拌)川芎金銀花(各一錢)白芷甘草(炙)連翹(各五分)一方無川芎,一方有陳皮一錢,皂角針、桔梗各五分。此為外科內服之要方,有加減應用法甚多。

(八)四順清涼飲治小兒血脈壅實,臟腑蓄熱,頰赤作渴,五心煩熱,睡臥不安,四肢驚掣,及腸胃不調,大小便澀,欲發(fā)驚癇,或風熱結核,頭面生瘡,目赤咽痛,瘡疹余毒,泄瀉不止。

赤芍當歸甘草(炙)大黃(酒蒸。各一錢五分)銼碎,加薄荷葉煎八九沸,去滓,不拘時服。

(九)當門子涂頂法預防螳螂子。

當門子朱砂共研細末,用水調和,涂小兒囟門(即頭頂跳躍處),惟須于產(chǎn)后五小時內涂用,可防螳螂子發(fā)生。


第四節(jié)·變蒸

昔人云∶變者易也生五臟,蒸者熱也養(yǎng)六腑,輕則發(fā)熱似驚,重則壯熱煩躁,三十二日一變,六十四日一蒸,至五百七十六日變蒸即畢,兒乃成人也。其說似以為小兒自幼而長,必經(jīng)變蒸,故有發(fā)熱似驚,壯熱煩躁之象并非病象,而屬于自然之現(xiàn)象,此未可盡信者也??夹浩綍r保護得宜,至長無病,惟當出牙之時,則常有自然之發(fā)熱,出牙一次,發(fā)熱一次,牙出之后,其熱自退,此殆變蒸之說之由來也。又人身本有抵抗疾病之能力,小兒亦然,往往小兒因起居不慎,飲食不節(jié),感染小恙,隨即發(fā)熱,其后因自身抵抗之力,而將疾病消滅于無形,故小兒常有似病非病之象,不久即霍然而愈者,此殆變蒸之又一說也。準此則變蒸之治法,宜就以上之情狀而為相當之治療,決不可漫不注意而貽小兒以后患也。


一、出牙發(fā)熱之治法

小兒第四個月至第十個月內,齒牙漸次出生,最初出生之二齒,為下牙床之門齒,繼則出生上牙床之門齒一對,若上牙床門齒先出,或先出一枚者,皆為不良之現(xiàn)象。其出生之遲早,亦因人而異,早則四五月出生,遲則至十月方出,亦有落地時已有牙者,亦有一周歲方出牙者,則百人中偶有一二也。至于出牙之時,最普通之征象,常為身體發(fā)熱,胃口不良,甚則睡眠不安,時時驚惕,或兼有泄瀉,或兼有嘔吐,此時可驗其牙床微脹或作浮腫,漸露白色齒頭者,即出牙證也。牙齒頂穿牙床而露頭之時,因生長之力較速,故現(xiàn)發(fā)熱之狀,發(fā)熱雖非病征,然引起他種之病恙,則不得根據(jù)法治之。譬如因發(fā)熱則消化為之遲鈍,胃中失其常序,而嘔吐之證見矣,腸中失其常序而泄瀉之證見矣,皆宜酌用清涼退熱及輔助消化之劑。體實者多佐以退熱、消痰、清火之藥,體虛者多佐以健脾、扶氣、化積之藥,雖見證治證,與一般疾病之治相同,然切忌過于苦寒克伐香竄之品,以暗耗其生長之氣,此于出牙時之所宜注意者也。


二、感冒發(fā)熱之治法

小兒無端發(fā)熱,若不因于內傷者,非屬感寒,即屬傷風,非屬受濕,即屬受熱,均宜按證治之。

發(fā)熱無汗者宜微汗之,發(fā)熱有汗者宜和之,熱輕者輕清解表,熱重者清涼退熱,因寒因風因濕因熱,俱于成法之中,酌為變通,用其小劑,蓋小兒臟腑嬌嫩,不耐過劑之藥,若投藥中病,則體力恢復甚易,輕微小恙,自必退除,所謂平淡有奇功,于此恒最適用也。

第五節(jié)·弱癥

昔人謂小兒有五軟、五硬、五遲等證,又有雞胸、龜背、解顱、囟陷諸名,揆其原因,皆由營養(yǎng)不足,化育之力薄弱所致。無論其為胎中缺乏營養(yǎng),生而先天不足以成此病,或為生后乳食不足,后天失調,因循誤事以成此病,病狀有不同,其為積弱則一也,故此等疾病,統(tǒng)可名之曰弱癥,亦可名之曰軟癥。屬于此類者,當俟其病未全成之時,力加調護,時進藥石,則病可逐漸以退,若任其遷延,則鮮有不終身成為廢人者。嘗考小兒軟弱之成,以先天性者為較多,亦較為難治,譬如父母皆為積弱之體,雖能幸而受胎,然所生之兒,必伶仃弱質,數(shù)歲不行,或父老母少,陰陽懸殊,所生之兒,必細小嬌弱,動輒致病,或父母曾患梅毒,或父母皆嗜鴉片,所生之兒,非患軟證,即患硬證。凡此之類,中途之夭折最易,即他日幸而長成,則智力體力,兩不如人,徒寄于世,無裨家國,此世所謂低能之兒,各國皆所深切注意而為預防取締之謀也。編者于此,敢敬告吾國人曰∶人之欲求生育,小之為家庭嗣續(xù),大之為國家種族,責任綦重,則于選擇配偶之時,以及種子求嗣之夕,切勿茍且以造成低能之兒,實為至要,即不幸而成矣,則宜為之多方醫(yī)治以使其儕于常人,如是方無負于家,無負于國,無負一己,無負小兒,若惟欲念之是圖,一任低能兒種之增加,于國于家,皆為罪人,寧僅一身受害而已哉。茲將各種弱證逐一述其證治如下,深望國人側重其病源而加以注意,俾于種族上謀偉大之補救則幸甚。


一、五軟

五軟者,頭軟、項軟、四肢軟、肌肉軟、口軟是也。小兒身體嬌嫩,過硬本所不宜,略軟應非所忌,惟軟而至過于其度,或當逐漸發(fā)育之時而仍綿軟無力者,是則病象顯然矣。頭軟者,頭骨不固,囟門虛大;項軟者,頸項無力,東倒西歪;四肢軟者,手臂無力,足難行立;肌肉軟者,皮肉寬軟,如絮如綿;口軟者,口齒俱柔,唇薄無力。之五證者,雖病狀不同,而其源則初無大異也,蓋非屬骨胳痿軟,即肌肉柔弱,氣血不充,不足以資長養(yǎng)也。先天性者,由于稟賦之不足,后天性者,屬于乳期之失養(yǎng)。茲將其治法述下。


二、五軟之治法

頭軟、項軟、四肢軟之類,多屬于骨胳不強,治宜補其骨髓,俾之堅壯,可用鹿角、牛骨髓、骨碎補、牛膝等加以補氣養(yǎng)血之劑。肌肉軟、口軟之類,多屬于筋肉不強,治宜健脾扶胃,俾其充實,可用白術、山藥、人參、巴戟等加以補氣養(yǎng)血之劑。通治之方有六味地黃丸加鹿茸、五味及扶元丸等。


三、五硬

五硬又名五,小兒仰頭、哽氣、手足心堅、口緊、肉硬也。夫小兒身體,本屬柔軟,今硬過其度,是病象顯然矣。仰頭者,項頸硬直也;哽氣者,氣壅作痛也;手足心堅者,四肢僵木也,口緊者,環(huán)口拘急也;肉硬者,皮肉干硬也。之五證者,雖病狀不同,而其源則亦初無大異,蓋非屬骨胳中缺少柔嫩之質,即為皮肉不能吸收營養(yǎng)也。先天性者,亦由于稟賦之不足,后天性者,亦屬于乳期之失養(yǎng)。常按之生理學所載,凡人之骨胳,為礦物質及動物質二者所組成,礦物質主骨胳之堅,動物質主骨胳之柔,堅柔相濟,骨之發(fā)達乃不至偏欹。其有過軟者,則礦物質之過少也,其有過堅者,則動物質之過少也,總由營養(yǎng)不良,故成此偏欹之狀,浸假久之,軟者益軟,硬者益硬,即無法以挽此沉矣。茲將其治法述下。


四、五硬之治法

五硬之證,既屬于骨胳過堅,筋肉失榮所致,故證之初起為津耗陰傷,漸成獨陽無陰之候,陽無陰則失所根據(jù)附,再至陰陽俱傷,元氣不續(xù),則為不治。當初起時,宜急進養(yǎng)血補陰之劑,使其血足氣旺,陰陽無偏勝之患,硬癥自漸歸消失。及其既成之后,則宜宣通行氣為導,庶幾使氣血得灌溉于骨胳皮肌,再加補虛扶弱之品。硬癥亦可由重而輕,由輕而痊也,惟此際飲食起居之調護,最宜遵循醫(yī)者之諄囑,必須合乎攝生之法,乃能漸奏功效。通治之方,有六味地黃丸及加味六君子湯,腹筋青急者宜六味丸加麥冬、五味,風邪內襲者宜小續(xù)命湯去附子。


五、五遲

五遲者,小兒立遲、行遲、發(fā)遲、齒遲、語遲是也。小兒達適當之時期,均應逐步發(fā)育而無所遲滯,有一于此,即為身體方面,有所虧損。立遲、行遲者,腰膝無力,骨胳空虛;齒遲者,骨氣不充,皆屬腎氣過弱,先天不足所致,由于后天者,則乳食不良(如乳母有宿疾及年老)或過少,亦有以致之;發(fā)遲者,血分不充,不能上華;語遲者,氣血衰弱,舌本無力。凡此征象,雖無五軟、五硬之甚,然足以喪失健康,危及將來則一也。茲將其治法述下。


六、五遲之治法

立遲、行遲、齒遲之證,其病根由于腎氣不足,骨髓不充,有類于軟,故治法宜加味地黃丸以補腎養(yǎng)血,身體過弱者可用八味丸。發(fā)遲者宜養(yǎng)血,用苣勝丹。語遲者,氣血不足,心肺俱怯,用菖蒲丸??傊?,五遲之證,俱屬于虧弱之類,用藥切勿伐其生生之氣,當可免釀大患也。


七、雞胸

雞胸者,胸骨彎出,胸前高脹,形如雞胸,故名。龜背者,脊柱彎折,背部突出,其形高尖,形如龜甲,故名。此二證者,雖可保其生命,然終身不治,考其病源,約有三端,一為生前稟賦不足,骨質柔弱,生后調護失宜,積漸以成,一為大病之后,本元驟虧,起居不慎,亦能致此,一為跌撲受傷,坐立過早,漫不注意,亦能致此。而雞胸與龜背,二者常相并而起,龜背漸高,雞胸常被累而成,雞胸方作,龜背常被累而成。亦有雞胸而不龜背,龜背而不雞胸者,則猶此中之幸也。原其所以相累成病,實以小兒胸骨脊柱,兩俱柔弱,此傾則彼折,彼折則此傾,幸而得免,固弱中之強而治之亦較早者也。夫胸前之骨與背后之脊,因人身之俯仰靈捷,不能生成過堅之骨以阻礙之,因是胸骨雖支持身前之重,而硬中帶軟,在小兒尤易彎曲,脊柱雖支身后之重,而每節(jié)連串疊置,在小兒尤易脫榫,此小兒之所以易成雞胸龜背,亦固其宜,惟是證一成,最難撤消,乃早提防,庶乎可免。

茲將其治法述下。


八、雞胸之治法

雞胸之為病,在胸骨及肋骨之失其常形,病因種于先天之衰弱者為多,法宜先用正骨夾板夾持之,阻其外突之勢,再服補益之劑,以培其本。其由于后天者,則痰濕停飲,積聚心胸,復感風熱,肺熱脹滿,因而胸骨高起,宜用五苓散合寬氣飲,入姜汁蔥湯調服,次用清肺飲、雄黃散、碧玉丸、如意膏之屬,或乳母過食膏粱濃味五辛之品,以致胸中漸高者,宜以清胃散母子并服,其他有龜胸丸、圣惠大黃丸、百合膏之類均可斟酌施用。然必須視其病之由于本者,或由于標者,如因熱脹標急者,則宜先治其標,如標去而胸仍高者宜治其本,此不可不慎重將事者也。


九、龜背

龜背,以其狀名其病也。其原因已見前述,在小兒多患之,則以小兒骨未堅,強令獨坐,或由風寒之侵襲,或由大病之未復,均易委頓而成此病。若在成人,則骨質堅韌,罕有此病矣。

百日以內生者不治,背已折者亦不治,世稱雞胸龜背,無法可施,蓋有由也。茲將其治法述下。


十、龜背之治法

龜背初起,法宜先用正骨夾板夾持之,先阻其外突之勢,然后再用藥調治。由于虛者,宜服補益之劑,由于熱者,宜服清熱之劑。外治有灸法,灸肺、心、膈三穴,各三五壯,艾炷如小麥大。有摩法,取龜尿點骨節(jié)間,摩之使其內透(雞胸亦可通用)。通治方有松蕊丹,可斟酌用之。


十一、解顱

小兒囟門開大,頭縫不合,如開解之狀,謂之解顱。此證屬于稟賦薄弱,氣血不足,腦髓虧少所致。患此者必難養(yǎng)育,即能長大,亦往往成為廢人,蓋人無腦髓,如草木之無根,雖有良方,亦難奏效,惟神氣充足,能飲能食,投補藥即應者可治。茲將其治法述下。


十二、解顱之治法

解顱因父體怯弱,稟賦不足者,宜服錢氏地黃丸加鹿茸,因乳母氣血俱虛者宜四君子湯或四物湯,有熱者加黃連、甘草。通治宜調元散、張渙玉乳丹、狗腦丸之屬。外治宜天南星散、王氏封囟散、三辛散之屬,或以帛束顱,用白蘞末敷之,或防風一兩五錢,柏子仁、白芨各一兩,為末,乳和敷囟上。


十三、囟陷

小兒囟門微陷,本不足為病,其有囟門過期猶未長足(大概小兒漸長,則囟門漸縮,至一歲半而全合),或竟低陷不平者,則屬于虛弱之證,或因先天不足,血氣虛弱,不能上充腦髓,或由泄利慢驚,病后氣虛,以致囟門陷下,病原雖有不同,其總因實由于虛則一也。早為調治,自易撤消,若因循坐誤,亦可漸成不治之證。茲將其治法述下。


十四、囟陷之治法

囟陷一證,治宜培本養(yǎng)元,使其氣足血旺。外治宜用烏附膏貼之,或狗頭骨炙令黃,搗篩細末,雞子清調涂,內服宜金液丹、固真湯、圣惠生干地黃丸之屬。至于囟門突起,則有實有虛,實者因胎熱或外感受邪,虛者因乳哺不節(jié),寒熱不勻,贓腑不調,氣虛浮腫,各宜因證治之。


附方

(一)六味地黃丸治腎精不足,虛火上炎,面生雀斑,頭目眩暈,咽喉燥痛,口舌瘡裂,耳聾齒搖,腰膝痿軟,骨熱酸痛,足跟痛,小便淋秘或不禁,遺精夢泄,水泛為痰,自汗盜汗,亡血消渴,尺脈虛大,婦人經(jīng)事不調,小兒虛損,腎疳腦熱,瘡毒。

熟地(砂仁酒拌九蒸九曬杵膏,八兩)山萸肉(酒潤炒)干山藥(炒。各四兩)丹皮(酒洗微炒)白茯苓(人乳汁制焙)澤瀉(淡鹽酒拌炒。各三兩)研為細末,和地黃膏加煉蜜為丸,如梧子大。作湯服即六味地黃湯。

(二)扶元丸治小兒先天不足,后天羸弱。

人參白術(土炒)茯苓熟地茯神黃(蜜炙)山藥(炒)炙甘草當歸白芍川芎石菖蒲(各等分)姜棗水煎服。

(三)加味六君子湯治傷寒病后,脾胃虛弱,腸滑泄瀉,發(fā)熱微痛,小兒脾疳泄瀉。

人參白術茯苓黃山藥甘草縮砂仁(各一兩)濃樸肉豆蔻(面裹煨。各七錢五分)研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飯湯調下。痰多者加陳皮、半夏。

(四)六味丸六味地黃丸之簡稱。

(五)小續(xù)命湯治中風不省人事,斜癱瘓,麻木眩暈,涎鳴反張,暗啞厥冷,及風痹香港腳,外顯六經(jīng)形證者。

麻黃(去根節(jié),泡)桂枝甘草(炙)杏仁(去皮尖,研)白芍(酒洗)川芎防風人參黃芩(各一錢四分)防己(二錢)大附子(炮,去皮臍,七分)除附子、杏仁外,搗為粗末,后入二味和勻,分作二劑,加姜棗清水煎服。如無汗惡寒,倍麻黃、杏仁;有汗惡風,倍桂枝、白芍;無汗身熱不惡寒,去附子倍甘草加知母、石膏;有汗身熱不惡風,倍桂枝、黃芩加葛根,無汗身涼脈沉而細,倍附子加干姜;有汗無熱,畏寒脈沉,倍桂枝、附子、甘草;肢節(jié)攣痛,麻木不仁,脈緩,加羌活、連翹。尚有其他種種加減應用之法不備錄。

(六)加味地黃丸治腎水枯竭,虛火上炎,咳嗽煩渴,食減形悴,小便頻數(shù),白濁陰痿,或黑夜晴明,口瘡齦爛喉痛,或吐瀉日久,津液虧耗,口干作渴,或五臟俱損,寢汗發(fā)熱,或痰氣上涌,手足厥冷,腿腫腳瘦,癰疽等證,常服除渴疾,壯氣血。

熟地(八兩)山藥(四兩)山萸肉(五兩)白茯苓牡丹皮(各四兩)澤瀉(三兩)肉桂(六兩)五味子(三兩)一方加炙鹿茸二兩,研為細末,入熟地膏煉蜜或米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七)八味丸治命門火衰,腎虛火炎,小便秘澀,流注鶴膝,口舌生瘡,或耳虛鳴,香港腳入腹等證。

熟地(八兩)干山藥山萸肉(各四兩)白茯苓牡丹皮澤瀉(各三兩)肉桂附子(各一兩)研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若乳母命火衰,兒飲其乳致病者,子母同服。一方無肉桂加五味子。

若虛寒過甚,宜去丹皮、澤瀉,加杜仲、牛膝、五味、鹿茸之屬。

(八)苣勝丹治發(fā)不生。

苣勝(一合)當歸(洗,焙干)生干地黃芍藥(各一兩)胡粉(鉛粉,五錢)先以苣勝、胡粉研細,次入諸藥搗籮為細末,令勻,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煎黑豆湯送下。

(九)菖蒲丸治小兒心氣不足,不能言語。

石菖蒲(三錢)人參(五錢)丹參(二錢)天門冬麥門冬(各一兩)赤石脂(三錢)一方無赤石脂,有赤苓、遠志、甘草。

(十)菖蒲丹治小兒數(shù)歲不能語。

菖蒲(九節(jié)者,一寸)遠志(去心)桂心(各一兩)酸棗仁人參黃連(各五錢)研為細末,煉蜜和丸,如芡實大。

(十一)五苓散治水分有熱,小便不利,煩渴,或水飲內停,臍下悸。

茯苓豬苓白術(土炒)澤瀉肉桂(十二)寬氣飲消痰,逐水,進食,通利關節(jié),除胸膈痞結,治蓄氣而成搐,傳變急慢驚風,氣逆不和,精神昏倦。

枳殼枳實人參甘草驚風發(fā)搐,姜汁蔥湯同調服。

(十三)清肺飲補肺氣,養(yǎng)脾胃,定心氣,治仲夏暑邪。

白芍(五分)人參升麻柴胡甘草(各四分)天門冬麥門冬(各三分)陳皮(三分半)黃芩黃柏(各二分)(十四)雄黃散外用治癰疽發(fā)背,紫暈疼痛不止。

雄黃黃丹乳香沒藥(各五錢)粟米小粉(三兩)草烏頭天南星絡石百合(各一兩)白芨(二兩)研為細末,溫水調敷。

又方∶雄黃黃柏檳榔川大黃麒麟竭(各七錢五分)麝香(一錢)川連(一兩)白芷木香川芎桂心(各五錢)當歸(三錢)研為細末,臘豬脂調令勻,涂于絹上,治癰疽赤腫疼痛,未得膿潰(貼腫處,候膿潰后,用膏藥搜膿生?。?/span>

(十五)碧玉丸治痰嗽,氣喘胸滿,飲食減少,睡不得寧,煩躁有熱。

青黛生明礬生南星滑石(各二錢五分)輕粉(五十貼)全蝎(十五尾,去尖毒)巴豆(四十九粒)研為細末,姜汁煮糯米粉為丸。

(十六)如意膏治痰喘。

半夏(炮制)天南星(炮制,各一兩五錢)研為末,生姜汁和勻,炙干,再和姜汁,候干,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至二丸。

(十七)龜胸丸治龜胸高起。

川大黃(酒煨)麻黃(去節(jié))百合桑皮(姜汁炒)木通枳殼甜葶藶(微炒)杏仁(炒黑)芒硝(各等分)研為細末,以杏仁、芒硝同研如脂,煉蜜和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蔥白湯化下。

(十八)圣惠大黃丸治龜胸,肺熱壅滯,心膈滿悶。

大黃(七錢五分)天門冬(焙)百合苦杏仁(麩炒)木通桑白皮甜葶藶(隔紙炙紫)樸硝(各五錢)研為細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

(十丸)百合膏潤腸去積。

百合(一兩)樸硝杏仁(湯浸去皮尖)桑白皮根木通川大黃天門冬(去心。各五錢)研為極細末,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米飲送下。

(二十)水龜溺即龜尿,治耳聾(滴入)口啞,中風舌喑(點舌下),龜胸龜背(摩患處),亦治小兒驚風口閉,此物走竅透骨,故為治喑聾之品。取尿法∶用三腳竹架頂起龜腹,令足無著,不得爬動,置大盆中以受其尿,若尿不出,以麝香或冰片細末滲其鼻,自下。

(二十一)松蕊丹治龜背。

松花(洗焙干)枳殼(麩炒)獨活防風(各一兩)川大黃(炮)前胡麻黃(去根節(jié))桂心(各五錢)研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粥飲送下。

(二十二)四君子湯治嘔吐泄瀉,氣短面白,聲微肢困,食少不化,口舌生瘡,吐血便血,以及胎前產(chǎn)后諸病,凡屬于脾胃虛弱細軟脈象者皆可治。

人參白術茯苓甘草(二十三)四物湯治一切失血體弱,或血虛發(fā)熱,肝邪升旺,或癰疽潰后,晡熱作渴,及婦人月經(jīng)不調,臍腹痛,腰中疼痛,或崩中漏下,或胎前腹痛下血,產(chǎn)后血塊不散,惡露不止,凡屬于血液虧少之病皆可治。

熟地(血熱換生地)當歸白芍川芎(二十四)調元散治小兒先天不足,顱解肌瘦,腹大神昏,及五遲等證。

干山藥(五錢)人參白茯苓茯神白術白芍藥熟地黃(酒洗)當歸(酒洗)黃(蜜水炙。各二錢五分)川芎甘草(炙。各三錢)石菖蒲(二錢)研為末,每服二錢,加姜二片,棗一枚,水煎服。

(二十五)玉乳丹治嬰兒頭縫開解。

鐘乳粉(根據(jù)古法制煉者)柏子仁干熟地黃(根據(jù)法蒸焙者)當歸(洗焙干。各五錢)防風補骨脂(炒。各一分)共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乳食前茴香煎湯送下。

(二十六)狗腦丸治小兒喜搖頭,解顱。

狗腦(一個)五加皮甘草(炙)白術防風鐘乳石干地黃(各一分)牛黃(二分)以狗腦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米飲送下。

(二十七)天南星散外用,治產(chǎn)后吹奶,小兒重,重齦,囟開,鼻塞。

天南星(大者微泡去皮)研為細末,溫湯調,以鵝翎蘸涂患處,小兒米醋調涂緋帛上,貼囟上,炙手頻熨之,立效。

(二十八)王氏封囟散外用,治囟腦開張,咳嗽鼻塞。

柏子仁防風天南星(各四兩)研為細末,每用一錢,豬膽汁調勻,稀稠得所,攤在緋絹帛上,看囟子大小剪貼,一日一換,不得令干,時時以湯潤動。

(二十丸)三辛散外用,治小兒解顱。

細辛桂心(各五錢)干姜(七錢五分)研為末,姜汁和敷貼顱上,面赤即愈。

(三十)烏附膏外用,治囟門陷。

生川烏生附子(各五錢)雄黃(二錢)研為末,用生蔥和根葉細切,爛杵,入前藥末同煎,作成膏,貼陷處。

(三十一)金液丹治陰極發(fā)躁,厥冷脈伏,爪甲唇青,自汗吐利,小便不禁,或陰結畏寒,二便不通,及小兒脾胃虛寒,吐利,肢厥,神昏,多睡露睛,口鼻氣冷,將成慢驚。

舶上硫黃(五兩)研細水飛,入沙罐內,鐵盞蓋定,鐵線纏口,鐵釘旋緊,水調赤石脂封口,鹽泥固濟,候干埋地坑,以三足釘釘于地,將罐置釘上,另用一盞,盛水置罐上,再用鹽泥固濟,慢火燒養(yǎng)七日夜,再加頂火,用炭十斤為度,候冷取出,用柳木槌于乳缽中研細,每末一兩,用蒸餅(小麥面加酵糟蒸成之物品)一兩,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腹時熟湯或姜湯或米飲送下。

(三十二)固真湯治吐瀉痢后,胃虛脾慢,四肢口鼻氣冷,沉困不省人事。

人參附子茯苓白術(各二錢五分)黃(蜜炙)山藥肉桂甘草(濕紙裹煨透。各二錢)每服二三錢,清水加姜棗煎服。

(三十三)生干地黃丸治小兒十歲不行。

生地黃當歸(焙)防風酸棗仁(微炒)赤苓黃川芎羚羊角羌活甘草(炙微赤)桂心(各等分)搗爛,和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食前溫酒送下,量兒大小加減。

第一節(jié)·痧疹概要

一、痧疹起源

痧子越人稱為,北人謂之疹子,秦晉之間曰糠瘡,南人俗語曰麩瘡,閩粵之間皆號麻,蓋一病而俱數(shù)名也。近今吳人于小兒出,皆稱痧子,成人出,則號疹子,其實人不論長幼,凡初次發(fā)出者皆痧子也,其后復發(fā)者,皆疹子也。疹與痧雖屬一類之病,然究有小別,痧子點密而較細,疹子點稀而較粗,痧子先天之毒為多,疹子后天之毒為多,故北人稱痧曰疹,亦有微誤。至于病之起源,可以賅括稱之曰毒。蓋兒居母腹,以母之氣血為氣血,夫人孰無飲食之所傷,六淫之所侵,毒之伏于母體者,胎兒莫不感之。且當成胎之時,精華者供榮養(yǎng),糟粕者棄胞中,則積漸所蘊,皆足成毒,胎兒日處其間,又安能免于為毒所染。故胎兒各組織中,悉含有毒素,可以斷言,比其生也,其新陳代謝之作用,倍增于往時,故其毒有宣泄之必要。于是或生而游風丹毒,一時蜂起,或生而腮腫口腐,雜然并作,此皆毒之泄露也。然毒之盛者聚者,自隨初生去毒之法由人力以逗之外出,然毒之輕者散者,則一時不易發(fā)出,伏蘊于內,待時而動,于是乎痧子一癥,遂為小兒人人所必經(jīng)之癥矣。至于痧疹觸發(fā)之期,最盛于春夏,則以時當降藏之后,天氣動,地氣泄,時行之邪襲于外,含蘊之毒遂動于中,是以痧疹之發(fā),必有誘因,或一門皆染,或闔境流行,職是故耳。再者凡痧子之發(fā),必密布周身,無微弗至,則正因胎兒各組織中悉含有毒素,故無處不泄也。若有一部未發(fā),為一部之毒未透,是以驗痧者,恒視透齊與否,以定施治之標也。


二、痧疹病理

痧疹之發(fā),既為人身宣泄邪毒之路,故其發(fā)也,由內達外,由血分而達于氣分,始于脾終于肺也。何以言之,考脾主一身肌肉,肺主一身皮毛,痧疹之發(fā),既由肌肉以達膚表,而脾為藏血之臟,肺為主氣之臟,故知其發(fā)于血達于氣,始于脾終于肺也。準是更可知痧疹當隱現(xiàn)于皮膚之間,即為邪毒已外傳于肺之證,若盛發(fā)之時,則邪毒方悉趨于肺以尋出路。其有發(fā)而不易透達者,是肺之不宣也,其有旋出即沒者,是肺不任邪,或肺氣之閉塞也。是故治痧之法,主重在肺,極痧之變,亦以邪毒陷肺為最劇。至于痧出將沒,尤當以清肺為急,蓋向者余毒未免留戀肺臟,清之正以杜其后患也。由此觀之,治痧自始至終,總不離于肺,此法之常也。至若變癥蜂起,則邪有不得泄而內陷者,或熱甚侵肝者,或熱甚灼心者,則須兼脾、肝、心、肺四臟分治,以消息之。正昔人所謂痧疹一癥,四臟俱受其傷也。


三、痧疹癥狀

痧疹將發(fā),其初并無顯著之現(xiàn)狀,即偶有發(fā)熱,不過似尋常之感冒而已,繼則身熱益甚,口渴而燥(或間有惡寒者),咳嗆時作,涕淚俱有,不時噴嚏,此痧候也。如是者多或七八日,少或二三日,氣急煩悶,眼赤腮紅,隨即見點矣。甚者干嘔惡心,或兼泄瀉,或兼吐利,其點初見不多,根據(jù)次升序,每間數(shù)時,熱較甚則氣益粗而痧點益增,當其壯熱之時,謂之潮。潮甚者,恒倦臥,重者則竟譫語悶亂焉,每日三五潮(每潮一次則痧點增多一次),潮三日則顆粒全透,無微弗至,毒發(fā)已凈,自漸退隱矣。其隱也亦以漸,大約三日后,顆粒平,而五六日后則隱不復見。當痧疹退隱之后,全身表皮,漸次更換,甚者周身起落屑之狀,輕者亦略有如粉屑之剝落,此生理自然之作用,無足異者。至痧點透齊后,有三四日不沒者,或沒而遲遲者,則以內有濕熱,故不易回也。痧子顆粒雖多少不一,巨細稍異,然總以鮮明紅潤者為佳,粒細顆突者為佳,至粒少而巨,或赤紫干燥晦暗,皆火盛毒熾,宜為早防。若渾身夾紅色成片,則為夾斑,若色白則為血不足,若黑色則九死一生矣。且既沒之后,尤須慎避風寒,嚴戒勞碌,忌口靜養(yǎng),方無余恙。否則辛辣早嗜,令生驚搐,鹽醋過早,令咳不止,雞魚早嘗,令天行時即重出,不避風寒,令膚燥癢,此皆終身為患,不可不戒也。


四、痧疹治法

痧疹當未發(fā)之時,未必能斷為痧疹也。此時切其脈浮數(shù)(襁褓兒無脈可尋,則用大拇指按其腕之外側驗之),聽其氣息,有時微粗,可與輕清表劑,自無或誤。蓋諸病發(fā)熱初起,使非虛熱內傷之屬,率從表解也,惟熱有輕重,表有分寸,大概熱盛而渴而燥者,宜乎辛涼,熱不甚而煩而悶者,宜乎辛散,熱而挾濕,濕在上者,宜汗,濕在下者,宜佐以利水,此治痧之初起也。及其熱甚之后,咳嗆迭作,眼淚汪汪,鼻流清涕,不時噴嚏,便知痧候,宜急用透達清肺之劑,庶使邪毒易泄,迨至眼赤腮紅,痧點隱現(xiàn),尤當以前法為準,所以使邪毒泄而易暢也。在此時期中,有兼見之癥,不一而足,膈悶懊者宜舒氣散結,頭痛昏暈者宜辛散祛風,嘔吐嘔痰者宜快氣消痰,下利泄瀉者宜側重透達,若大便不爽則宜涼潤微利,若氣急喘滿則宜開肺泄邪,此治痧之初發(fā)也。至于痧子發(fā)現(xiàn)之后,迭經(jīng)透達,點已出齊,仍宜辛散之劑以達余蘊,清涼之劑以保肺臟。然清涼有不可驟下者,若點稀色白,宜養(yǎng)血助氣,辛散有不可恒用者,若點密色紫,或暗而成片,宜清血解毒,至痧回之后,大抵清涼之劑,蕩滌余邪,虛弱者宜補益脾胃,此治痧之大概也。

上述痧疹治法,其簡易者也,至于痧癥有兇險者,不可執(zhí)一以例之。

(甲)痧疹有不能透表者,一因風寒郁遏,則皮膚干燥,毛竅竦栗,宜越婢湯、葛根解肌湯之屬,甚則氣粗喘促,腹中脹痛,煩擾不寧者,宜越婢湯去棗,重用石膏,或麻杏石甘湯之類。二因火毒熾盛,則頭上顆粒,隱隱紅紫,其他各處或有或無,此火毒熾則津液少,以致不能暢透,宜白虎湯加荊芥、玄參之屬。三因中氣本虛,則唇色淡白,二便如常,雖有蘊熱,無力透達,宜消毒飲加木通、車前、茯苓使內化為主。四因內熱深蓄,燔灼血分,雖透而不齊,但見點子扁闊,赤成塊,塊上復有小粒平塌不起,亦有一片如風毒者,顆粒不尖,二者雖透,然熱邪之逗留尚多,防有他變,宜竹葉石膏湯去半夏,使內化為主。

(乙)痧疹有已透表而早沒者∶一、外為風寒所遏,邪反內攻而沒早者,宜消毒飲加蔥頭熱服,復透者吉。面本紅潤而驟變蒼白,宜越婢湯去棗,以使復透(按透而早沒,邪已在肺,故宣肺為急,若肺邪不得泄,必致喘滿)。二、遍身青紫熱腫,喘脹氣急者,此毒滯血凝,半匿表肌,宜涼膈散去芒硝加麻黃、石膏以發(fā)越之。三、內挾痰熱,火郁不發(fā),或腹脹喘急,不省人事者,宜白虎湯加玄參、竹葉。

四、身熱煩滿,腹脹喘促,溺澀臍突者,宜涼膈散加葶藶。五、誤食酸收之物,致伏匿壯熱,喘咳煩悶者,宜豬膽汁、制甘草煎成續(xù)續(xù)與之,使得吐,或微汗為止。六、誤食辛溫,以致喘咳聲喑者,宜消毒飲加石膏、馬兜鈴之屬。凡痧疹出未三日而回者,皆為早沒,出一日或半日而沒者為兇。

(丙)痧疹有邪毒內陷者,最為危候∶一、痧疹未出之時,僅見發(fā)熱,未必能斷為痧也,然發(fā)熱一二日,忽然煩滿神昏,驚搐狂妄,此邪毒不易透達,即防內陷之變,宜清里解表并進以治之。二、痧疹旋出即沒,唇焦舌燥,譫語謬妄,此毒陷于胃也,宜犀角解毒湯。三、痧疹搦手搖頭,尋衣摸床者,或鄭聲復語,側身靜臥者,此毒陷心也,宜至寶、紫雪之類,或天麻、羚羊、犀黃之屬。四、痧疹似透非透,氣促而喘,喘而身熱,隨即面紅見點者易治,喘而咳者易治,若喘而痰聲呼呼,咳不得出,喘而張口抬肩,喘而無涕者,皆為毒邪陷肺也。

里熱甚者宜竹葉石膏湯(去半夏),冬日量加麻黃以發(fā)之,咳不能出,痰不能豁者,宜蟬衣、牛蒡、菖蒲、膽星、前胡、麻黃之類。便艱者,枳實、大黃皆可酌與。至喘而鼻煽,為肺氣將絕,鼻鼾沉睡,為肺氣壅塞,皆屬險候。此痧疹重癥之大概也。


五、痧疹脈法

痧疹屬陽邪,故宜見陽脈。本來陰癥見陽脈者吉,陽癥見陰脈者危,痧疹尤甚。凡脈之洪、浮、滑、數(shù)、弦皆陽象也,脈之細、澀、沉、伏、遲皆陰象也,故痧疹脈伏,使非熱極見陰,即屬元氣怯弱,脾胃衰敗,均為危癥。次之即脈之細弱者,雖非危證,亦防變端。然有不可一概而論者,則其人本屬陰臟,脈必一生常細,或其人脾胃無甚實熱,脈亦未必洪數(shù),此則當另求真象于脈外者也??计胀鹫钪},大率初起浮數(shù),繼則洪數(shù),熱方進者,必見弦大,胃熱有積者,必見洪實。至于胃家虛熱,多見洪滑,內有痰濕,獨見滑象,血分熱極,數(shù)而兼促,此其綱也。至部位之分,則右寸獨浮大者,常為肺熱過甚,左寸獨浮數(shù)者,當防熱入包絡。至于兩關寧以較實為佳,左關屬肝,左弦當防血熱之盛,右關屬脾,右弦當防積濕,或胃熱之甚。若言兩尺,則命門與腎所屬,過于洪大,里熱必盛,過于細小,邪毒難透,均所不利。惟小兒痧疹,大都不全恃乎脈法,然有時不得不取資證書決疑者,因錄之以備一格。


六、痧疹舌苔

痧疹大都有苔,其色白者屬肺熱,色黃者屬胃熱,黃而膩者為濕,黃而糙者為濕熱,純黑者為心絕,黑而濕者為熱淫血分,黑而燥者為熱淫氣分,皆為危候。驗苔之外,又當驗本,痧疹以舌本紅者為佳,蓋亦陽證應見陽象之謂也。惟紅甚變紫變黑,則為火亢心絕,亦屬危癥。至部位之分,大都紅于尖者心肺熱,紅于邊者肝膽熱,紅于根者下焦熱,若舌紅出血,則急當寒涼清血,舌白不紅,則宜保全脾胃也。


七、治痧須知

治病用藥,貴乎圓活,臨證處方,重乎機變。況痧子一癥,病變繁復,輕者著手固易,重者到處荊棘,故關于痧子之宜忌,痧子之順逆,不可不一一辨明,俾便臨證時有所取舍也。謹錄如干條于下。

(一)痧疹只怕不能出,若出盡則毒便解,故治痧疹者,當察時令寒暄以藥發(fā)之。如時大寒,則用桂枝、葛根,無汗而不易透者,麻黃亦在所必用也。

(二)痧疹之發(fā),由于陽邪熱毒,故已有透露之機,切忌辛溫之劑??夹聊苤鸁幔瑴啬苤?,故大抵痧疹欲出之際。雖寒勿用桂枝,雖虛勿用參、術也。

(三)痧疹小而碎,少陰心火也。心肺位于上,心火旺則肺受之,故治痧疹,專以肺為主??人哉?,火炎則肺葉焦舉也;鼻流清涕,鼻為肺竅,火逼液流也;目中淚出者,肺熱則移于肝,肝開竅于目,故熱自肝之竅泄也。心熱者,宜連翹心、梔子心、竹葉卷心、燈芯之屬;肝熱者菊花、桑葉、鉤藤、龍膽之屬。至于肺熱,則仍以宣泄為主,非熱甚或邪毒陷肺者,禁用寒涼也。

(四)痧疹喜清涼,痘喜溫暖,然痧疹初出,亦須溫暖托出,是以痧疹禁居陰涼之地,并忌見風。

(五)發(fā)熱六七日,知是痧疹,卻不見出,此皮膚堅濃,腠理閉密,或曾有吐利乃伏也,宜用麻黃湯發(fā)之。

(六)痧疹發(fā)出,一日即沒者,乃為風寒所沖,必至毒邪內陷也。此時如膚白身熱不甚者,宜麻黃湯以發(fā)之;如身熱煩悶,或譫語悶亂,則毒已內歸,宜大青湯、羚羊散之類以清里。

(七)痧疹發(fā)熱吐利,乃火邪內逼,純是熱癥,不可作寒論。上焦多吐,黃芩湯加茅根、蘆根、枇杷葉;下焦多利,黃芩湯、香連丸;吐利俱作,黃芩湯多加茅根、蘆根。

(八)痧疹不忌瀉,泄瀉為邪有出路也。惟二便不利,頗多兇證,故治法大忌止瀉。然不瀉者,則不必故意使瀉,以免累及無辜也。

(九)痧疹小便赤澀,在初發(fā)熱盛時,是為正候,熱退則小便自利,若痧后見之,為余熱留戀膀胱,宜導赤散以清之。

(十)痧疹得嚏,最為吉兆。其初起而嚏者,為毒有泄路也;正出時而有嚏者,其候必輕;沒后而有嚏者,則邪毒盡解,可無余患;若嚏而多涕,此濁壅得泄,亦為佳象。至無嚏而鼻塞不通者,此必有邪毒留滯,不易外達,宜辛涼透達為主。

(十一)痧疹吐蟲,此因胃中痰熱膠固,蟲無所養(yǎng)而上竄也,能食即止。痧疹下蟲,此證多見于疹后,因胃熱少食,蟲不能安而下也,但須調其飲食自愈。

(十二)痧疹方出,咽喉腫痛,乃毒火上蒸,肺熱熏灼所致,宜甘桔湯加玄參、牛蒡、連翹。若咽喉紅腫腐爛,周身斑點如錦紋者,乃血分邪毒沸騰,宜大劑寒涼,以資挽救。

(十三)痧疹色喜通紅,若淡白者,心血不足。色太紅或殷紫者血熱也,黑色者死。投犀角大青湯以冀萬一。

(十四)痧疹有汗自出者,正喜其表之自解,痧疹有鼻衄或齒衄自出者,正喜其邪有泄路,皆不可止。

惟得汗固佳,過汗則亡陽,故虛弱之人,不宜過表;衄固不必止,然過衄耗血,亦宜止之。

(十五)痧疹咳嗽,連聲不斷,此邪由肺泄也。故方出之時,咳甚最佳,若透齊之后,方在回沒,咳甚不斷,上氣喘息,宜清咽滋肺湯以清肺熱,咳嗽多痰者,去麥冬加橘皮、茯苓。

(十六)痧疹聲喑,多由肺胃熱邪不能盡達于表,咳甚傷咽所致,治同上法。若喑而咽喉腫痛者,宜去麥冬、玉竹,加山豆根、射干之屬。

(十七)痧疹發(fā)搐,喉中必有痰鳴,為痰熱聚于心包之證,宜清熱透肌湯加栝蔞仁、竹葉。若無痰鳴,或作搐自嚙者,此正虛邪陷之死癥也。

(十八)痧疹唇舌破裂,由心脾之火上沖所致。其色必多深赤,初發(fā)或正出時見此者,宜白虎湯加黃芩、黃連、玄參、荊芥、薄荷之屬,若沒后見此,為心脾俱為毒乘,死癥也。

(十九)痧疹切牙,由胃熱所致。故多兼作渴,而手足發(fā)熱,喜飲涼水,宜按證酌加清胃滋肺之品。

若手足不熱,甚至厥冷,喜飲熱湯而切牙者,多為陽盛格陰之危癥,后必下血,咽喉作痛,痰鳴而死,即與白虎湯,亦多難救。

(二十)痧疹胸高氣促,由肺熱熾盛而作脹,為肺經(jīng)壞癥,多致不治。

(二十一)痧疹不食,由胃中邪熱熾盛,容熱則不能更容食也,不可強與,雖數(shù)日不食,但能少進米湯,亦無大害。在初發(fā)正出時,宜白虎湯加荊芥,痧透熱清則能食。若回后不能食者,宜清胃;元氣萎頓者,則需培補。

(二十二)痧疹身冷,至為兇候。蓋痧疹屬陽邪,陽癥見陰象,是為逆證。宜用透達之劑,兼溫養(yǎng)脾胃,用后發(fā)熱痧透者可治。至里熱熾盛,外見陰象,則宜用大劑寒涼,不可不細辨之。

(二十三)痧疹世人習知不透為可危,不知透后亦有危證,皆由里熱不清,或邪去正傷所致,故痧疹將沒,不可疏忽失治。

(二十四)凡看痧疹之法,多于耳后或頂上腰眼先見,其頂尖而不長,其形小而勻凈。頭面多發(fā)、胸背多發(fā)者為順,四肢多而頭面不出者為逆,至于襁褓中出痧,點粒較少,不必服藥。


附方

一、關于外治者(一)痧疹不透,氣喘欲死者,用脂麻(即胡麻子)五合,以滾水泡之,用木盆置帳中,趁熱熏頭面即發(fā)。

(二)痧痘倒出不快者,用胡荽四兩切細。好酒二盞,煎一二沸,入胡荽再煎少時,候溫,每吸一大口,微噴從項至足,勻遍,勿噴面。

(三)痧疹因觸犯霧露風寒,胸膈煩悶,隱現(xiàn)不能出者,用干象糞卷入粗糙紙內,燃熏之,或用干豬矢亦可。

(四)痧疹透緩,小米連殼煎水乘熱熏之,甚良。

(五)痧疹不透,用沉香、木香、檀香不拘多少,于大盆內焚之,抱小兒于煙上熏之即起。

二、關于內服者(一)預防痧疹之法,用絲瓜一枚風干,歲除日新瓦面上灰,攤地上去火氣,研末以百沸湯沖服,每歲如此,服至三四次,小兒永無痧疹之患。

(二)櫻桃四斤,入瓷瓶內密封埋土中,過二三月俱化為水,遇痧疹不透,危急者,取此汁一杯,略溫灌下極驗。

(三)痧疹表虛肌實,不能疏透,宜一味蔥白濃煎,時時與之,但得微汗即解。

(四)痧疹初起,用茅根或蘆根煮湯,時服甚妥。

(五)痧疹初起方(自制)治發(fā)熱煩悶,口干有淚。

防風薄荷象貝淡芩淡豆豉荊芥牛蒡子蟬衣連翹竹茹有汗或口渴甚者,去防風加白僵蠶;泄瀉者,加葛根;目糊多眵者,加鉤鉤或桑葉,驚搐啼叫者,去防風加鉤鉤、茯神、燈心;便艱者,加栝蔞、知母。

(六)痧疹見點方(自制)治痧疹見點,發(fā)熱口渴,咳嗽,面浮腮赤,小便赤澀。

白僵蠶牛蒡子連翹荊芥赤苓蟬衣前胡薄荷知母梔子心火,舌尖燥,胸煩,加黃連;肺火,口干、咳不爽,加淡芩;肝火,狂熱躁怒,加梔子;壯熱干燥或見衄血者,加玄參或鮮生地;胃熱口氣,加石膏;痰多或嘔吐,加貝母、杏仁、陳皮;泄瀉去知母、梔子,加葛根;挾食挾積者,則改用麥芽、神曲。

(七)痧疹透緩方(自制)治痧疹透緩,咳嗽氣急,舌白口干,煩悶神昏。

天麻前胡郁金竹茹連翹僵蠶櫻桃核牛蒡子豆豉象貝透遲咳艱,熱不甚,汗不出者,去天麻加麻黃;熱甚口渴,便艱或傍流者,去天麻加麻黃、石膏;大便結而不下者,加大黃、枳實;咽痛加山豆根、射干,或山慈菇、板藍根;點色紫而不顯者加赤芍。

(八)痧疹內陷方(自制)痧疹內陷,點現(xiàn)復隱,或紅紫成塊,神昏氣促,譫語悶亂。

羚羊角天麻知母茯神防風玄參淡芩燈芯毒盛口臭者加黃連;血分熱極者去防風,加大青、犀角;大便閉結者加酒炒大黃;痰盛氣促者,加膽星、竹茹;譫語悶亂者加至寶丹。

(九)越婢湯治痧疹不透,毛竅竦栗。

麻黃石膏生姜甘草大棗(十)葛根解肌湯治麻疹初起,發(fā)熱咳嗽,或乍涼乍熱。

葛根前胡荊芥鼠粘子連翹赤芍蟬衣木通生甘草(十一)麻杏石甘湯治風溫表里俱熱,無汗自汗,頭疼身痛,身重多眠,鼻鼾艱語,煩悶惡熱,脈浮者。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十二)白虎湯治陽明證汗出,渴欲飲水,脈洪大浮滑,不惡寒反惡熱者。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十三)消毒飲治麻疹發(fā)斑。

牛蒡子連翹甘草升麻山豆根紫草(各等分)研為細末,清水煎服。

(十四)竹葉石膏湯治傷寒胃虛而熱,煩渴作嘔。去半夏,治痧疹熱甚煩悶。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夏(五合)人參(三兩)甘草(二兩)麥冬(一升)粳米(五合)(十五)涼膈散治溫病表里實熱,及心火上盛,心癰膈熱,中焦燥實,煩躁多渴,頭昏目赤,面發(fā)毒熱唇焦咽燥,舌腫喉閉,吐血衄血,頷頰結硬,口舌生瘡,痰實不利,涕唾稠粘,大小便秘,諸風螈,胃熱發(fā)斑,譫語狂妄,小兒急驚,痘瘡黑陷,一切臟腑積熱等證。

大黃芒硝連翹淡芩甘草梔子仁薄荷加竹葉(一方加生石膏)(十六)清里解表湯(自制)治壯熱神昏,驚搐,或煩悶似痧疹不得出者。

大黃芒硝連翹淡芩梔子防風荊芥僵蠶蟬衣石膏麻黃胃無熱積去大黃、芒硝,加石膏、知母;虛者加白芍、白術、當歸、甘草。其他羚羊、犀角、銀花、黃連、黃柏之類,均可量癥酌加。

(十七)犀角解毒湯治痧毒倒,胃爛。

犀角連翹桔梗生地當歸薄荷防風黃芩甘草赤芍牛蒡荊芥川連(十八)至寶丹治中風卒倒,中惡氣絕,痰飲不語,神魂恍惚,頭目昏眩,睡眠不安,唇口干燥,傷寒譫語,心肺積熱,伏熱嘔吐,邪氣攻心,大腸風秘,血氣不通,寒熱交錯,中熱疫毒,陰陽毒,山嵐瘴毒,水毒蠱毒,中一切物毒,婦人難產(chǎn)悶亂,胎死不下,產(chǎn)后血暈,口鼻血出,惡血攻心,煩躁氣喘,吐逆,小兒諸癇,急驚心熱,卒中客忤,煩躁不眠,風涎搐搦。

犀角朱砂玳瑁琥珀麝香龍腦金箔銀箔安息香犀牛黃(十九)紫雪丹治煩熱不解,口舌生瘡,狂越躁亂,瘴疫毒癘,一切實火閉結,小兒驚癇百病,解熱藥毒發(fā)。

石膏寒水石磁石白滑石犀角羚羊青木香沉香玄參升麻丁香甘草樸硝消石金葉(二十)麻黃湯治傷寒太陽病,無汗,身疼痛,胸滿而喘,及肺經(jīng)咳嗽,喘急胸滿,風寒濕痹,肺經(jīng)壅滯,昏亂哮吼。

麻黃桂枝甘草杏仁(二十一)大青湯治毒邪內陷。

大青木通玄參桔梗知母山梔升麻石膏用路東黃土末濾水煎。大便閉、口干、腹脹,加酒大黃。

(二十二)羚羊角散治毒邪內陷。

羚羊角防風麥冬玄參知母黃芩牛蒡(炒研。各八分)甘草(二分)加淡竹葉(十片)清水煎服。

(二十三)黃芩湯治熱邪下行于腸而自利。

黃芩甘草芍藥大棗(二十四)香連丸治下痢赤白,白多于赤。

木香(五錢)黃連(二兩)共研細末,陳米飯或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二十五)導赤散治心移熱于小腸,小便赤澀,莖中作痛,熱淋不利。

生地(五錢)木通甘草梢淡竹葉(各一錢)研為末,每服三錢。

(二十六)甘桔湯治咽喉腫痛。

甘草桔梗(各一錢)又方加山豆根、玄參、牛蒡子、荊芥等分,麥冬加倍。

(二十七)犀角大青湯治斑出大盛大熱,心煩狂言悶亂,不能發(fā)透。

犀角(二錢)大青(錢半)黑參升麻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各一錢)甘草(八分)無大青用青黛。清水煎服。

(二十八)茅花湯治衄血。

防風荊芥甘草牛蒡子(炒)生姜茅花(二十九)黃連湯治多汗。

黃連黃柏黃芩黃生地歸身麥冬浮麥清水煎,去渣,調蒲扇灰服。

(三十)清咽滋肺湯治麻后余熱,咳嗽聲喑。

黑參牛蒡子荊芥玉竹貝母栝蔞根馬兜鈴桔梗麥冬(各等分)甘草(減半)清水煎服。

(三十一)清熱透肌湯治麻疹未透,熱甚而咳。

黑參石膏牛蒡子荊芥防風前胡葛根杏仁(各等分)甘草(減半)清水煎服。

第二節(jié)·痧證分類

痧疹之種類,大率如下∶

一、灌膿漿之痧疹

號行漿疹子,其狀頗似痘而實則不同,痘必有頂盤,疹雖有漿而顆粒必不堅,根盤必無紅暈。此由平日其人濕盛,或脾胃虛弱所致。若貫膿后不結痂者,此元氣虧損也,當大補脾胃為主,不可誤認邪熱未盡而與清熱退火之劑。


二、疹夾痘

乃痧疹之中,夾有痘瘡者,此由毒瓦斯太盛,故一齊涌出。疹以風邪外感之毒為多,痘以胎毒內發(fā)之毒為多。二者相雜,癥號難治,蓋治痘宜溫,治疹宜涼也。然細察虛實寒熱,亦有活法可求。譬如虛者熱不盛而疹痘俱少者,則宜參用治痘之法,以托痘為主;實者赤暈發(fā)者,則宜用治疹之法,或頻進化斑湯,則疹毒自解,而痘自起。


三、奶疹子

小兒初生未盈月,忽遍身發(fā)紅點也。此證由于胎中受熱,又適染時行癥而起,故生下便發(fā)。小兒臟腑嬌嫩,不必服藥,宜以治痧痘套方大劑,與乳母飲之,更令乳母避風寒,忌房事,食淡茹清,切忌冷水、瓜果、雞、魚、炙、、酸醋、五辛、糖蜜、香鮮之物,犯之則皮毛閉塞,毒瓦斯難泄,遂變黑而死。如渴極欲水,只與蔥白湯以滋之。

更有發(fā)斑一證,形式與疹不同,治法亦有稍異??拣鹫顬辄c形,斑為片形,痧疹顆粒突起,視之有形,摸之有物,斑則一片紅紫,視之有形,摸之無物,此斑與疹之分別也。然發(fā)斑亦有腫者,大都斑而兼痧疹,其上微突者為疹,其下成片者為斑也。斑有陽斑、陰斑之分,凡其色淡者,微如蚊跡者,但胸背或手足間有稀少微紅之點,而其人安靜者,此陰斑也。陰斑決不夾于痧疹之中,可姑置勿論。若陽斑者,或由胃熱,或由血沸,或獨發(fā),或痧疹透后血分郁熱亢甚,亦多發(fā)斑,大都以鮮明紅赤為順,色紫為重,色黑如煤者百無一痊也。故病至發(fā)斑,大忌用辛溫以助其熱勢,輕者猶可用辛涼,則參照治痧疹之法以治之,亦可通用。至于重者,則概宜寒涼之劑,以平其炎炎之勢,或酌通瘀之劑,以泄其壅塞之毒,倘誤用溫劑,勢必紅斑變紫,紫斑成黑也。此外,有所謂風疹者,由脾虛血熱,或受風邪而作,其形浮腫成片成塊,愈搔愈甚,宜疏氣除濕之品,不可專用風藥。又有癮疹,由脾家蓄熱,更兼風濕,故隱隱發(fā)點粒,似腫非腫,多發(fā)癢或不仁,以其隱現(xiàn)于肌肉,故曰癮疹,時或壯熱惡寒有若似疹,實則非疹也,宜宣發(fā)風濕主之。又有痱疹,即夏月痱子之極盛者,其粒大如粟米,皮膚盡赤,多生項下夾窩內胯,肥兒易患之,外科書謂之暑毒,宜居涼爽之處,不必服藥。若爪破皮,易變成膿瘡,宜用藥敷撲,以免潰爛。又有凍疹,因寒冬天地之氣閉塞,交春風動,易襲虛人之皮毛,則發(fā)色白形如魚子之疹點,惟不遍及一身,周時收沒,即無痕點,亦宜宣發(fā)風濕主之。凡此數(shù)者,雖非正痧疹而有似之者,故同類而共論之。


附方

(一)保元加減湯治痘家虛者,及行漿疹子,灌膿后不結痂(通常痘疹及水痘白之類,不可用)。

炙黃(三錢)人參(三錢)炙甘草(一錢)肉桂(五分)當歸(二錢)白術(二錢)猶有余毒者,加連翹、綠豆,宜升者加升麻,宜利氣者加陳皮,宜收者加白芍。

(二)化斑湯治毒留肺胃。

人參甘草知母石膏桔梗連翹升麻竹葉牛蒡地骨皮一方有玄參、犀角、粳米,無桔梗、連翹、升麻、竹葉、牛蒡、地骨皮、人參,體實去人參,熱甚加鮮生地、犀角。

(三)消風散治脾熱風濕,癮疹凍疹。

茯苓蟬衣川芎僵蠶人參藿香防風荊芥甘草清水煎服。

(四)調中散治風疹。

藿香枳實砂仁甘草蒼術茯苓陳皮青皮半夏濃樸清水煎服。

(五)苦參湯治痱疹。水煎作洗湯,臨洗入豬膽汁四五個。

苦參菖蒲(六)鵝黃散外用。治痱疹,作粉撲用。

綠豆粉滑石黃柏輕粉

第三節(jié)·痧后證治

痧疹一證,出時能透盡毒凈,病期能確守禁忌,本無所謂余恙也。然人事疏忽,十常七八,稟賦虛弱,不任疾病,又比比然也。故痧后余恙基于前因而起者,不在少數(shù),內有四大證,為害甚烈∶一曰痧后勞,痧既收沒,邪毒猶郁于肌肉間,晝夜發(fā)熱,漸至發(fā)焦膚槁,羸瘦如柴,此因痧期誤服辛溫,毒未清解,或由本元虛弱,余毒留心,或由過用寒涼,毒未透凈,均宜清火解毒之法,及扶胃健脾之劑以治之。遲則口鼻氣冷,睡臥露睛,手足厥冷搐掣,必至不救。即本羸瘦而遍身壯熱,螈煩躁,實由陰虧血耗,余毒入肝而傳心故如此,治宜養(yǎng)血清血之劑。一曰痧后疳,病由余毒未盡,陷入胃家,或過啖炙,毒乘火勢,忽發(fā)走馬疳,牙根臭爛,血出頰腫,環(huán)口青黑,久則腮穿齒落,唇缺鼻壞,宜急救勿緩,內治以速清胃火為主,外治以散毒去腐為主。如瘡色白者,或瘡色黑者,皆屬不治。一曰痧后痢,病由痧前曾作瀉痢,調解未清,至是變成休息痢,日夜無度,里急后重,此余毒流入大腸也。不論赤白,總應養(yǎng)血行氣,蓋血和而痢自止,氣行而后重自除也。然須分虛實,實者不妨微利,虛者只可調和。一曰痧后咳,痧后氣喘息高,連聲不止,甚至咳血或嗆飲食,此毒歸于肺也,名曰頓咳,宜清肺除熱為主。如胸高肩聳,手擺頭搖,口鼻出血,面色青赤,或枯白,或晦暗,皆不可治。至于有肺氣極虛,毒遏發(fā)喘,不至嗆食咳血者,不得純乎責之肺熱,宜解毒之外,兼補肺氣,此四者皆為痧后重證,病關生死,切忌妄治。而此四證之外,有燒熱不退者,血虛血熱也,只須滋陰補血,其熱自除。有身熱不退,嘔吐而煩者,毒猶未盡,留戀于肺胃間也;有大便秘者,余火內結也;有泄瀉者,積熱移于大腸也,久則必傷脾;有痧退熱除不能食者,胃氣弱也;有耳內腫痛,潰流膿水者,余毒入耳也;有痧透不徹,痧后余毒阻塞靈竅,或舌本謇澀,不能言者,或耳中轟不能聽者,皆當按癥施治,以本癥治法為君,以解痧后余毒為佐。又有痧疹沒后三四日又出,至五六次八九次不止者,由發(fā)熱時風寒侵襲,邪郁肌肉,前雖藉藥發(fā)出,終屬勉強,故留流不散而屢發(fā)也,宜照前痧疹治法治之。最后總以清理肺胃為主,此痧后證治之一斑也。


附方

(一)痧后清理方(自制)治痧疹余毒未清,服之以免滋生余患。

桔梗連翹淡芩茯苓銀花梔子知母口干者加天花粉;咳甚者加貝母、枇杷葉;濕熱重者加川連、苡米、大腹皮;寒濕重者去知母,加川樸、姜半夏,或桂枝、茵陳;久咳不止者加旋復花、沙參,咽痛者加牛蒡子、山豆根;大便實者加大黃或川連;血熱者加鮮生地、丹皮;痰熱者加天竺黃、杏仁,或栝蔞皮、貝母、竹茹;夾食加神曲、麥芽;陰虛火旺加玄參、地骨皮;胃中虛熱,舌干無苔,加石斛、地骨皮;肝熱目赤加龍膽草、甘菊;小便短赤加川楝子、車前子;惡寒者加桂枝或紫蘇;脾弱瀉利者加白術、雞肫皮;失血者去桔梗,加鮮生地、茅根;肺虛或元氣弱者加人參、黃之類。

(二)金花丸治痧后邪毒猶郁于肌肉間,發(fā)熱便艱。

黃連黃柏黃芩大黃(三)清火消毒湯治痧后晝夜發(fā)熱,漸至發(fā)焦膚槁,羸瘦。

黃芩黃連山梔玉金龍膽草雄黃地骨皮燈芯當歸、連翹、川芎、蘆薈、使君子,隨加。

(四)胃苓湯治痧后胃弱,羸瘦發(fā)熱。

茯苓豬苓白術澤瀉蒼術陳皮甘草川樸或加肉桂少許。

(五)當歸養(yǎng)榮湯治痧后遍身壯熱,螈煩躁,由于陰虧血耗者。

當歸山梔川芎生地麥冬甘草竹葉燈芯便結加大黃。

(六)黃連安神湯治痧后當身壯熱螈。

黃連當歸龍膽草全蝎(去毒)菖蒲茯神(七)馬乳飲治走馬牙疳。

用白馬擠乳飲之。

(八)清胃湯治痧后疳牙根臭爛血出,頰腫,環(huán)口青黑。

升麻生地黃連當歸丹皮(九)文蛤散外用。治痧后疳,用米泔水洗瘡敷之。

雄黃枯礬蠶蛻紙灰倍用文蛤為細末。

(十)痧后痢疾方(自制)治痧后痢疾,腹中微痛,里急后重。

當歸炭淡芩炭金銀花白芍鴉膽子濕重酌加川樸或川連,滯下酌用檳榔、大黃。

(十一)三黃湯治痧后下赤白痢,滯下兼實者。

炒川連炒黃芩蒸大黃(十二)香連丸治痧后下赤白痢,為調和之劑。

黃連一兩,用吳萸五錢同炒,去萸用木香三錢為丸。

(十三)痧后頓咳方(自制)治痧后忽一陣作咳,連聲不止,甚或嗆出飲食,日久不愈者。

旋復花(包)炙橘紅炙款冬北沙參萊菔子淡芩蜜炙桑皮、人參、麥冬、貝母、枇杷葉之屬,可隨證加入。

(十四)痧后耳痛方(自制)治痧后耳痛,膿水內潰。

柴胡生地赤芍牛蒡子當歸連翹梔子花粉防風川芎甘草青皮清水煎服。外用胭脂、枯礬、冰片、兒茶為末,吹入耳中,以綿杖子拭凈膿水。

(十五)寧肺湯治痧后咳嗽,清肺除熱。

黃芩桑葉貝母知母杏仁花粉天冬沙參枇杷葉(十六)麥冬清肺湯治痧后肺虛頓咳。

麥冬人參甘草赤芍桔梗陳皮檳榔赤苓按∶方中赤芍可改白芍;桔??壬跽呖刹挥?,應易旋復花;發(fā)熱微渴者加連翹。

(十七)四物湯治痧后血虛血熱,方見第三章第五節(jié)。

渴加麥冬、犀角,咳加栝蔞霜,痰加貝母陳皮。忌參、術、半夏。

(十八)四苓散治熱移大腸,新瀉熱瀉。

茯苓豬苓澤瀉蒼術炙甘草一方有陳皮無蒼術、甘草,久瀉傷脾,酌加木香、砂仁、訶子、肉豆蔻。

(十九)痧后靈竅阻塞方(自制)治痧后靈竅阻滯,或舌謇,或耳聾等證。

干菖蒲蟬衣連翹心桑枝白僵蠶竹葉心其他如全蝎、穿山甲、膽星、礞石、龍膽草、麝香、龍腦、朱砂之類,可酌加之。

第四節(jié)·痘證概要

一、痘證起源

昔人云∶太古無痘,周末秦初乃有之。是知古時天地之氣中和,人間嗜欲淡薄,故疾病稀少,并痘證而無之也。迨后世變日亟,刀兵水旱之結果,胥足以釀時氣疫癘,而人生嗜欲日增,更足以薄元氣藏內邪,兩者相因,病變遂日以繁,而痘證亦其一也。考痘證之原,由于先天,蓋當成胎之時,父母欲火之遺毒,蘊藏于胎兒骨髓深處,觸于歲時流行之毒,即感之而外發(fā)。是以母體受胎教者,即有痘發(fā),多屬易治,而孕期縱欲無度者,每逢小兒出痘,最易夭亡也。然古時之痘多為并發(fā)性,蓋既有內蘊之毒,復增時氣之毒,二者相合,其病必劇。是以后世發(fā)明種痘之法,其宗旨要在逗先天之毒外出,務使其不與時行之毒并合觸發(fā)。所以減輕其病,意至善也。其法系取痘苗塞入鼻中,以鼻為肺竅,使苗氣內達,數(shù)日后其氣由肺傳心(心主血脈),由心傳脾(脾主肌肉),由脾傳肝(肝主筋),由肝傳腎(腎主骨髓),至傳腎后,引動先天所伏之毒,其蘊遂逐漸透露,由腎而肝而脾而心而肺,以迄于痘點發(fā)現(xiàn),是為種痘,所以別于感時氣而觸發(fā)之天花也。自種痘之法發(fā)明后,病者全活較多,風行甚久,咸稱便利,然猶有未能滿人意者,則種痘者發(fā)痘之時,毒雖較輕而周身密布,則與天花相似也。體弱者不易起脹,或起脹后不易灌漿,治法亦多周折,且風寒謹避,百日將息,亦覺多累,而灌漿期中,偶有不慎,仍有成面麻之患。故此法遂又漸有淘汰之傾向,適于是時,西法牛苗傳入中土,用以引痘,其出也僅發(fā)痘于所種之處,發(fā)痘之時,絕無危險,且忌口而外,又無其他繁重之禁忌,以故人人樂用,推行世界。

至今世界天花一證,絕少發(fā)生,不可謂非牛痘苗之功也。


二、痘證病理

痘證之發(fā),既為人身宣泄邪毒之路,故其發(fā)也,由內達外,與痧疹同,其有不同者,則痧疹之伏毒較淺,痘癥之伏毒深藏骨髓,而發(fā)動于腎也。惟其發(fā)動于腎,故恒牽涉于腎間之元陽,元陽虧者,其痘不獲烘托之力,常致痘出不快,陷為逆癥,此所以有痧喜清涼,痘喜溫暖之說,然邪毒熾盛,劫陰耗液,又莫此為甚,故痘癥號稱難治,以其下藥寒溫兩有不易也。且痘之出既始于腎而終于肺,則全身傳遍,殆莫不有關。

于是治痘又最重時期,根據(jù)時消息,表散、清涼、溫化,尤須變化于瞬息之間,方為能治痘者。此痘證之變有如此者,故歷代醫(yī)家,莫不以弭痘為亟,迨近世牛痘之法發(fā)明,而弭痘之法不可謂非告一成功矣。然或以痘為小兒大證,當天行時,人人避之,尚恐不亟,今無故而與之,庸非自擾,不知牛痘之妙,正在于無故而與之。譬如捕盜,乘其羽翼未成而擒之,固不難也,譬如去莠,及其滋蔓未延而除之,固甚易也。故天痘之患,正在毒發(fā)遲而禍甚,牛痘之輕,正在毒發(fā)早而禍淺也。又牛痘引種,大都在兩臂兩脛,頗具至理,蓋兩臂乃手少陽之經(jīng)脈,兩脛乃足少陽之經(jīng)脈,少陽主樞,引苗氣內達,莫捷于此,及其毒從內泄,引挈而出,亦莫捷乎此。故牛痘自始至終,不過旬余也。然自盛行種痘之后,亦有已種而仍發(fā)天花者,此由伏毒泄而未盡,與未種痘而發(fā)之天花不同,且病邪出路,仍遵向日之徑,則其發(fā)泄較易,無須仗乎烘托,理至淺顯,故治法要宜以少偏清涼或辛散為主,溫補在所不宜也。治痘之法,至今為之一變,此不可不知者也。


三、痘證癥狀

痘癥之發(fā),其初亦并無何等顯著之兆,比其將出,始則微有惡寒,或身熱,或身熱咳嗆,至是須驗其是否耳冷、鼻尖冷、尻冷、足冷,如冷者是痘候也。再驗其耳后有紅絲赤縷突出,脈洪大而弦數(shù),則痘將報點矣。痘之初起,先見紅點,數(shù)日報點,初報點時,常先于胸窩見紅色粒子,或面部見紅色粒子,兩顴之間,現(xiàn)出花紋,耳尻與中指獨冷,斯皆痘瘡之特征也。其他若眼目困倦有水狀,或睛黃或胞赤,睡則常驚惕,小便赤,大便閉。

此皆痘瘡所恒有之見證。其得之也,或以時氣之感染,或由傷風,或由飲食嘔吐,或由跌撲驚恐,為其誘因,此痘證初起之大概也。痘癥初起,約三四日或五六日而報點,又二三日或三四日而起脹,起脹者,顆粒次第涌高,根腳與皮膚之界發(fā)為腫狀,蓋為灌漿之預備也。漿灌三日,毒已盡化,至此時期,即結靨而漸愈,此痘證經(jīng)過之大概也。然痘證有輕重,勢有險順,且隨期變易,不可捉摸,往往發(fā)熱時順而報點時轉險者,或報點時順而起脹時轉險者,或起脹時順而膿漿忽不灌因以轉險者,或經(jīng)過皆順而結靨時轉險者,是在臨證之隨時變化焉。大凡發(fā)熱之候,熱而非如灼如焚,或惡寒戰(zhàn)栗,二便如常,飲食能進,氣息微粗而不喘,腰腹不痛者,此順癥也。若壯熱灼手,氣逆而喘,譫語悶亂,腹脹便秘,或惡寒微熱,大便溏泄,食少神疲,此重癥也。至發(fā)熱而肌膚焦燥,口氣穢惡,喘急音啞,或面青搖頭,吐食戴眼,點來隱現(xiàn),則為危癥。

報點之候,點粒根窠紅潤,頂尖礙手,頭面稀少,肢體朗布,身熱而微涼,涼而又熱,二便調勻,此順癥也。若見點色淡,或紅點如丹,身熱如烙,或頭白似,根窠不紅,頭尖皮薄,腹痛腰痛,大便泄利者,此重癥也。至點粒一齊擁出鮮紅繁密,或瘡色慘暗,毛焦皮燥,或多見于眼胞、唇內、前后陰或多見于舌喉胸背者,或肌肉如被杖、昏睡不食者,則為危癥。起脹之候,身熱作潮,逐漸起脹,頭圓根紅,光澤綻實,見此現(xiàn)象,易于灌漿,此順癥也。若到起脹之候,身涼不熱,隱而不易起,皮薄而亮,根腳不紅,或泄瀉,或微癢,此重癥也。至起脹色白皮薄,光潤易破,根窠全無紅色,或熱甚痘色紫黑,壅而不起,或面浮肉腫,而痘不起者,則為危證,灌漿之候,起脹之極,隨即灌漿,中陷者盡起,頂平者盡峻,飽滿光榮,先脹者先作漿,次脹者次作漿,循循有序,色如黃豆,二便如常,四肢溫和,此順癥也。若根窠紅而不潤,灌漿不滿,大便泄瀉,或稠密焦紫不起頂者,或灌漿時忽作痰喘者,或煩躁不得眠者,此重癥也。至灌漿時內含清水,或干枯退縮,根窠瘀紫,或身灌而頭面不灌,咳嗆喘急,大便或泄或閉,則為危證。結靨之候,痘漿灌足之后,其色漸變蒼老,先從人中面部次第結靨漸至胸腹兩腿,身無大熱,亦不畏寒,飲食增加,二便通調,此順癥也。若身重發(fā)熱,不易結靨,或結靨如血色,或潰爛難收,或寒戰(zhàn)抽搐者,則為危證。此辨痘證順逆之大概也。至于痘證愈后,元氣必然虧損,允當以調補為急。而痘期之禁忌,較痧疹尤煩,略有疏忽,變端即起,此皆不可不知,故并于后附述之焉。

近時引種之牛痘,癥狀頗為平淡,種后一二日,局部略見紅腫,以后逐漸高脹灌漿,約至第十日左右而膿漿灌足,此后漸次干燥收靨,至第二十日左右而痂落。在經(jīng)過期中,發(fā)熱有盛有不盛,然至多不過一星期而已。小兒自第六個月至第十個月為種痘最適宜之期,以后三年一種,五年一種,均無不可。惟種痘期內所應注意者,局部宜清潔,不可任其破潰,而忌口多日,尤為必要。蓋一則免破爛成瘡,二則免痘后余毒不清以致無效也。


四、痘證治法

痘證于初起一二日發(fā)熱時,宜解表,使痘易出;三四五日清涼解毒,使痘易長;六七八九日溫補氣血,使易灌漿;十及十一二日清利收斂,使痘易靨。此治痘之常法也。然亦有先期而速,或后期而遲者,不可執(zhí)一而論,先期則痘出甚速,無須藉乎狂表,后期則起脹灌漿遲遲,正有賴于透托。又痘未盡出,不可清涼,因痘得寒將有凝滯之患;熱毒未盡解,不可溫補,因毒得溫將有蘊蓄不能化漿之慮。大抵痘證面紅者吉,身溫者吉,大便堅者吉,神志清明者吉,倘屬順癥,自可不必多藥。初起只須微表,點粒即逐漸透達,疏朗分布,繼則漸次起脹,只須略用清化,內毒易解,起脹必足,迨漿灌充盈,正無須藉乎溫補。若微覺低陷,則補托即起,至痘證面色不紅,或青或白,身熱不揚,大便溏薄,又或面赤如火,身熱如灼,大便不通,神明狂亂,皆為重癥。大約面白便溏,當斟酌于溫補發(fā)散之間,面赤便難,當斟酌于攻下清血之間。此治痘之大概也。

上述痘證治法,其簡易者也,至于痘證之變化獨多,尤甚于痧,不可不另為條敘之。

(甲)初起之變化∶初起發(fā)熱,其熱乍進乍退者,身溫微熱者,自屬順證。若(一)驟發(fā)壯熱,悶亂狂躁,一熱便見紅點者,必由毒盛,大便堅者宜涼膈散下之,大便溏者宜辛涼辛溫合濟之。(二)發(fā)熱時肢體骨節(jié)俱痛者,此感六淫之邪也,宜表散兼透毒之劑。(三)發(fā)熱時遍身作癢者,此表虛客冒風寒,毒不能出,宜桂枝湯加黃、防風、白芷、蟬蛻。(四)發(fā)熱時惡寒身振振動搖者,此氣弱不能逼邪外出,邪正交爭,故振也,宜升麻湯加人參、穿山甲、桂枝、防風。(五)發(fā)熱時腹痛攻擾,躁渴者,此毒勢壅遏,熱氣內蒸,宜蜜調玄明粉下四五錢,或涼膈散下之,大便一利,即痛減痘發(fā)。

(六)發(fā)熱時腰痛者,最為重候,蓋痘證其邪由里達表為吉,此為邪逆于里也,宜急用石膏六七錢,人參一錢,茶葉一撮煎好,入玄明粉三五錢,加生白蜜熱服,或可救,或用百祥丸。若虛而腰微痛者,不在此例。(七)發(fā)熱時或吐或瀉,此毒邪奔越分泄也。若精神不減為吉,吐瀉即止為吉。若見點后猶吐瀉不止,宜四苓散加枳殼、橘皮、山楂。虛者宜異功散加藿香、木通。(八)發(fā)熱時唇口上下紫黑,燥裂疼痛者,此毒攻脾臟,宜急投犀角消毒飲加石膏、玄參。(九)發(fā)熱時切牙竄視者,此心經(jīng)熱甚也,宜導赤散加黃連、赤芍。若切牙悶瞀,為肝經(jīng)風熱,宜羌活湯加青皮、柴胡。(十)發(fā)熱時聲音變易者,宜消毒飲加連翹、桔梗。咽喉痛者,甘桔湯加牛蒡子。(十一)發(fā)熱時小便黃赤短澀者,此熱毒不透,滲入膀胱也,宜導赤散加荊芥、連翹、牛蒡子。(十二)發(fā)熱時衄血者,邪從衄解也。若血不止,宜犀角地黃湯。

(十三)身不熱者宜審其兼證是虛是實,熱深厥冷者,宜大寒之劑,氣弱邪不能透而身不熱者,宜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之類。(十四)發(fā)熱一日,遍身即現(xiàn)紅點,稠密如蠶種,摸過不礙手者不治。頭面一片紅如胭脂者,遍身有成紅塊者皆不治。(十五)發(fā)熱時即煩悶嘔吐,舌下常流清水,或時沉默喜睡,或時躁擾不寧,或腹痛狐疑,頻頻叫喚,須驗其舌下青筋,或下唇有黑白細點者,此屬蟲,宜先與椒梅丸誘入蟲口,即以紫草承氣湯下之。(十六)發(fā)熱時痰喘氣急,或目閉神昏,眩暈顛仆,悶亂搐搦者,此屬痰,宜大黃甘草湯,使上吐下瀉,以滌其痰。

(乙)報點至起脹之變化∶點紅而稀,頂尖而礙手,脹則頭圓根紅,光澤綻實,自屬順癥。若(一)痘初發(fā)熱即報點如丹,身熱如烙,漸至干焦紫黑,煩躁悶亂,唇焦口臭者,雖在冬月,亦須大劑白虎化斑湯,石膏非數(shù)兩不應。(二)身無大熱,見點細如白,氣怯無力,目閉無神,面色及口唇反鮮澤嬌艷,光彩倍常,此氣虛無陽,肺胃之精華渙散于外,宜重用人參二三兩,生兩許,以升麻、五味,續(xù)續(xù)灌下,或保元湯加減。(三)痘疹腹痛,多屬食積,宜透表之中佐以消積。若腹脹泄瀉,不可驟止,又不可任其多瀉,只宜和之。(四)雜痘一齊涌出者,水楊柳、桃枝、槐枝各三條,同紫背浮萍,煮湯遍洗,即出痘毒,而正痘現(xiàn)。(五)痘瘡紅紫干滯,黑陷焦枯者,此表熱而實,大便秘結,小便赤澀,身熱鼻干,唇燥煩渴者,此里熱而實,治宜涼血解毒,用紫草、紅花、連翹、牛蒡、木通、蟬蛻、荊芥,或芩、連之屬。如表熱者,則宜清涼解表而分利次之。里熱者,重于解毒而兼清涼。(六)痘證見點,三四日隱于肌膚不長發(fā)者,此氣血虛也,宜快斑湯,或透肌散催之。至身面俱起,四肢不能起發(fā)者,宜桂枝湯加防風、黃。(七)痘雖長起,而顏色淡白頂陷者,此氣虛也,宜參內托散加糯米。若雖不白,亦不紅活而頂陷者,此血虛也,宜四物合保元湯。起脹遲遲,漿清不滿者宜獨參湯。(八)色赤而兼癢,血虛有熱也,宜四物湯去生地加犀角、連翹。(九)痘頂色白連肉紅腫,而痘反不腫,此毒不能灌注于痘也,宜急用化毒湯加生地、川芎調二寶散救之。(十)色紅根散不長發(fā)者,此血熱而氣不相根據(jù),宜大鼠粘子湯加紫草。(十一)熱證方形,虛證又現(xiàn),元氣本來虛弱,而毒瓦斯猛烈,以致痘出不快,狂言亂語音,既礙用清涼之藥以解毒,又恐犯溫補以助火,此為最難措手之候,可急用雄雞一只,生剖開腹,去腸雜,以燒酒噴之,敷于臍上,其痘自出,其語亦止。若遍身疼痛者,此毒出腎經(jīng),用黑大豆一升,煮熟擂敷腰上,即止。此外治之效方也。

(丙)灌漿之變化∶膿漿充足,由面部起先后作灌,痘中有飽滿光榮之狀,自屬順癥。若(一)稠密焦不起頂者,此血熱毒盛也,當視其皮之濃薄,皮濃者,宜化毒湯加連翹、玄參,煩渴便秘犀角地黃湯。若皮薄如水,必有癢塌黑陷之變,毒盛者宜辛涼合寒涼解毒之法消息之,虛者頂白,宜參內托散加當歸、芍藥,使血活氣行,自可轉紅。(二)氣虛之證,用內托補劑,暫起灌漿未滿,而復平塌者,宜用大劑保元湯加川芎、當歸、木香、官桂、糯米。漿色淡白,食少便溏者同。(三)頭面稠密,身上稀少,色白不能起頂灌漿者,宜參內托散。若藥力在上,先頭面漿滿,四肢不灌者,宜前方加糯米、芍藥,以牛膝下引至足。(四)咽中有瘡,灌漿時,瘡瘢新嫩,觸之即痛,痂皮沾滯,痰涎纏裹,飲食難入,或嗆水嘔谷者,宜甘桔湯加牛蒡子、天花粉,頻頻飲之。語言清亮者可治,聲啞語言不出者難治。(五)灌漿時喜笑不止者,此心包熱甚也,宜保元湯加人中黃、黃連。(六)灌漿時,忽然倒,或血熱毒盛,不能起脹,伏陷喘脹便秘者,宜攻毒湯。(七)灌漿時,發(fā)熱自汗者,若二便不通,脈沉滑數(shù)疾,此熱毒內郁,宜承氣湯,酌去芒硝。若手足厥冷,自利嘔吐,脈沉細微弱,或浮大而虛,此陽氣欲脫,宜理中湯加熟附子。(八)灌漿時,痛不止者,此氣滯也,宜保元湯加山楂、木香。若痘色朗綻,而兩臂腫痛者,宜前方加桂枝、羌活、防風、當歸、忍冬、犀角、連翹。

(九)灌漿時癢塌不止者,此血熱也,宜四圣散加生地、干首烏,以涼其血。破者以白龍散敷之。(十)痘瘡抓破,其人能食,大便堅,抓破之處,復灌成漿,原無痘處,續(xù)出大小不等者可治,宜內用十全大補湯、苦參丸間服,外以滅瘢救苦散合百花膏涂之。(十一)灌漿時干空無水者,此氣虛伏陷也,宜補中益氣湯。若人事清爽,飲食如??善穑舸泧?,煩悶外剝者不治。(十二)痘本稠密色淡,灌漿時昏睡妄語者,此血虛神無所根據(jù)也,宜保元湯加當歸、地黃、茯神、棗仁、麥冬。(十三)灌漿時身發(fā)壯熱者、渴欲飲水者,此瘡多毒盛,表里氣血俱虛之故,宜加味四圣散去木香,加當歸、芍藥。亦有漿半足而熱甚煩渴,引飲不已者,此津液外布而肺胃枯涸也,宜大劑保元湯合生脈散頻進,漿滿則渴自止。

(十四)灌漿時而泄瀉者,最為危候,蓋病久津液已衰,脾胃已弱,再患泄瀉,則僅存之氣,重竭于內,方張之毒,難化于外,必生變癥,宜急用人參白術散去葛根,加木香、官桂、黃,不應則用不二散。(十五)灌漿已成,并無陷伏,忽然腹痛、煩躁、喘促,此必傷食,或腹有燥屎,宜按證治之。

(?。┙Y之變化∶結之后,只須慎寒暖,慎飲食。初無重大之變化,其有劇變者∶(一)必由灌漿后觸犯穢惡,或誤服藥餌,如倒黑焦,身熱似灼,概宜五?;镜ぜ訙p。(二)結時潰爛者,此毒當發(fā)而發(fā)遲,致毒蓄肌肉,或未當發(fā)散而發(fā)散早,致毒邪暴出,故肌肉熏灼腐爛,甚至內氣并虛,滑泄自利,宜急用木香散或白術丸以治里,外以白螺散或白龍散,加麝少許敷之。(三)痘漿清而忽然干黑,或未成痂者潰爛,已成痂者只是嫩皮,此為倒。若當不,復入于里,元氣素弱,不食自利者,宜木香散、異功散之屬。如大便久秘,忽然腹脹喘呼,此毒盛薄蝕元氣,復入于里,宜急下之,用排毒湯。(四)將之時,熱不止而脈滑數(shù)者,痘未盡也,宜托里快斑湯,服后再出贈痘,其熱自除。(五)結痂干濃,忽然寒戰(zhàn),干嘔,煩渴者,此正氣將復,不能禁持之故,宜生脈散。

(六)結太遲為虛,黑太過為熱,俱宜按證治之。

以上所述,為痘證四大時期變化之大概也。


五、痘證脈法

痘證屬陽邪,故宜見陽脈,與痧疹同。凡小兒七歲以上,五至為平,七歲以下,六至為平。過則為數(shù),邪氣實也,不及為遲,正氣虛也。人迎緊者,外感為多,氣口數(shù)者,內傷為多,浮而數(shù)者為表熱,沉而緊者為里熱,浮而遲為氣衰,沉而細元氣微,惟無論沉浮,能略帶洪實者終吉,弱而無力者終兇,此其綱也。至時期之分大都自發(fā)熱以迄起脹,毒從內出,其脈宜浮大而數(shù),不宜沉細而遲。既之后,毒從外解,其脈宜和緩而不宜洪數(shù),但要和平有神,切忌虛大無力。若見浮而無根,數(shù)如雀啄,細而欲散,縈縈如蛛絲,索索無胃氣,遲而欲絕,滴滴如屋漏,沉而時見如魚躍者,皆死候也。又六部之外,有沖陽脈者,胃脈也,太溪脈者,腎脈也,胃為后天之主,腎為先天之根,故痘證以此二脈為最關緊要。二者之中,以太溪為尤重,倘病至六部無脈,生死難辨,宜急診此脈,若悠悠不斷不急,此元氣尚在,猶或可活。若二脈先絕,縱六脈猶存,亦為兇候。此痘證脈法之大概也。


六、痘證舌苔

痘證大都有苔,與痧疹同,大約自發(fā)熱以至報點,皆為白嫩之苔,或白濃之苔,自起脹以至灌漿,皆為黃嫩之苔,或黃糙之苔。然有不盡然者,或一起即白苔,迄灌漿止而無甚變化。如痘證雖發(fā)熱而能食,二便照常,縱白苔稍濃,黃苔稍干,皆非重證,殊不必因苔而濫施補托,或猛用克伐也。至苔見干黃,氣息粗盛,或見焦黃,其質深絳,則氣郁血熱,雖欲疏達,必參辛涼,雖欲提托,必寓滋陰。又有舌忽脹大者,總由心火胃熱,舌喑者,風痰為患,舌生芒刺,急宜涼下,重舌、木舌、弄舌者,總宜視舌之紅絳,一以敗毒清熱為治,俱宜慎用辛溫,以防劫津也。有舌縮者,宜分寒熱,熱者刺破舌尖,血多紅紫而流利,寒者刺破舌尖,血多紫暗而似凝,惟痘證舌縮,總以熱為多。至若灰苔,或由寒濕內積,或由內傷火衰,報點以迄起脹見此,大率熱勢不盛,必以補托為先,祛濕為后。若黑苔則無論發(fā)熱以至結痂見此,皆為危候也。


七、治痘須知

痘證變端,瞬息不同,較痧疹尤為復雜,上列審證之法,雖見一斑,然宜忌順逆,猶未詳盡,特再采諸家之說,節(jié)錄若干條于下∶(一)痘證發(fā)熱,體實者慮其邪盛而不易報點,體虛者慮其氣弱而不易報點,然報點之后,經(jīng)過有起脹灌漿結三時期,每期亦均有變端之可能,危癥或可起于頃刻,故治痘用藥,貴在隨時消息,朝夕不同,不足為異,不若痧證透后,絕少危癥也。

(二)視痘吉兇,全在形色,當其報點之后,顆粒逐漸顯明,尖圓堅濃者吉也,起脹之形,發(fā)榮滋長者吉也,灌漿之形,飽滿充足者吉也,結之形,斂束完固者吉也。若初出空如蠶種,或密似針頭,起脹粘聚模糊,肌肉虛浮,灌漿形色暗晦,或清薄或干枯,結枯朽剝蝕,或焦黑或散漫者,皆為兇也。

(三)痘證形色之辨,固為重要,然形色相較,色尤重于形,寧可有色無形,不可有形無色。蓋形屬乎氣,氣可旺于斯須,色屬乎血,補血難圖速效,故察痘之色,宜以光明紅活為上乘,若形平塌而色紅活,證雖劇必有可治,若色晦滯而形光圓,證雖輕必尚有可慮也。又以面部之形色言,痘證面赤者多吉,面青者多兇也。

(四)痘證吉兇,又可驗之于部位。大抵從正額及兩顴先見者多順,人中口鼻先見者多險(一說口鼻年壽先見兩三點者為順),若未見點而口唇目胞預為浮腫者亦險。至報點起脹之時,頭面漸次浮腫者,此毒瓦斯發(fā)越,欲作膿血也,如瘡尖而圓,磊落紅活者,亦屬順證。又可驗之于耳紋,耳紋以少為順,條勻直上者順,分枝纏繞者兇,若橫過發(fā)際者,多屬危證。耳紋之色,以水紅色者為順,淡紅色者次之,大紅色者為火甚,紫黑青色者,多屬危證。

(五)痘證吉兇,又當驗之于老嫩,痘證自始至終,喜老而惡嫩。蒼淳者,色之老也;肥實者,形之老也;濃濃者,漿之老也;濃堅者,之老也。嬌艷者,色之嫩也;浮虛者,形之嫩也;稀清者,漿之嫩也,薄軟者,之嫩也??傊险叨囗樁子诔晒?,嫩者多險而難于施治。

(六)痘證吉兇,又可辨之于疏密,密者多兇,疏者多吉,然疏者若譫妄大熱,唇舌燥裂,煩躁不寧,大小便秘,此毒壅不出,陽邪遏于里,雖疏未得為吉。密者若鋪排磊落,大小勻凈,眠食皆安,二便如常,或密于手足,雖密亦未足為害也。

(七)痘證身痛者多屬重證,或由熱毒內作,或由血虛不能營養(yǎng)。大抵初發(fā)時即痛者,為血氣凝滯,毒壅而作痛也;灌漿時忽痛者,為血虛熱盛,不能勝邪也。收后忽痛者,為血液枯燥,余邪未凈也。至于痘瘡上作痛,在灌漿未成之前,由毒瓦斯變化未成,郁而作痛,此其常也。毒化膿成,其痛自己,若肉如刀割,膚如錐刺,叫號不寧者,則皮傷肉敗,多屬危癥。

(八)痘證發(fā)熱,最忌腰痛。腰痛失治,易致不能起脹,或起脹后旋即黑陷,故腰痛較身痛尤為劇證。大抵痘未出而驟熱腰痛者,此腎臟火毒熾盛也,宜急用百祥丸或水調玄明粉以下奪其毒勢。發(fā)熱時腰痛者,宜羌活當歸湯或人參敗毒散,斟酌進之。痘出胸腰疼痛,叫喚不寧者,宜用豆豉三兩,胡椒一錢,共搗爛,又將生姜四兩搗汁調勻,炒溫敷痛處,以定其痛勢。至腰痛時,腰下見紫黑成片如蚤嚙者,為腎壞不治之絕癥。

(九)痘證腹痛,多由熱毒或食積所致。然亦當分察虛實與時期,大概痘未出而腹痛者,若發(fā)熱煩躁,作渴飲冷,大便堅實者,此熱毒壅滯,宜用疏利之品;若腹中有塊者,此氣滯也,宜用運化兼發(fā)散之品;痘乍出乍隱而腹痛者,此伏毒也;痘未出盡,便秘而痛者,此燥屎與毒相并也,俱宜七物升麻湯。痛時身不甚熱,口不作渴,時或發(fā)寒,時或嘔吐,腸鳴自利,六脈虛細,面青手足冷者,此脾胃虛寒也,宜黃建中湯加木香、青皮。痘已出盡而腹痛者,氣已虛而血仍熱,宜以紫草飲發(fā)之。至靨后發(fā)熱,糞黑腹痛者,此蓄血也,宜犀角地黃湯清利之。毒瓦斯彌漫,便血日夜無度,腹痛啼哭者,宜牛黃湯解之。如見氣粗口臭,唇舌青白,身發(fā)戰(zhàn)動而痛者,此毒歸臟腑,胃爛成膿,或發(fā)熱時心腹絞痛,脹滿疼痛,其痘陷伏者,均為毒惡之氣攻刺腸胃之危證,法在不治。

(十)痘證腹脹,多由毒郁腸胃。若胃中伏熱,小便赤澀而脹者,宜導赤散加滑石、紫草;面黃煩躁,小便利大便黑者,為瘀血在黑,宜犀角地黃湯加穿山甲;若痘干紫而脹,不大便者為血熱毒盛,宜紫草承氣湯。至腹脹而大便利者,半屬虛脹,切忌克伐。凡痘證腹脹,口中如爛肉臭者,或當起發(fā)之時,倒陷而腹脹者,皆為不治。

(十一)痘證腸鳴失氣皆屬危候,蓋腸鳴為胃敗而中氣下陷,失氣為脾敗而谷氣下脫,痘瘡見此,則生養(yǎng)之氣俱慮不足也,亟宜大補中氣而佐以升提,或可挽救。

(十二)痘證溺血,痛者易治,不痛者難治,此證因蓄毒蘊于心經(jīng),心失其主,血隨毒激,故奔散妄馳,法當清心解毒,酌用導赤散,切忌升麻、黃之屬。若小便澀結,血條如棉線,欲尿則號哭痛不可忍者,急用炒山梔末、青龍須草汁調服,再以木通湯飲之自愈。若黑如豆汁者,法在不治。

(十三)痘證泄瀉,常虞氣陷,故恒較痧疹之泄瀉為可慮。大抵痘未出而先瀉者此邪并于里,腸胃熱甚而傳化失常,宜清熱解毒,即痘出一二日而瀉者,亦為挾熱,只宜疏托,不必止瀉。痘已出齊而瀉者,此邪并于表,正氣方逐邪氣,故不能運化水谷,法宜補氣。若四五朝后,泄瀉數(shù)行,痘色頓減者,宜升發(fā)之。

痘起脹時,驟瀉不止,危在旦夕者,宜異功散,不應急用豆蔻丸,或白術散以止之。若熱毒作瀉,必有熱之見證,宜加味四苓散。九十朝后,已結而作瀉者,宜解毒調中,使余毒自下傳導而出,不宜收澀,以免后患??傊蛔C泄瀉,仍以察形色為主,若漿色不正,根盤不化,血散不斂,此毒在內,宜重透托;若漿色頗正,根線緊繞者,雖瀉無礙,惟瀉之次數(shù),不宜過多,日瀉一二次者,不可輕止,日瀉十數(shù)次者,亦不可不慮也。

(十四)痘證痢疾,多因濕熱郁于腸胃,氣血受傷所致,若不速治,則外膿內痢,表里俱虛,元氣易陷,變成重癥。急宜治痘為主,兼用參補托。惟實癥腹痛滯下者,則不妨微利之。

(十五)痘證發(fā)癢,其候不同,有初發(fā)時,便爬搔不停者,此邪氣欲出,皮膚閉密,其火游移往來,灼膚而癢,非惡候也,宜升發(fā)之,使皮膚縱緩,腠理開通,邪氣得泄,則瘡出而癢去。有痘將收斂而癢者,此時其膿已成,邪氣散而正氣復,營衛(wèi)和暢,致令身癢,亦非惡候,宜謹護之,勿令搔破復潰,破者以白龍散或敗草散敷之。其有起脹灌漿,血已化水,水未成膿之時,其毒未化而渾身搔癢不寧者,此為惡候,宜急按癥狀施治。大抵氣虛者能作癢,血熱者亦能作癢,須視其痘色紫赤,飲食能進而痘形充足者,則屬血熱,治宜涼血解毒,如色不紅活,乳食不進,痘形不足者此屬虛寒,治宜溫補。此又治癢之大法也。

(十六)痘瘡倒陷,有毒陷、血陷、黑陷、白陷、灰陷、頂陷之別,寒熱各異,虛實迥殊,宜詳為辨別之。

(十七)痘證禁條繁多,尤忌觸穢。蓋人身榮衛(wèi),遇香則通行,觸穢則凝滯,痘瘡一證,既全賴氣血和暢,方易成功,若榮衛(wèi)凝滯,則熱毒無由發(fā)泄,必至變證百出,即過于芳香,亦能走竄元氣,均不可犯。

如四五朝痘犯穢惡,變成焦紫,倏時喘急者,宜取嫩絲瓜皮蒂,焙研為末,蜜調服下,以通利解穢。色變灰白爬癢難忍者,宜附子、黃煎服,以溫暖烘托。觸犯香類,痘頂焦黑奇癢者,宜用升麻、蒼耳子濃煎浴之,酌用生地、防風、蟬蛻、當歸、白芍、人參、黃、赤豆、紅花、橘皮、甘草之屬,水煎服。觸犯尸氣,痘瘡陷伏,口中吐沫者,急用芫荽、大棗、熟艾燒煙熏之,并用芫荽、生姜酒煮汁入辰砂少許調服。其他如月經(jīng)、房室、葷腥、油氣以及漆氣、煙氣、鑼鈸、金鎮(zhèn)、生人、六畜等,俱在禁忌之類。

(十八)痘證預防諸穢,宜用棗子燒煙熏之,既可解不正之氣,更能榮衛(wèi)和暢,開胃進食。如為房室、經(jīng)水、生產(chǎn)諸穢所犯者,但頻燒自解。若防發(fā)癢則以樺皮相和燒之。為酒厭者,則以葛根、茵陳燒煙解之。為五辛厭者,則以生姜燒煙解之。為尸氣及癘氣所犯者,則以大黃、蒼術燒煙解之。

為狐犬牲畜厭者,則燒楓球解之。又總解諸穢,以乳香燒煙熏之,以胡荽酒噴之。

(十九)痘證有成膿而潰爛者,因痘出太甚,皮膚不固,膿汁淋漓,疼痛不已,不可著席者,宜臥芭蕉葉上,用敗草散貼之,或白龍散裹帛撲之。痘出已定,而膿汁淋漓不能干斂,大便不通者,宜牛黃丹利之。

若膿血雜流者,宜百花膏、生肌散之屬。后患此,為余毒失于解利,宜消毒散。痂久不落者,用百花膏。夏月痘爛生蟲,及為諸蟲咬傷,臭惡不可近者,宜蟬花散,外用生寒水石細末干摻之。至有裂出血者,大便不通,宜四順清涼飲。小便如血,宜犀角地黃湯??傊疂€出血,皆為有余之火所致,身必發(fā)熱,惡寒者則絕少也。

(二十)痘證瘡色黑陷,多由邪火太熾,真水枯涸所致,宜奪命五毒丹、一字金丹,外用胭脂蘸拭瘡上。

痘初出時,毒盛攢聚成片,形色黑潰者,急用針刺破,吮去黑血,以四圣散涂之。

毒壅心者,用玳瑁水磨濃汁一盒,入豬心血一皂子大,以紫草濃煎湯,作一次服之。總之,痘瘡黑陷,實者可酌用承氣湯,虛者可酌用十全大補湯,均外用胡荽酒噴衣,或用水楊煎湯浴之。

(二十一)痘瘡毒火,有上走空竅者,則痘瘡入目,在白睛上者不必治,久當自去,在黑輪上者宜急治之。初見點時,有痘叢生目中者,急用移痘丹移之;若痘已入目,宜用決明散;目生翳者,宜用撥云散;目紅腫者,宜用細茶葉、綠豆、銀花三味口嚼敷之;目痛者,宜用翳子草搗爛,左眼痛塞右鼻孔,右眼痛塞左鼻孔。至痘瘡出多達灌漿時,自然眼閉不開,若干后仍不開者,此毒瓦斯上攻于目,急宜清解,甚者涼隔散加荊芥、牛蒡、蟬衣以下之。至痘證有目睛上釣者,在七日以內者,多難救治,七日以后,可十全六七也。

(二十二)痘證毒火,有上蒸于肺,以致喉頭結痘失音者,宜射干鼠粘子湯;后余毒猶盛,上攻咽喉,致腫痛干澀,聲音不出者,宜甘露飲;痘生鼻孔,先用皂角末吹入,再用黃蠟塞之,或用硼砂、檀香共為末吹之;痘生舌上,用硼砂、兒茶、人中白焙過共為末摻之。

(二十三)痘證陰陽之辨,最宜體察入微。凡痘屬陰寒者,身肢不熱,口鼻皆冷,面唇、溺尿、爪甲俱色現(xiàn)青白,厥利冷不臭,痘色灰白根腳無紅暈者是也。凡痘屬陽熱者,身必壯熱,面唇皆赤,口干好飲,神氣昏憒,吐血衄血,痘色紫黑,赤枯焦者是也。至陽極似陰,則惡寒戰(zhàn)栗必有氣臭、煩躁、便秘等熱象可尋,而陰極似陽,則面紅氣浮而必有痘色嬌淡,口氣清冷等寒象可求也。

(二十四)痘證治法,宜有標本先后之分。瘡出稠密,由于氣不勻血不周者,則當活血勻氣兼行解毒;及利久不止,漸成壞癥者,當以救里發(fā)表兼進,此標本兼治之法也。氣血充實,但瘡壅而不易出者,則專以托里解毒為主;瘡勢太盛,咽喉腫痛者,則專以清利咽喉為主;大小便秘,煩躁喘呼者,則專以利下為主;瘡勢太甚,自利頻數(shù)不止者,則單治自利為主,此急則治標之法也。瘡已起發(fā)而氣不足者,即補其氣,血不足者,即補其血,此緩則治本之法也。瘡勢太甚,煩渴不止者,則以解毒為主,而兼治其渴,此先本后標之法也。痘陷泄瀉,則先救其里,后攻其表,此先標后本之法也。以上各條,能擴而充之,治法自井然不紊矣。


附方

甲、關于外治者(一)痧痘倒,出不快者,用胡荽酒噴法(見前),或用水楊枝煎湯,并可止痛。

(二)痘瘡欲出之時,預防入目,用黃柏膏。黃柏一兩,綠豆粉、紅花各二兩,甘草四兩,研為細末,生油調膏,涂眼四周,神妙?;蛴秒僦≈?,涂眼四周。目紅腫者,用金銀花、胭脂、人乳汁取燈芯蘸點之。生翳者,硼砂為末,燈芯蘸點之。

(三)痘生前陰者,用鴨涎沫之,男子用公鴨嗄氣,數(shù)次即消。女人用雄黃研末,清油攪勻,鴨毛蘸擦之。

(四)痘證癢塌,用川椒、艾葉、紅棗(去核)、芫荽、茵陳、乳香、白芷梢、陳香櫞、安息香各二錢,共為細末,作紙燃熏照,雖癢塌之痘,火到癢除;或用荊芥穗為末,撒紙上,卷成筒糊粘紙頭,熏照癢處,略燒癢處亦佳。

(五)痘瘡癢破結,痂不易落者,宜淡蜜水調滑石末以雞羽掃瘡上,其痂易落,且無瘢痕。痘將結,干硬而痛者,宜以酥揩抹之,或豬脂熬膏涂之。

(六)白龍散用水牛糞曬干,燒枯存性,搽患處。治痘破損及痘后余毒。又用枯白礬、黃丹、龍骨各五錢,麝香一錢,研為極細末,治膿耳耳,先用棉杖子拭盡膿水,然后摻入,勿令風入。

(七)白螺散治痘濕不收,用陳年土墻內白螺殼不拘多少,去土洗凈,火赤,取出存性,研為末,干摻之。

(八)百花膏落痘瘡痂。用石蜜不拘多少,略用湯和,時時以鵝翎刷之。

(九)滅瘢救苦散滅瘢痕。用蜜佗僧、滑石各二兩,白芷五錢,研為細末,濕則干摻,干則白蜜調敷。

(十)敗草散解痘瘡毒。用多年屋上爛茅草,或墻上爛草,不拘多少,擇凈者磨為末摻之。

(十一)吹口散治口疳、牙疳,及痘生口內。用青黛、黃連、孩兒茶、冰片,研為末吹之。

(十二)除夕黃昏時用大烏魚(即鱧魚)一尾,小者二三尾,煮湯浴兒,循身俱到,不可嫌腥,后以清水洗去,可免痘患。

乙、關于內服者(一)預防痘癥之法,宜服三豆湯,或辰砂散,或代天宣化丸,則痘毒自輕,將來雖出,自亦易起易收,無陷伏郁遏流連之患。


三豆湯

預防痘瘡,并治痘后癰毒紅腫。

赤小豆黑大豆綠豆(各一升)甘草(三兩,生銼)先將三豆淘凈,同甘草用水(或雪水)八升,煮豆熟為度,去甘草,將豆曬干,入汁再浸再曬,汁盡為度,逐日取豆,水煮,任意食之。


辰砂散

辰砂一錢,絲瓜三寸(近蒂連子燒灰存性)研為末,蜜水調下,或以紫草甘草湯調服,預防痘瘡,多者可少,少者可免。


代天宣化丸

人中黃(甲己年為君)黃芩(乙庚年為君)黃柏(丙辛年為君)梔子仁(丁壬年為君)黃連(戊癸年為君)苦參(佐)荊芥穗(佐)防風(佐)連翹(酒洗,佐)山豆根(佐)牛蒡子(酒淘炒,佐)紫蘇葉(佐)制法∶先取視其年所屬,取其藥以為君,其余主歲者為臣,為君者倍之,為臣者半之,為佐如臣四分之三,于冬至日修合,研為末,取雪水煮升麻,和竹瀝調神曲為丸,辰砂、雄黃為衣,竹葉湯下。

(二)小兒出痘,預防失音,體弱者宜預服十奇散,熱壅毒甚者宜甘桔湯加牛蒡子、玄參、荊芥之屬,使氣道整肅,自無此患。

十奇散滋養(yǎng)氣血,調和脾胃,拔瘡毒速出。

黃人參當歸(各一錢)姜川樸桔梗川芎防風白芷甘草(各一錢)桂心(三分)甘桔湯見本章第一節(jié)。

(三)出痘而口噤不語者,用吳茱萸煎湯服之。

(四)桂枝湯治太陽病頭痛發(fā)熱,有汗惡風,或微惡寒,脈浮弱而數(shù),衛(wèi)氣不和,宜發(fā)汗者。

桂枝芍藥生姜甘草大棗(五)升麻湯發(fā)表。治時邪頭痛、足冷、發(fā)熱、肢疼,脈數(shù),陽明經(jīng)熱下利,及痘疹初起,或在疑似之間,或未經(jīng)解利而瘡毒已發(fā),宜與解散者。

升麻白芍甘草(各二錢)生葛根(三錢)加生姜蔥白(六)百祥丸治小兒瘡疹,黑陷寒戰(zhàn),喘脹便秘,切牙戛齒,身黃紫腫。

紅牙大戟,不拘多少,陰干,漿水煮軟,去骨,日中曬干,復納汁,煮汁盡,焙干,研末,棗肉或滴水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二十丸,不拘時芝麻研煎湯送下。

(七)四苓散見本章第三節(jié)。

(八)異功散治小兒氣虛氣滯,脾胃虛熱,口舌生瘡,或弄舌流涎,驚搐痰嗽,睡時露睛,手足并冷,飲食少思,吐瀉不止。

人參白術茯苓甘草陳皮(各等分,銼散)清水煎服。

(九)犀角消毒飲治痘瘡發(fā)疔,胃熱咽腫便秘。

犀角(七分)連翹鼠粘子(各一錢)荊芥(六分)甘草防風(各五分)忍冬(一錢五分)(十)導赤散見本章第一節(jié)。

(十一)羌活湯治痘疹未報點時,熱甚,頭痛腹脹。

羌活防風(各八分)荊芥紫蘇(各七分)川芎(四分)赤芍(六分)枳殼(八分)山楂(一錢)木通(五分)生甘草(三分)加白蔥、生姜,清水煎服。

(十二)消毒飲見本章第一節(jié)。

(十三)犀角地黃湯治傷寒溫病,熱傷血分,吐血,衄血,蓄血,瘀血,溺血,婦人倒經(jīng),血崩,赤淋,小兒痘疹,以及喉痧重證,痧透咽爛,火灼液虧者。

犀角屑生地黃丹皮芍藥小腸淋瀝出血或衄血,食后臨臥時用茅根煎服。熱盛如狂善忘,加大黃、黃連、黃芩;瘀血停胸,加醋制大黃;腹中有瘀血未下,加桃仁、紅花、酒制大黃;口鼻出血,加大薊、茅根、藕汁、扁柏、童便,并磨京墨攪令黑色服;小便溺血加小薊。

(十四)補中益氣湯治氣虛,氣少,氣高,氣喘,內傷勞倦,陰虛發(fā)熱,頭痛口渴,表熱自汗,畏風惡寒,體倦語懈,食少無味,心煩脈大,一切中氣不足者。

黃人參甘草當歸身橘皮升麻柴胡白術加生姜大棗(十五)保元湯見前。

(十六)椒梅丸治痘為蟲,不得發(fā)出。

秦椒(三錢)烏梅黃連(各一錢)共研細末,飴糖為丸,如黍米大。

(十七)紫草承氣湯治痘瘡干紫,喘滿便秘。

紫草枳實濃樸大黃(十八)大黃甘草湯治食已即吐,及痘為痰悶,不得發(fā)出。

大黃甘草按∶食已即吐,宜用大黃四倍于甘草,專取大黃之沉降也。痰悶痘閉,宜用大黃再倍于甘草,反借甘草之上溢也。

(十九)白虎化斑湯治痘為火悶,不得發(fā)出。

生石膏知母生甘草蟬蛻麻黃生大黃黃芩連翹玄參竹葉(二十)快斑湯治痘毒盛,起發(fā)遲而作癢。

紫草甘草木通人參芍藥蟬衣(二十一)透肌散透肌膚,發(fā)斑疹。

紫草茸綠升麻粉甘草(各一錢)細切,清水煎服。

(二十二)參內托散治癰疽不潰,或潰后感冒風邪,及痘疹觸穢伏陷,寒戰(zhàn)切牙,飲水瀉渴者。

人參黃當歸川芎紫草濃樸防風桔梗白芷肉桂木香甘草(二十三)化毒湯治小兒痘瘡。

紫草茸升麻甘草一方加蟬蛻、地骨皮、黃芩、木通。

(二十四)二寶散治痘瘡色紫,發(fā)熱鼻衄,小便如血,口渴,語,及痘頂色白,肉紅腫而痘反不腫,或黑陷不起。

犀角生玳瑁磨汁頻服,即愈。痘頂色白或黑陷不起,研為末,入豬心血少許,紫草湯調下。

(二十五)大鼠粘子湯治痘色紅,根散不長發(fā)。

鼠粘子(錢半)當歸(七分)黃連翹(各一錢)柴胡黃芩地骨皮(各八分)(二十六)攻毒湯治痘出不快,伏陷倒,大便實者。

大鱔魚頭丹雄雞頭鮮筍尖(各三五枚)加生姜三五片,飲汁。

(二十七)承氣湯治陽明實證。

大黃枳實芒硝濃樸(二十八)理中湯治中焦脾胃虛寒,不能運化,嘔吐泄瀉,不飲不食,胸痹胸痞,腹痛痰多,傷寒直中太陰,自利不渴,寒霍亂四肢逆冷,自汗,脈虛,便血痢等癥。

人參白術甘草干姜(二十九)四圣散治小兒痘出不快,黑陷倒不起,發(fā)不紅活,小便不利。

紫草茸黃(各一錢)甘草(五分)木通(六分)熱甚色紫者,倍紫草茸,加黃芩、黃連、紅花;大便閉者加枳殼;氣虛少食者加人參。

(三十)加味四圣散治痘灌漿時,熱渴引水,或作癢者。

紫草茸(一錢)甘草(五分)黃(炙,一錢)木通(七分)川芎(五分)木香(三分)人參(一錢)蟬衣(七枚)(三十一)生脈散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腳欹眼黑,津枯液涸。

人參麥冬五味子(三十二)不二散治痘瘡起脹,灌漿時泄瀉不止。

蓮肉(一兩)鴉片(二錢)各研細末和勻,每服三四分,米飲調下,不但止瀉,亦治煩癢。

(三十三)人參白術散治霍亂吐瀉。

人參白術白茯苓炙草木香藿香干葛(三十四)五福化毒丹清膈涼血。治上焦壅熱,煩渴,瘡疹余毒,口齒出血,牙宣口臭,唇舌生瘡。

玄參桔梗茯苓人參風化馬牙硝青黛甘草麝香(三十五)木香散治痘瘡泄瀉后,虛寒癢塌。

木香大腹皮肉桂半夏青皮柴胡人參茯苓炙草訶子肉丁香自汗癢塌,去大腹皮、青皮、柴胡,加黃、白術、糯米、姜、棗下。

(三十六)白術丸治脾肺氣虛。

白術人參黃茯苓山藥百合甘草前胡加姜棗。

(三十七)排毒湯治痘后余毒發(fā)癰,能食便秘。

大黃白芷木香穿山甲欲托加黃、防風。

(三十八)托里快斑湯治痘起發(fā)遲而熱不止,及痂后發(fā)熱。

紫草黃鼠粘子連翹(各一錢)木通(六分)當歸(七分)青皮桂枝川芎防風(各五分)木香(三分)蟬衣(七枚)(三十九)羌活當歸湯治腰背痛。

羌活當歸獨活防風川芎黃柏(各一錢)柴胡(錢半)桂枝(七分)桃仁紅花(各八分)(四十)人參敗毒散治時疫,傷風,風濕,寒熱,頭眩,項強,目疼,肢疼,咳嗽,鼻塞聲重,瘡瘍邪氣在表應發(fā)者,以及小兒感冒,發(fā)熱惡風,痰阻胸膈,頭目不清,風熱瘙癢。療脫疽,頑核,毒瘡。

人參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桔梗赤苓(各一錢)甘草(五分)一方加人中黃。

(四十一)七物升麻湯治四肢大熱,大便閉塞。

升麻犀角黃芩樸硝梔子仁大黃淡豆豉(四十二)黃建中湯治虛勞里急諸不足。

桂枝芍藥甘草生姜大棗膠飴黃(四十三)紫草飲治痘疹氣虛血熱。

紫草茸人參白芍蟬衣甘草穿山甲(四十四)牛黃湯治痘瘡疹毒入胃,便血腹痛啼哭。

牛黃(一分)郁金(一兩)研為細末,每服五分。

(四十五)木通湯治心經(jīng)伏熱,小便不通,小腹痛。

木通滑石牽牛子燈芯蔥白(四十六)豆蔻丸治痘疹氣虛,吐利不止。

肉豆蔻木香砂仁白龍骨訶子肉赤石脂枯白礬(四十七)白術散治吐瀉已久,虛熱而渴。

人參白術茯苓藿香木香甘草干葛又一方為∶人參白術草果仁濃樸肉豆蔻陳皮木香麥甘草(四十八)加味四苓散治痘癥熱泄。

豬苓木通澤瀉赤苓川連黃芩牛蒡子車前子燈芯(四十九)牛黃丹治小兒生瘡,大便不通,膿水不干。

牛黃生大黃珍珠末粉霜(五十)消毒散涼膈去痰。治急驚風毒,赤紫丹瘤,壯熱狂躁,睡臥不安,痘疹咽痛而起發(fā)遲,及一切瘡,遍身疥瘡。

防風甘草荊芥穗鼠粘子(五十一)蟬花散治犬咬蟲嚙諸傷,或諸瘡潰爛,夏日生蛆,臭惡不可近,及小兒痘爛生蛆者。

蟬殼青黛蛇蛻皮(各一兩。存性)細辛(二錢半)(五十二)四順清涼飲治小兒血脈壅實,臟腑蓄熱,頰赤作渴,五心煩熱,臥睡不安,四肢驚掣,及腸胃不調,大小便澀,欲發(fā)驚癇,或風熱結核,頭面生瘡,目赤咽痛,瘡疹余毒,泄瀉不止。

赤芍當歸甘草大黃加薄荷。

(五十三)十全大補湯升陽滋陰。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及潰瘍寒熱作痛,膿清而少。

人參熟地白術茯苓甘草白芍當歸川芎黃肉桂(五十四)移痘丹治痘出目中,初見點時,用此移之。

守宮十枚(去頭足配辰砂一錢陰干),珍珠、茯神、遠志肉各一錢,琥珀五分,研為末,紫草膏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一錢二分。欲移在手足,官桂、威靈仙煎湯下;欲專移在足,牛膝、木瓜煎湯下;微汗為度,再用川芎、本、荊芥、防風、白芷各五分,蟬殼三分,生姜一片,蔥白一莖,清水煎,溫服;血熱者加紫草、連翹。

(五十五)決明散治小兒痘疹入眼。

決明子栝蔞仁赤芍甘草加麝香少許,研為細末。

(五十六)撥云散治眼發(fā)濕熱不退,翳膜遮睛,昏暗羞明,隱澀難開。

川芎草龍膽楮實薄荷羌活荊芥穗石決明草決明蒼術大黃甘草木賊密蒙花連翹川椒甘菊桔梗石膏地骨皮白芷白蒺藜檳榔(各一兩)石燕(一對)為細末,每服三錢。

又方桑螵蛸一兩炙焦,研細末,入麝香少許,治痘瘡入目及生翳膜。每服二錢。

(五十七)清毒撥翳湯治痧痘翳膜。

生地黃當歸柴胡牛蒡子白蒺藜天花粉白葛粉薄荷防風川芎密蒙花谷精草草決明甘菊花梔子羌活木賊草川連忌寒涼及眼科點藥。

(五十八)奪命五毒丹治痘黑陷倒,干枯不起。

蟾酥少許,牛黃、冰片各二分,朱砂一錢,雄黃三分,研為細末,豬尾血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湯送下,移時活動。

(五十九)一字金丹治痘毒,及痘瘡黑陷倒,干枯不起。

紫花地丁金線重樓山慈姑研細末。

按∶此方治危急痘證,有起死回生之功。

(六十)甘露飲治胃熱未宣,齦腫出膿,目赤腫痛,饑煩不食,口瘡咽痛,瘡疹已發(fā)未發(fā),及脾胃受濕,瘀熱在里,濕熱成疸,肢腫胸滿,氣短身熱,二便秘澀。

鮮枇杷葉(刷去毛)干熟地黃(去土)天冬(去心焙)麥冬(去心焙)枳殼(去瓤,麩炒)山茵陳(去梗)生干地黃石斛(去蘆)甘草(炙)黃芩(各等分)(六十一)治痘瘡黑陷,發(fā)痘至猛之單方。

雞冠血,治毒壅心肺;桑蟲漿,治毒壅于脾;紫草茸,治毒壅于肝;人牙散,治毒壅于腎;穿山甲,治毒壅經(jīng)絡。

一說毒壅于肺,則用桑蟲;毒壅于肝,則用雞冠血;毒壅脾胃,則用地龍;毒壅心腎,無藥可治,惟寒閉毒邪于腎,則用人牙。

第五節(jié)·痘證分類

痘證之種類,據(jù)方書所載,都凡百余種,各有專名,然繁雜無富,反是以淆學人之志,惑病家之心,茲擇要述之,庶免此弊∶曰痘疔,此由感時行疫毒,發(fā)生于諸痘中,其形獨大,或黑或白,或先紫后黑,如疔瘡狀,色黃者亦號痘母,其在痘初來者,多見于頭面,中間來者,多生于腹背,后來者,多生于足股。一經(jīng)現(xiàn)出,則諸毒不能宣發(fā),痘瘡不能成漿,故為惡候。治法宜于初見紫黑獨大之點時,即以銀針刺破,吸盡黑血,然后以拔疔散敷之,次日復視,若再硬脹,仍然刺破,以前藥敷之,必轉紅活方已。若針挑不動,手捻有核,則為已成,須用針從四邊刳開,以小鉗鉗出,其形如疔,有半寸長,拔去后,仍以前藥敷滿瘡口。曰臭痘,痘瘡之有臭氣者,由火迫所致。然陽明之毒,因此而泄,故臭而紅活,膿血流溢者,臭而不燥不癢者,臭而皮肉不黑爛者,臭而口無惡氣者,皆非死證,宜用芫荽、艾葉燒煙,辟其穢氣,并用升麻湯加紫蘇揩挹其臭處,內服定金湯,自獲安全。曰干皮痘,痘之形微紅而干枯帶黑者,此由氣少血枯所致,急宜調補氣血。曰白漿痘,痘之初起發(fā)時,其頂即有白漿者,以挾疫癘之氣所致。初起宜刺出其漿,若遍身如此者難治。曰水晶痘,痘之色似蘆花者,此由氣血兩虛之故,急宜大補。曰空倉痘,痘之外似肥滿而中實干枯,無膿血者,由于氣盛而血虧,或以前又失于解毒,致毒火內熾。宜用川芎、黃、白芷、牛蒡、肉桂各八分,歸身、鹿茸各二錢,大生地三錢,白術一錢,穿山甲四分,連進二服,俟有漿腳,乃去牛蒡,而以補血為君,補氣為臣,其漿自足。曰四圍痘,痘起發(fā)之際,四畔有小痘攢簇,或形如粟米者,此痘不待灌漿,即加瘙癢而死。曰咽關痘,此痘與鎖項痘無異,鎖項痘病在環(huán)繞,而咽關痘病在攢簇。曰鎖項痘,痘之連串環(huán)繞于項者,治法與咽關痘同。宜于見點之初,即用清金攻毒飲,并以胭脂膏貼之。此由肺熱所致,若咽啞嗆水,于法為不救。曰血痘,痘之初出紅紫如朱筆點于周身者,此內根已腐,外苗必萎。曰兩頭痘,痘之見標于胸以上臍以下,中間則一粒俱無者,此由寒毒壅盛,氣血相離,不能交會,故陽參于上則頭面多,陰滯于下則腿足密,宜于見點時急用生黃、當歸、赤芍、桔梗、防風、荊芥、續(xù)斷、白芷、山楂、木通,黃豆三十粒并煎服,至中間痘出,方可無虞。曰瘟痘,瘟痘起發(fā)時不語昏睡,不知飲食,手足牽掣,早出晚沒,宜急按證治療,而以解疫毒為主。曰逆痘,痘之上身少而下體多者。曰樣痘,痘之由他人傳染者。此外又有“水痘”一種,由風熱郁于肌表而發(fā),初時發(fā)熱,由紅點而變水泡,頂色白亮,腳根散大,有紅盤,漿色淺白,頂無痘眼,皮薄色嬌,不似正痘之根窠圓凈緊束,且自見點至起脹灌漿結痂,止于五六日之間。此由邪氣輕淺之故。

惟熱甚不解,二便秘澀,煩悶不寧者,宜用大連翹湯。近時種牛痘后而再出痘者,多為此種。有“痘夾丹”者,由血熱所致。色紅紫者為極熱,色白者為痰濕,色青黑者不治。治法如丹先發(fā)而痘后見者,宜紫草、升麻、牛蒡、蟬衣、川芎、荊芥、防風、桔梗、干葛之屬,升提發(fā)散之;痘出三四日而后見丹者,宜生地、牛蒡、木通、荊芥、犀角、紫草之屬,以涼血解毒;挾痰濕者,酌用前胡、紫蘇、半夏、陳皮之屬。有“痘夾疹”者,其先見疹而中夾粒似水痘者,此為正痘。因疹出時耗去榮血,故白似水痘,但宜發(fā)散疹子,則疹散而痘自齊。痘初起時即見疹者,法宜透托,既可表痘,又兼發(fā)疹,疹出即解,自可兩安。痘疹并見,又兼發(fā)斑者,總宜散其火邪,而兼活血解毒。

按之痘中夾疹,昔稱二虎蹲欄。蓋痘多宜補而不宜瀉,疹多宜瀉而不宜補,故同時并見,最宜審慎將事者也。


附方

(一)拔疔散外用。治牙疔,痘疔,疔毒。

砂白礬朱砂食鹽如法制,研細末。

(二)定金湯治臭痘。

黃人參白術當歸白芍生地茯苓甘草白芷防風荊芥升麻加芫荽一握,白銀一塊,燈芯二十根。

(三)清金消毒飲治疫喉腐爛,鎖項咽關諸痘。

生地茵陳黃芩鮮石斛犀角石膏枳殼紫草人中黃麥冬馬勃加蜜炙枇杷葉。

原標題:兒科要略
上一篇:痧疹輯要下一篇:小兒藥證直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