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石菖蒲(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石菖蒲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莖。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曬干。主產(chǎn)于四川、浙江、江蘇。

  • 中藥名稱石菖蒲

  • 中藥學名(拉丁名)ACORI TATARINOWII RHIZOMA

  • 別 名菖蒲、堯時薤、堯韭

  • 所屬功效類 開竅藥

  • 天南星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四川、浙江、江蘇。

來源

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莖。(《中國藥典2020》)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四川、浙江、江蘇。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曬干。(《中國藥典2020》)

藥材性狀

本品呈扁圓柱形,多彎曲,常有分枝,長3-20cm,直徑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勻的環(huán)節(jié),節(jié)間長0.2-0.8cm,具細縱紋,一面殘留須根或圓點狀根痕;葉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毛鱗狀的葉基殘余。質(zhì)硬,斷面纖維性,類白色或微紅色,內(nèi)皮層環(huán)明顯,可見多數(shù)維管束小點及棕色油細胞。氣芳香,味苦、微辛。(《中國藥典2020》)

性味歸經(jīng)

辛、苦,溫。歸心、胃經(jīng)。(《中國藥典2020》)

藥材功效

開竅豁痰,醒神益智,化濕開胃。(《中國藥典2020》)

藥材主治

用于神昏癲癇,健忘失眠,耳鳴耳聾,脘痞不饑,噤口下痢。(《中國藥典2020》)

用法用量

3-10g。(《中國藥典2020》)

用藥禁忌

陰虛陽亢、汗多、精滑者慎服。(《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置干燥處,防霉。(《中國藥典2020》)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紅棕色物。皮層寬廣,散有纖維束和葉跡維管束;葉跡維管束外韌型,維管束鞘纖維成環(huán),木化;內(nèi)皮層明顯。中柱維管束周木型及外韌型,維管束鞘纖維較少。纖維束和維管束鞘纖維周圍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薄壁組織中散有類圓形油細胞;并含淀粉粒。
粉末灰棕色。淀粉粒單粒球形、橢圓形或長卵形,直徑2-9μm;復粒由2-20(或更多)分粒組成。纖維束周圍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草酸鈣方晶呈多面形、類多角形、雙錐形,直徑4-16μm。分泌細胞呈類圓形或長圓形,胞腔內(nèi)充滿黃綠色、橙紅色或紅色分泌物。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0.2g,加石油醚(60-90℃)2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石菖蒲對照藥材0.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放置約1小時,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再以碘蒸氣熏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中國藥典2020》)

中藥配伍

1.治癲癇:九節(jié)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為細末,不可犯鐵器,用黑豮豬心以竹刀批開,砂罐煮湯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錢。(《醫(yī)學正傳》)
2.治少小熱風癇,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節(jié)者),宣連、車前子、生地黃、苦參、地骨皮各一兩。上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飯下。忌羊肉、血、飴糖、桃、梅果物。(《普濟方》菖蒲丸)
3.治痰迷心竅:石菖蒲、生姜。共搗汁灌下。(《梅氏驗方新編》)
4.治溫熱、濕溫、冬溫之邪,竄入心包,神昏譫語,或不語,舌苔焦黑,或笑或痙:連翹三錢(去心),犀角一錢,川貝母三錢(去心),鮮石菖蒲一錢。加牛黃至寶丹一顆,去蠟殼化沖。(《時病論》)
5.治產(chǎn)后下血不止:菖蒲五兩(銼)。上一味,以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千金翼方》)
6.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差暮劇,暮差朝發(fā),狂眩:菖蒲、遠志各二兩,茯苓、人參各三兩。上四味末之,蜜丸,飲服如梧子大七丸,日三。(《千金要方》定志小丸)
7.治諸食積、氣積、血積、鼓脹之類:石菖蒲八兩(銼),斑貓四兩(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黃色,揀去斑貓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兩人牽掣去盡貓毒屑了,卻將菖蒲為細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白湯送下。(《奇效良方》)
8.治小兒卒然音啞:以菖蒲為丸,每服一錢,麻油泡湯調(diào)下。(《普濟方》菖蒲散)
9.解大戟毒:菖蒲一兩。上一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湯調(diào)下。(《圣濟總錄》)
10.治耳聾耳鳴如風水聲:菖蒲(米泔浸一宿,銼,焙)二兩,豬腎(去筋膜,細切)一對,蔥白一握(擘碎),米(淘)三合。上四味,以水三升半,(先)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滓,入豬腎、蔥白、米及五味作羹,如常法空腹食。(《圣濟總錄》菖蒲羹)
11.治陰汗?jié)癜W:石菖蒲、蛇床子等分,為末。日搽二三次。(《濟急仙方》)
12.治噤口惡痢,粒米不入者:石菖蒲一兩,川黃連、甘草、五谷蟲各三錢.為末,蜜湯調(diào)送少許。(《本草匯言》)
13.治喉痹腫痛:菖蒲根搗汁,燒鐵秤錘淬酒一杯飲之。(《圣濟總錄》)
14.治赤白帶下:石菖蒲、破故紙,等分。炒為末,每服二錢,更以菖蒲浸酒調(diào)服,日一服。(《婦人良方》)
15.治小便一日一夜數(shù)十行:菖蒲、黃連,二物等分。治篩,酒服方寸匕。(《范汪方》)
16.治癰腫發(fā)背:生菖蒲搗貼,若瘡干,搗末,以水調(diào)涂之。(《經(jīng)驗方》)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中國藥典2020》)

毒性

石菖蒲水煎劑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53±2.5g/kg。其揮發(fā)油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為0.157ml/kg;腹腔注射的LD50為0.23±0.023ml/kg。α-細辛腦大鼠灌胃的LD50為926mg/kg。α-細辛腦能引起鼠傷寒沙門菌突變種TA100、TA98的致突變作用。(《中藥大辭典》)

道地性

川藥

相關論述

1.《本經(jīng)》:“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感,延年?!?/span>
2.《別錄》:“主耳聾,癰瘡,溫腸胃,止小便利,四肢濕痹、不得屈伸,小兒溫瘧,身積熱不解,可作浴湯。聰耳目,益心智,高志不老。”
3.《藥性論》:“治風濕頑痹,耳鳴,頭風,淚下,殺諸蟲,治惡瘡疥瘙?!?/span>
4.《日華子》:“除風下氣,除煩悶,止心腹痛,霍亂轉(zhuǎn)筋。治客風瘡疥,澀小便,殺腹藏蟲。耳痛,作末、炒,承熱裹窨,甚驗。”
5.王好古:“治心積伏梁?!保ㄒ浴毒V目》)
6.《滇南本草》:“治九種胃氣,止疼痛?!?/span>
7.《綱目》:“治中惡卒死,客忤癲癇,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癰腫。搗汁服,解巴豆、大戟毒?!?/span>
8.《本草備要》:“補肝益心,去濕逐風,除痰消積,開胃寬中。療噤口毒痢,風痹驚癇。”
9.《得宜本草》:“功專開發(fā)心陽。”
10.《本草再新》:“止鼻血,散牙癰?!?/span>

傳說淵源

       古籍《神仙傳》中記載:有一次漢武帝(劉徹)上嵩山,至山頂,忽然看見眼前一人,身高二丈,耳長垂肩,仙風鶴須,氣度不凡。漢武帝急忙屈萬駕之尊,上前施禮并問道:“仙者是何方人士,怎么會來到這里?”
       只聽此老者回答說:“我是九嶷山中人也。聽說中岳山(五岳之中,嵩山為中岳)山頂?shù)氖^上,生有一種草叫石菖蒲。此草一寸九節(jié),吃了它可以長生不老。所以特地到這兒來采集它。”說完之后,突然不見了。
       漢武帝剛聽完老者的話就突然不見了人,心中頓時大悟,他對左右侍臣說:“這個老者并不是自己想采食菖蒲,而是特意來告訴朕的。”
     《神仙傳》中的這段記載雖然純屬傳說,但服食石菖蒲確實可以耳聰目明、益智寬胸,去濕解毒?!侗静荨分杏涊d:“石菖蒲一寸九節(jié)者良。”宋人王敬美云:“菖蒲以九節(jié)為寶,以虎須為美,江西種為貴?!薄度悍甲V》記載養(yǎng)菖蒲的口訣是:春遲出,夏不惜,秋水深,冬藏密。又云:“添水不換水:添水使其潤澤,換水傷其元氣。見天不見日:見天挹雨露,見日恐粗黃。宜剪不宜分:頻剪則短細,頻分則粗稀。浸根不浸葉:浸根則滋生,浸葉則潰爛。”說的是栽養(yǎng)之道,卻也道出了石菖蒲的獨特個性及其與保健的關系。

原標題:石菖蒲
詞條標簽:石菖蒲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