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西洋參(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西洋參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均系栽培品,秋季采挖,洗凈,曬干或低溫干燥。主產(chǎn)于美國及加拿大,法國亦產(chǎn),以美國威斯康辛州所產(chǎn)最為著名。我國亦有栽培。

  • 中藥名稱西洋參

  • 中藥學名(拉丁名)PANACIS QUINQUEFOLII RADIX

  • 別 名西洋人參、洋參、西參

  • 所屬功效類 補虛藥

  • 五加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美國及加拿大,法國亦產(chǎn),以

來源

本品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中國藥典2015》)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美國及加拿大,法國亦產(chǎn),以美國威斯康辛州所產(chǎn)最為著名。我國亦有栽培。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

采收加工

均系栽培品,秋季采挖,洗凈,曬干或低溫干燥。(《中國藥典2015》)

藥材性狀

本品呈紡錘形、圓柱形或圓錐形,長3-12cm,直徑0.8-2cm。表面淺黃褐色或黃白色,可見橫向環(huán)紋和線形皮孔狀突起,并有細密淺縱皺紋和須根痕。主根中下部有一至數(shù)條側(cè)根,多已折斷。有的上端有根莖(蘆頭),環(huán)節(jié)明顯,莖痕(蘆碗)圓形或半圓形,具不定根(芋)或已折斷。體重,質(zhì)堅實,不易折斷,斷面平坦,淺黃白色,略顯粉性,皮部可見黃棕色點狀樹脂道,形成層環(huán)紋棕黃色,木部略呈放射狀紋理。氣微而特異,味微苦、甘。(《中國藥典2015》)

性味歸經(jīng)

甘、微苦,涼。歸心、肺、腎經(jīng)。(《中國藥典2015》)

藥材功效

補氣養(yǎng)陰,清熱生津。(《中國藥典2015》)

藥材主治

用于氣虛陰虧,虛熱煩倦,咳喘痰血,內(nèi)熱消渴,口燥咽干。(《中國藥典2015》)

用法用量

3-6g,另煎兌服。(《中國藥典2015》)

用藥禁忌

不宜與藜蘆同用。(《中國藥典2015》)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密閉,防蛀。(《中國藥典2015》)

藥材鑒別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5ml,加熱回流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水洗滌2次,每次10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4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西洋參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擬人參皂苷F11對照品、人參皂苷Rb1對照品、人參皂苷Re對照品、人參皂苷Rg1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傳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六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5-10℃放置12小時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和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中國藥典2015》)

中藥配伍

治腸紅:西洋參蒸桂圓服之。(《類聚要方》)

中藥炮制

去蘆,潤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時搗碎。(《中國藥典2015》)

道地性

北藥

相關論述

1.《本草求原》:肺氣本于腎,凡益肺氣之藥,多帶微寒,但此則苦寒,唯火盛傷氣,咳嗽痰血,勞傷失精者宜之。
2.《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惟白虎加人參湯中之人參,仍宜用黨參,而不可代以西洋參,以其不若黨參具有升發(fā)之力,能助石膏逐邪外出也。且《本經(jīng)》謂人參味甘,未嘗言苦,適與黨參之味相符,是以古之人參,即今之黨參,若西洋參與高麗參,其味皆甘而兼苦,故用于古方不宜也。
3.《增訂偽藥條辨》:西參滋陰降火,東參提氣助火,效用相反,凡是陰虛火旺,勞嗽之人,每用真西參,則氣平火斂,咳嗽漸平,若用偽光參,則反現(xiàn)面赤舌紅,干咳痰血,口燥氣促諸危象焉。
4.《本草從新》: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
5.《藥性考》:補陰退熱。姜制益氣,扶正氣。
6.《本草再新》:治肺火旺,咳嗽痰多,氣虛呵喘,失血,勞傷,固精安神,生產(chǎn)諸虛。
7.《本草求原》:清肺腎,涼心脾以降火,消暑,解酒。
8.《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能補助氣分,并能補益血分。

傳說淵源

       西洋參,也叫花旗參,可潤養(yǎng)五臟、補氣養(yǎng)陰、生津止渴,原產(chǎn)于加拿大魁北克與美國威斯康辛,加拿大出產(chǎn)的稱為西洋參,美國出產(chǎn)的稱為花旗參。
       1642年,塞姆德?阿爾活龍根據(jù)商人描述撰寫了關于中國人參神奇藥效的文章,這篇文章在法國科學院宣讀之后,立刻引起轟動;1670年,法國牧師雅圖斯也寫了《韃靼植物人參》一文,描述了中國人參的藥用價值。直到那時,西方醫(yī)學才知道人參的藥效,并根據(jù)其標本和圖形在當?shù)刈匀粭l件相近的森林中展開尋找。1716年,他們找到了一種類似人參的植物,和人參同屬于五加科,但不同種,即西洋參,而且當?shù)赝林用褚步?jīng)常食用這種植物的根以解除疲勞。西洋參隨即在當?shù)卮罅糠N植,并迅速進入中國和東南亞市場。因為當時的康熙帝詔令禁止采伐長白山草木,國內(nèi)人參匱乏,北美西洋參大量進入中國,且能換到大量黃金,曾一度被稱為“綠色黃金”。
       其后,慈禧太后對西洋參的鐘愛更使得西洋參身價倍增。清代宮廷醫(yī)案中記載,光緒二十一年,慈禧太后脾虛挾濕,慢性腹瀉,久治不愈,有太醫(yī)提出,調(diào)攝不宜燥烈,以西洋參入藥,慈禧太后很快就痊愈了。
       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一個醫(yī)案:臨安(今杭州)名醫(yī)盛天然一次出診,病人是一個婦人,口、眼、鼻、耳、發(fā)根、下身出血不止,人已昏迷。家人說病人七天前受了一場驚嚇,雖積極治療,但病情持續(xù)加重。盛天然診脈發(fā)現(xiàn),指下虛大中空、芤而無根;撬開病人口一看,舌淡無華,干燥少津。盛先生將病人扶坐在床邊,先用燒酒淋洗病人雙腳,然后用摻有燒酒的泉水泡腳,大約一頓飯的時間,病人血不流了,人也清醒了。盛先生高興地說:“有救,有救!”取西洋參,當即給病人服了一點,余下的研成細末,每日用米湯送服三次,每次三錢。不久,病人痊愈。醫(yī)案中解釋道:酒水浴腳,揚湯止沸,救燃眉之急;無形之氣宜當急補,獨用西洋參一味,補氣攝血,急則治其標,氣血雙補;緩則圖其本。
       1948年,我國開始引種西洋參,直至1980年才種植成功。也因此有了西洋參和花旗參的不同稱謂,因為美國的國旗是花條旗幟,所以進口的稱花旗參,國產(chǎn)的叫西洋參。

原標題:西洋參
詞條標簽:西洋參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