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人參(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根和根莖。多于秋季采挖,洗凈經(jīng)曬干或烘干。主產(chǎn)于吉林、遼寧、黑龍江。栽培者為“園參”,野生者為“山參”。

  • 中藥名稱人參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 別 名人銜、鬼蓋、黃參

  • 所屬功效類 補虛藥

  • 五加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吉林、遼寧、黑龍江。栽培者

來源

本品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根和根莖。(《中國藥典2015》)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吉林、遼寧、黑龍江。栽培者為“園參”,野生者為“山參”。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

采收加工

多于秋季采挖,洗凈經(jīng)曬干或烘干。(《中國藥典2015》)

藥材性狀

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15cm,直徑1-2cm。表面灰黃色,上部或全體有疏淺斷續(xù)的粗橫紋及明顯的縱皺,下部有支根2-3條,并著生多數(shù)細長的須根,須根上常有不明顯的細小疣狀突出。根莖(蘆頭)長1-4cm,直徑0.3-1.5cm,多拘攣而彎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窩狀莖痕(蘆碗)。質(zhì)較硬,斷面淡黃白色,顯粉性,形成層環(huán)紋棕黃色,皮部有黃棕色的點狀樹脂道及放射狀裂隙。香氣特異,味微苦、甘。
或主根多與根莖近等長或較短,呈圓柱形、菱角形或人字形,長1-6cm。表面灰黃色,具縱皺紋,上部或中下部有環(huán)紋。支根多為2-3條,須根少而細長,清晰不亂,有較明顯的疣狀突起。根莖細長,少數(shù)粗短,中上部具稀疏或密集而深陷的莖痕。不定根較細,多下垂。(《中國藥典2015》)

性味歸經(jīng)

甘、微苦,微溫。歸脾、肺、心、腎經(jīng)。(《中國藥典2015》)

藥材功效

大補元氣,復(fù)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yǎng)血,安神益智。(《中國藥典2015》)

藥材主治

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氣血虧虛,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中國藥典2015》)

用法用量

3-9g,另煎兌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中國藥典2015》)

用藥禁忌

不宜與藜蘆、五靈脂同用。(《中國藥典2015》)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密閉保存,防蛀。(《中國藥典2015》)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數(shù)列細胞。皮層窄。韌皮部外側(cè)有裂隙,內(nèi)側(cè)薄壁細胞排列較緊密,有樹脂道散在,內(nèi)含黃色分泌物。形成層成環(huán)。木質(zhì)部射線寬廣,導(dǎo)管單個散在或數(shù)個相聚,斷續(xù)排列成放射狀,導(dǎo)管旁偶有非木化的纖維。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
粉末淡黃白色。樹脂道碎片易見,含黃色塊狀分泌物。草酸鈣簇晶直徑20-68μm,棱角銳尖。木栓細胞類方形或多角形,壁薄,細波狀彎曲。網(wǎng)紋及梯紋導(dǎo)管直徑10-56μm。 淀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半圓形或不規(guī)則多角形,直徑4-20μm,臍點點狀或裂縫狀;復(fù)粒由2-6分粒組成。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三氯甲烷40ml,加熱回流1小時,棄去三氯甲烷液,藥渣揮干溶劑,加水0.5ml攪拌濕潤,加水飽和正丁醇10ml,超聲處理30分鐘,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試液,搖勻,放置分層,取上層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人參皂苷Rb1、對照品、人參皂苷Re對照品、人參皂苷Rf對照品及人參皂苷Rg1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中國藥典2015》)

中藥配伍

1.治營衛(wèi)氣虛,臟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人參(去蘆)、白術(shù)、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常服溫和脾胃,進益飲食,辟寒邪瘴霧氣。(《局方》四君子湯)
2.治胃虛冷,中脘氣滿,不能傳化,善饑不能食:人參末二錢,生附子末半錢,生姜一分(切碎)。上三味和勻,用水七合,煎至二合,以雞子一枚取清,打轉(zhuǎn),空心頓服。(《圣濟總錄》溫胃煮散)
3.治肺虛久咳:人參末二兩,鹿角膠(炙,研)一兩。每服三錢,用薄荷、豉湯一盞,蔥少許,入銚子煎一、二沸,傾入盞內(nèi),遇咳時,溫呷三、五口。(《食療本草》)
4.治三、二年間肺氣上喘咳嗽,咯唾膿血,滿面生瘡,遍身黃腫:蛤蚧一對(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換水,洗去腥,酥炙黃色),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炙)各五兩,知母、桑白皮、人參、茯苓(去皮),貝母各二兩。上八味為末,凈磁合子內(nèi)盛。每日用如茶點服。(《衛(wèi)生寶鑒》人參蛤蚧散)
5.治陽虛氣喘,自汗盜汗,氣短頭運:人參五錢,熟附子一兩。分為四帖,每帖以生姜十片,流水二盞,煎一盞,食遠溫服。(《濟生方》)
6.治心氣虛損,怔忡而自汗者:豬腰子一只,用水兩碗,煮至一盞半,將腰子細切,入人參半兩,當(dāng)歸(上去蘆、下去細者,取中段)半兩。并切,同煎至八分,吃腰子,以汁送下。有吃不盡腰子,同上二味藥滓,焙干,為細末,山藥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百一選方》)
7.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恍惚振悸,差錯謬忘,夢寐驚魘,恐怖不寧,喜怒無時,朝差暮劇,暮差朝劇,或發(fā)狂眩:遠志(去苗及心)、菖蒲各二兩,人參、白茯苓(去皮)各三兩。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七丸,加至二十丸,溫米飲下,食后臨臥日三服。(《局方》定志丸)
8.治消渴引飲無度:人參、瓜蔞根各等分。生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麥冬湯送下。(《仁齋直指方》玉壺丸)
9.治消渴引飲:人參為末,雞孑清調(diào)服一錢,日三、四服。(《綱目》)
10.止血后此藥補之:大人參(去蘆)二兩,棗五枚。每服水二盞,煎一盞。細呷之,服后熟睡一覺,諸病除根。(《十藥神書》獨參湯)
11.治吐血下血,因七情所感,酒色內(nèi)傷,氣血妄行,口鼻俱出,心肺脈散,血如涌泉:人參(焙)、側(cè)柏葉(蒸焙)、荊芥穗(燒存性)各五錢。為末,用二錢,入飛羅面二錢,以新汲水調(diào)如稀糊服,少頃再啜。(《中藏經(jīng)》)
12.治小兒驚后瞳人不正者:人參、阿膠(糯米炒成珠)各一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日再服,愈乃止。(《仁齋直指方》)
13.治下痢噤口:人參、蓮肉各三錢。以井華水二盞,煎一盞,細細呷之,或加姜汁炒黃連三錢。(《經(jīng)驗良方》)
14.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jié)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人參、甘草、干姜、白術(shù)各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金匱要略》人參湯)
15.治霍亂心煩躁:桂心二分(末),人參半兩(去蘆頭)。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二服。(《圣惠方》)
16.治虛瘧發(fā)熱:人參二錢二分,雄黃五錢。為末,用棕尖搗丸,梧子大。發(fā)日侵晨,井華水吞下七丸,發(fā)前再服。忌諸般熱物。(《丹漠纂要》)
17.治妊娠酸心吐清水,腹痛不能飲食:人參(去蘆)、干姜(炮)各等分。上為末,用生地黃汁,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食前服。(《局方》小地黃丸)

中藥炮制

潤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時粉碎、搗碎。(《中國藥典2015》)

道地性

關(guān)藥

相關(guān)論述

①《本經(jīng)》:"主補五臟,安精神,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②《別錄》:"療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滿,霍亂吐逆,調(diào)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人不忘。"
③《藥性論》:"主五臟氣不足,五勞七傷,虛損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亂煩悶嘔噦,補五臟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膿及癇疾,冷氣逆上,傷寒不下食,患人虛而多夢紛紜,加而用之。"
④《日華子本草》:"調(diào)中治氣,消食開胃。"
⑤《珍珠囊》:"養(yǎng)血,補胃氣,瀉心火。"
⑥《醫(yī)學(xué)啟源》:"治脾胃陽氣不足及肺氣促,短氣、少氣,補中緩中,瀉肺脾胃中火邪?!吨髦蚊匾罚貉a元氣,止瀉,生津液。"
⑦《滇南本草》:"治陰陽不足,肺氣虛弱。"
⑧《本草蒙筌》:"定喘嗽,通暢血脈,瀉陰火,滋補元陽。"
⑨《綱目》:"治男婦一切虛證,發(fā)熱自汗,眩暈頭痛,反胃吐食,痎瘧,滑瀉久痢,小便頻數(shù),淋瀝,勞倦內(nèi)傷,中風(fēng),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產(chǎn)后諸病。"

傳說淵源

       很久以前,長白山里的一片山坡上,住著一個人參姑娘和她的一群弟弟。這里山青水秀,草木繁茂,人參姑娘和弟弟們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這年春天,冰雪消融,有一伙挖參人來到這里,搭起窩棚住下,準(zhǔn)備在這片山坡上尋找人參可是他們一連干了幾天,連一片人參葉子都沒見到,大伙兒都有點泄氣。領(lǐng)頭的老漢外號“山里通”,他對大伙兒說這里山青水秀,草木放光,一定有大人參,讓大家別泄氣,大伙兒又安下心來在這片山坡上仔細搜尋。這幾天,人參姑娘帶著弟弟們東躲西藏,擔(dān)驚受怕。這天夜里,人參姑娘和弟弟們商量,讓弟弟們都搬到別的山坡去住,自己在這兒看家,等挖參人走了后再去接他們回家。弟弟們怕姐姐被挖參人抓住,便要求姐姐和大家一起走。人參姑嫁說自己一天能跑九個山頭,挖參人捉不住,讓弟弟們放心,他們正商量著,這時,挖參人中有個青年人名叫進寶,出來解溲。他聽到山坡上有人說話,心想半夜里還有誰在山坡上呢?他悄悄走到附近,一看是個大姑娘和幾個小男孩在商量事情。他一不留神,腳下踩著的枯樹枝發(fā)出“嘩啦”一聲響,忽然,姑娘和小男孩都不見了。進寶回到窩棚,把剛才看到的情景對山里通說了。山里通心里明白這是遇到人參姑娘了。他仔細問明地點,第二天一早就讓進寶帶著大伙兒直奔那里而去。大家找了半天什么都沒發(fā)現(xiàn)。這時,突然聽到山里通大叫一聲“棒槌”(長白山里人對人參的一種叫法),大伙兒到跟前一看,什么都沒有。山里通告訴大伙,剛才找到一棵人參,頂著兩個紅亮紅亮的參籽,一喊就不見了。這就是一天能跑九個山頭的人參姑娘。大家一聽來了勁,忙讓山里通帶著去追人參姑娘。山里通帶著人一連追了八個山頭,每個山頭都有人看見過那個人參姑娘,但哪個山頭也是一喊就不見了。只有進寶沒有看見。日頭眼看要下山了,大伙兒有點泄勁了,只有進寶不服氣,讓大伙兒再追一個山頭。人參姑娘一口氣跑了九個山頭,累得直喘氣。她找到一根被風(fēng)刮倒的樹木,就躲到樹木底下,心想只要太陽下山,挖參人就找不到自己了。正在這時,只聽見亂草一陣響,人參姑娘還沒回過神來,就被進寶挖出來了。大伙兒十分高興,讓山里通帶著人參姑娘下山賣個好價錢。人參姑娘被挖走了,人參娃娃回來找不到姐姐,急得直哭。他們找到進寶,非要進寶把人參姑娘放回來。進寶說自己也是窮苦人,靠進山挖人參養(yǎng)家,再說山里通已帶著人參姑娘下山了。于是人參娃娃就交給進寶一根骨釬子,讓進寶追上山里通,用骨釬子在那棵人參頭上扎兩個小眼,人參姑娘就能跑回長白山。人參娃娃請他們放心,人參姑娘一定會等到賣給有錢的財主以后再回山,從而讓進寶、山里通等窮苦人有飯吃。山里通一想也對,反正那些買參的財主錢也不是正路來的。就打開人參包,在人參頭上扎了兩個小眼。說也怪,這棵人參真像睜開了眼睛瞅著他們笑似的。山里通到了城里,找到一戶財主家。財主一見這棵人參就眼睛放光,原來,這個財主也是個內(nèi)行,他知道這是人參姑娘,百年難逢。于是,他出大價錢把人參買下了。財主把家里人叫到一起,拿出那棵寶參來,用金釬子一敲銀盤子,叫人參姑娘倒兩碗茶。這時,就見這棵人參在銀盤子里一轉(zhuǎn),沒有了,但地下卻突然站著個十四五歲的姑娘,拿著兩碗茶水放在桌上。家人感到十分稀罕。財主又一敲銀盤子,要人參姑娘再找十棵人參來。只見人參姑娘漲紅了臉,在地上直轉(zhuǎn),轉(zhuǎn)著轉(zhuǎn)著升起一股白煙,姑娘剎那間就沒蹤影了,再一看銀盤子里,人參也不見了。當(dāng)天晚上,進寶在長白山里又見到了人參姑娘。人參姑娘感謝進寶的好心,讓進寶留在山里和她一起生活,照顧人參娃娃。從此,長白山里的人參娃娃都長得白白胖胖,漫山遍野,好心人很容易見到,而壞蛋費盡心機也找不到,因為人參娃娃都學(xué)會了一天跑九個山頭的本領(lǐng),壞蛋是追不上他們的。

原標(biāo)題:人參
詞條標(biāo)簽:人參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