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麻黃根(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麻黃根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 sinica Stapf或中麻黃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的干燥根和根莖。秋末采挖,除去殘莖、須根和泥沙,干燥。主產(chǎn)于遼寧、河北、山西、新疆、內(nèi)蒙古、甘肅、青海等地。

  • 中藥名稱麻黃根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EPHEDRAE RADIX ET RHIZOMA

  • 別 名

  • 所屬功效類 收澀藥

  • 麻黃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遼寧、河北、山西

來源

本品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 sinica Stapf或中麻黃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的干燥根和根莖。(《中國藥典2015》)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遼寧、河北、山西、新疆、內(nèi)蒙古、甘肅、青海等地。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

采收加工

秋末采挖,除去殘莖、須根和泥沙,干燥。(《中國藥典2015》)

藥材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略彎曲,長8-25cm,直徑0.5-1.5cm。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有縱皺紋和支根痕。外皮粗糙,易成片狀剝落。根莖具節(jié),節(jié)間長0.7-2cm,表面有橫長突起的皮孔。體輕,質(zhì)硬而脆,斷面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或黃色,射線放射狀,中心有髓。氣微,味微苦。(《中國藥典2015》)

性味歸經(jīng)

甘、澀,平。歸心、肺經(jīng)。(《中國藥典2015》)

藥材功效

固表止汗。(《中國藥典2015》)

藥材主治

用于自汗,盜汗。(《中國藥典2015》)

用法用量

3-9g。外用適量,研粉撒撲。(《中國藥典2015》)

用藥禁忌

有表邪者忌服。(《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置干燥處。(《中國藥典2015》)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根橫切面:木栓細(xì)胞10余列,其外有落皮層。栓內(nèi)層為數(shù)列薄壁細(xì)胞,含草酸鈣砂晶。中柱鞘由纖維及石細(xì)胞組成。韌皮部窄。形成層成環(huán)。木質(zhì)部發(fā)達(dá),由導(dǎo)管、管胞及木纖維組成;射線寬廣,含草酸鈣砂晶。有的髓部有纖維;薄壁細(xì)胞具紋孔。根莖的射線較窄。
粉末棕紅色或棕黃色。木栓細(xì)胞呈長方形,棕色,含草酸鈣砂晶。纖維多單個散在,直徑20-25μm,壁厚,木化,斜紋孔明顯。螺紋導(dǎo)管、網(wǎng)紋導(dǎo)管直徑30-50μm,導(dǎo)管分子穿孔板上具多數(shù)圓形孔。石細(xì)胞有的可見,呈長圓形,類纖維狀或有分枝,直徑20-50μm,壁厚。髓部薄壁細(xì)胞類方形、類長方形或類圓形,壁稍厚,具紋孔。薄壁細(xì)胞含草酸鈣砂晶。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40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麻黃根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40: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中國藥典2015》)

中藥配伍

1.治諸虛不足,及新病暴虛,津液不固,體常自汗,夜臥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驚惕,短氣煩倦:黃芪(去苗、土)、麻黃根(洗)、牡蠣(米泔浸,刷去土,火燒通赤)各一兩。上三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小麥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日二服,不拘時候。(《局方》牡蠣散)
2.治虛汗無度:麻黃根、黃芪等分。為末,飛面糊,作丸梧子大。每用浮麥湯下百丸,以止為度。(《談野翁試驗方》)
3.治產(chǎn)后虛汗不止:當(dāng)歸一兩(銼,微妙),麻黃根二兩,黃芪一兩(銼)。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圣惠方》麻黃根散)牡蠣粉三分,麻黃根二兩。搗細(xì)羅為散,用撲身上。(《圣惠方》麻黃根散)
4.治腎勞熱,陰囊生瘡:麻黃根、石硫黃各三兩,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篩,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瘡上,粉濕,更搭之。(《千金方》麻黃根粉)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中國藥典2015》)

道地性

蒙藥

相關(guān)論述

1.《綱目》:麻黃發(fā)汗之氣,駛不能御,而根節(jié)止汗,效如影響。自汗有風(fēng)濕、傷風(fēng)、風(fēng)溫、氣虛、血虛、脾虛、陰虛、胃熱、痰飲、中暑、亡陽、柔痙諸癥,皆可隨證加而用之。當(dāng)歸六黃湯加麻黃根洽盜汗尤捷,蓋其性能行周身肌表,故能引諸藥外至衛(wèi)分而固腠理也?!侗静荨返獡渲ǎ恢D之功尤良也。
2.《本草經(jīng)讀》:麻黃根節(jié),古云止汗,是引止汗之藥,以達(dá)于表而速效,非麻黃根節(jié)自能止汗,舊解多誤。
3.《本草正義》:麻黃發(fā)汗,而其根專于止汗,昔人每謂為物理之奇異。不知麻黃輕揚,故表而發(fā)汗,,其根則深人士中,自不能同其升發(fā)之性。況苗則輕揚,根則重墜,一升一降,理有固然。然正惟其同是一本,則輕揚走表之性猶在,所以能從表分而收其散越、斂其輕浮,以還歸于里。是固根收束之本性,則不特不能發(fā)汗,而并能使外發(fā)之汗斂而不出,此則麻黃根所以有止汗之功力,投之輒效者也。凡止汗如糯稻根、桃干、小麥、棗仁之類,皆取其堅凝定靜之意,以收散失之氣,其旨皆同,夫豈麻黃與根同出一本,而其性顧乃背道相馳那防風(fēng)發(fā)汗,其根止汗,亦是此義。
4. 陶弘景:止汗,夏月雜粉用之。
5.《滇南本草》:止汗,實表氣,固虛,消肺氣、梅核氣。
6.《四川中藥志》:斂汗固表。治陽虛自汗,陰虛盜汗。

傳說淵源

       有個挖藥的老人,無兒無女,收了一個徒弟。誰想,這個徒弟很是狂妄,才學(xué)會一點皮毛,就看不起師傅了。有的時候,賣藥的錢也不交給師傅,自己偷偷花掉。師傅傷透了心,就對徒弟說:
       “你翅膀硬了,另立門戶吧?!保降艿?jié)M不在乎:“行?。 睅煾挡环判牡卣f:“不過,有一種藥,你不能隨便賣給人吃?!薄笆裁此??”“無葉草?!薄霸趺蠢??”“這種草的根和莖用處不同;發(fā)汗用莖,止汗用根,一朝弄錯,就會死人!記住了嗎?”“記住了。”“你背一遍。”徒弟張口就背了一遍,不過,他背時有口無心,壓根兒也沒用腦子想。
       從此,師徒分手,各自賣藥。師傅不在眼前,徒弟的膽子更大了,雖然認(rèn)識的藥不多,卻什么病都敢治。沒過幾天,就讓他用無葉草治死了一個。死者家屬哪肯善罷甘休,當(dāng)時就抓住他去見縣官??h官問道:“你是跟誰學(xué)的?”徒弟只好說出師傅的名字??h官命人把師傅找來,說:“你是怎么教的?讓他把人治死了!”師傅說:“小人無罪?!薄霸趺茨苷f你無罪?”“關(guān)于無葉草,我清清楚楚地教過他幾句口訣?!?/span>
       縣官聽了,就問徒弟:“你還記得嗎?背出來我聽聽?!蓖降鼙车剑骸鞍l(fā)汗用莖,止汗用根,一朝弄錯,就會死人?!笨h官又問:“病人有汗無汗?”徒弟答道:“渾身出虛汗?!薄澳阌玫氖裁此帲俊薄盁o葉草的莖?!?/span>
       縣官大怒:“簡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虛汗還用發(fā)汗的藥,能不死人?”說罷,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判坐三年大獄。師傅沒事,當(dāng)堂釋放。
       徒弟在獄中過了三年,這才變得老實了。他找到師傅認(rèn)了錯兒,表示痛改前非。師傅見他有了轉(zhuǎn)變,這才把他留下,并向他傳授醫(yī)道。打這兒起,徒弟再用“無葉草”時就十分小心了。因為這種草給他闖過大禍惹過麻煩,就起名叫作“麻煩草”,后來又因為這草的根是黃色的,才又改叫“麻黃”。

原標(biāo)題:麻黃根
詞條標(biāo)簽:草麻黃,麻黃根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