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麂子草(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麂子草為石杉科植物華南馬尾杉Phlegmariurus austrosinicus (Ching) L. B. Zhang的全草。夏末、秋初采收全草,去凈雜質(zhì)、泥土,曬干。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 中藥名稱麂子草

  • 中藥學名(拉丁名)

  • 別 名柄葉石松,石根子,石子草,石松柏,盜汗草,白布草,虱子草

  • 所屬功效類 祛風藥

  • 石杉科

  • 分布區(qū)域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臺

來源

本品為石杉科植物華南馬尾杉Phlegmariurus austrosinicus (Ching) L. B. Zhang的全草。(《中華本草》)

分布產(chǎn)地

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入藥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末、秋初采收全草,去凈雜質(zhì)、泥土,曬干。(《中華本草》)

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性涼。(《中華本草》)

藥材功效

祛風通絡(luò),消腫止痛,清熱解毒。(《中華本草》)

藥材主治

主治關(guān)節(jié)腫痛,四肢麻木,跌打損傷,咳喘,熱淋,毒蛇咬傷。(《中華本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中華本草》)

原標題:麂子草
詞條標簽:華南馬尾杉,麂子草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