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蛇附子(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蛇附子為葡萄科植物三葉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的塊根。9-11月采挖,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產(chǎn)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及廣東部分地區(qū)。

  • 中藥名稱蛇附子

  • 中藥學名(拉丁名)RADIX TETRASTIGMAE HEMSLEYANI

  • 別 名石抱子、土經(jīng)丸、石老鼠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葡萄科

  • 分布區(qū)域產(chǎn)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及廣東

來源

本品為葡萄科植物三葉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的塊根。(《中藥大辭典》)

分布產(chǎn)地

產(chǎn)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及廣東部分地區(qū)。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

采收加工

9-11月采挖,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中藥大辭典》)

藥材性狀

塊根呈紡錘形、卵圓形、葫蘆形或橢圓形,一般長1.5-6cm,直徑0.7-2.5cm。表面棕褐色,多數(shù)較光滑,或有皺紋和少數(shù)皮孔狀的小瘤狀隆起,有時還有凹陷,其內(nèi)殘留棕褐色細根。質(zhì)硬而脆,斷面平坦而粗糙,類白色,粉性,可見棕色形成層環(huán)。氣無,味甘。(《中藥大辭典》)

性味歸經(jīng)

苦、辛,涼。(《中藥大辭典》)

藥材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活血。(《中藥大辭典》)

藥材主治

主治高熱驚厥,肺炎,哮喘,肝炎,腎炎,風濕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損傷,癰疔瘡癤。(《中藥大辭典》)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12g;或搗汁。外用:磨汁涂;或搗爛敷;或研末撒。(《中藥大辭典》)

用藥禁忌

《廣西本草選編》:“孕婦忌服?!?/span>

中藥配伍

1.治小兒高熱驚厥:石老鼠根一錢,鉤藤二錢,七葉一枝花根二錢,水煎服。(《江西草藥》)
2.治小兒風熱,驚風和疝氣痛:三葉青塊根三至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治肺炎:石老鼠根,瓜子金、枸骨根各三錢,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4.治肝炎:石老鼠根五錢,虎刺根、茜草根各一兩,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5.治銀環(huán)蛇咬傷:石猴子全草或塊根,加冷水搗爛成漿,內(nèi)服五錢,外涂擦傷處,此為主藥。再用葉上針煎水,冷卻后外洗,并內(nèi)服適量,服藥后只能飲冷水,不能飲熱水。(湖南《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6.治蛇咬:①銀環(huán)蛇咬傷:有角烏蘞莓塊根二至三個搗爛,剪去頭發(fā),敷頭頂囟門處(百會穴)。②五步蛇咬傷:有角烏蘞莓塊根五錢至一兩,切碎,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7.治癰癤疔毒,蜂窩織炎,咽炎,扁桃體炎,淋巴結(jié)結(jié)核等癥:鮮雷膽子和水或酒磨成粘糊,涂擦患處,或以紗布蘸藥液濕敷,日三至四次。凡屬口腔、陰囊等薄嫩皮膚處以水磨較好。(湖南《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8.治哮喘:石老鼠根、貝母、桔梗各一錢,水煎服,每日一劑。
9.治跌打損傷:石老鼠根一兩,研末,黃酒送服。
10.治外傷出血:石老鼠根適量,曬干研末,撒敷包扎。(⑧方以下出《江西草藥》)

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蛇附子提取物的LD50為450.8±81.9g(生藥)/kg。(《中藥大辭典》)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取漿沖服,治小兒腹痛,退熱。""治跌打損傷,婦人經(jīng)水不調(diào),敷一切無名腫毒?!?/span>
2.《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活血散瘀,壯筋骨。治跌打損傷,風濕腰痛,癤腫,濕疹?!?/span>
3.《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涼解毒,祛風化痰。”

原標題:蛇附子
詞條標簽:三葉崖爬藤,蛇附子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