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證候
腹瀉反復發(fā)作,持續(xù)2個月以上,稱為慢性腹瀉,大多是由急性腹瀉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引起的。其病因以感受時邪、傷食和脾腎虛弱為主,中醫(yī)有“無濕不成瀉”之說。中醫(yī)治療泄瀉常用利濕、燥濕和化濕的中草藥。
※日常保健
●查明原因,對癥治療。排便次數(shù)頻繁或失水過多,進行病因治療時,考慮應用止瀉劑。腹瀉嚴重,出現(xiàn)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時,應及時予以糾正。
●消化道腫瘤是腹瀉的常見原因之一,要提髙警惕,不可漏診。
●體質衰弱、消瘦、營養(yǎng)缺乏時,全面補充適量的營養(yǎng)物質。
●臥床休息。
●用雙手掌根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每日早晚各15分鐘。
●輕度腹瀉有時是將胃腸道有害物質清除體外的保護性反應,多不必止瀉。
※膳食調養(yǎng)
●腹瀉急性期或早期,宜短時禁食或節(jié)食,或僅喝少量的淡米湯、淡果汁等。病情好轉時,可改進面、稀粥等少油少渣之半流質飲食,逐漸增加蛋羹、瘦嫩肉末、菜泥和軟飯等。
●排便次數(shù)多,暫時不吃或少吃蔬菜和水果,可給予新鮮瓜果汁補充維生素。
●脾胃虛弱者,可服秈米、糖米、山藥、扁豆、飴糖等健脾止瀉之品。如生薏苡仁1份,粳米2份,先將薏苡仁煮爛,加入米同煮粥,每次食半碗,早晚各1次;或取山藥、扁豆、芡實米、粳米,如上法煮粥,每次食半碗,早晚各1次。
●新鮮馬齒莧,每日50~100克,加水煎煮,另加蜂蜜或赤砂糖少量,分次服完。
●以蒸、煮、氽、燴、燒等烹調方法較好,低脂少渣飲食,脂肪約40克/日,以減輕胃腸負擔,避免刺激胃腸蠕動;禁煎炸、爆炒、滑油等,限制過多植物油。
●忌生冷瓜果,涼拌菜,含粗纖維多的韭菜、芹菜、榨菜和粗糧;忌火腿、香腸、腌肉等不易消化的硬食;忌辣椒、烈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
※家庭藥箱
純陽正氣丸:溫中散寒。適用于暑天感寒受濕,腹痛吐瀉,胸膈脹滿,頭痛惡寒,肢體酸重。
香連丸(片):清熱燥濕、行氣止痛。適用于濕熱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瀉、菌痢、腸炎。